受国际原油价格不断攀升的影响,国内市场油价也持续上涨,柴油售价创出了历史新高。面对高油价时代的来临,发展节能型农机已成当务之急。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理事长高元恩告诉笔者,在国务院日前发布的《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通知》中,对农业机械化的节能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首次提及农业机械节能问题。
为推进节约型农业的建设,农业部也于近期对建设节约型农业做出了总体部署,提出,各级农业部门近期要切实抓好农业装备节能工作、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等八个方面的工作。
高元恩指出,现代化的农业肯定是一个节约型的农业,同时也是一个用“油”的农业。农业装备主要使用柴油,有人测算,农机用油约占农业柴油消耗总量的60%%~70%%。目前农业机械所需的柴油市场价格已上涨到每升4元以上。
有关专家分析认为,国际原油价格的居高不下和国内市场柴油价格的持续走高,必将对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产生深刻影响:一是农民养机用机的积极性将会下降,先进的机具及耕作技术得不到推广、应用;二是大量农机具闲置,有效资源得不到利用;三是牛、马、犁重新出现在田间地头,生产力严重倒退;四是缺乏农业机械标准化作业的支持,农产品品质将大幅下降。因此,为应对这种不利局面,一些有识之士提出,能源补贴不该忘了农民。有关部门在积极呼吁我国尽快通过实施农用油补贴等政策的同时,也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了加快发展节能型农机上。
高元恩强调,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决定了我们的农机过去大都是小型的,而不少小型机的特点就是效率低、能耗高,同时还存在着排放超标的问题,如在我国农村量大面广的采用单缸柴油机的小型拖拉机和三轮农用车等产品,在这方面就尤其突出。因此我国发展节能型农机的潜力很大,有很多工作需要农机行业、企业去做。具体地说,应搞好降耗、增效、环保三方面工作,通过发展节能型农业装备把高耗农机的能耗降下来。如通过发动机的进一步升级换代,便可达到减少农机的废气排放、降低能耗、增加单位生产效率的目的。
在我国农机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资金投入有限的情况下,要想适应节约型农业生产,追赶国际农机水平,破解农机高能耗的难题,尚需过程。有关企业界人士认为,“十一五”期间,国家应进一步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和名牌企业增强造血功能,并在技术改造和项目立项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加快节能型农机的开发。同时应通过对农机用油给予补贴等方式来减轻农民负担,鼓励农民使用节能型农机具。
(来源:现代农村报作者:王大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