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褐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上。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以叶和叶鞘交界处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最初为黄褐色或红褐色小斑点,病斑为圆形、椭圆形至线性或梭型,隆起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红色,小病斑常汇集在一起,严重时叶片上出现几段甚至全部布满病斑,叶片上的病斑常呈白色透明;在叶鞘上和叶脉上出现较大的褐色斑点,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破裂,叶细胞组织呈坏死状,散出黄褐色粉末(病原菌的休眠孢子),病叶局部散裂,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茎上病多发生于节的附近。
化学防治玉米褐斑病要以预防为主,即在玉米4—5片叶期,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叶面喷雾,可预防其发生;发病时,可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喷药时要均匀周到,保护好上部叶片,尤其是雌穗以上的叶片都要喷到。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可在药液中适当加些天丰素、磷酸二氢钾、尿素类等营养肥剂,促进玉米健壮,提高玉米抗病能力。在多雨年份,应间隔7天喷一次,连喷2—3次。如果喷后6小时内遇雨应在雨后补喷。
(来源:河北省平山县农业局作者:王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