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拉大日夜温差。白天气温高,盖层薄膜,可使菇畦内温度比膜外高出2—3℃,夜晚10时后打开薄膜,使温度迅速下降。
2、节制菇场湿度。转色后,初期维持菇畦相对湿度在85%左右,随着大批菇蕾分化出菇盖、菇柄后,下降空间相对湿度至80%左右。
3、适宜发明干湿差。秋菇前期,菇筒内部含水量较充分,完全能满足第一批菇子实体生长的需要,不用浸水催菇。第一批菇采后,停滞喷水,掀膜通风,让菌筒外表单调1—3天,再盖上薄膜提高畦温,增进菌丝生长。2—3天后,采后留下的菇穴会发白长出菌丝。这时再喷水增湿,掀膜通风,促使下一批菇生长。
4、保证通风,减少畸形菇。气温在23℃以上,每天早、中、晚各通风1次;气温在18—23℃,早、晚各通风1次;气温在17℃以下,每天通风1次即可。
5、预防杂菌感染,延长菌筒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