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病是保护地草莓生产上常见的病害,在草莓的果实和植株上都能发生该病,冷凉地区和保护地栽培的草莓发病较重。一旦发生,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会造成严重的损失,最严重的可以造成绝收。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和嫩尖,叶柄,花蕾,果实,果炳。品种的抗性强弱,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只能使白粉病发生的先后,快慢,多少而已,很难彻底杜绝白粉病的危害。
一、影响白粉病发生的因素1.连年种植,温室土壤消毒不够重视,致病菌积累数量大:由于日光温室的建筑建构的特殊性,不能移动,所以草莓主产区的重茬连作问题不可避免;很多农户在自家的棚前育苗,土壤消毒不彻底,或根本就不消毒处理,土壤及周边环境中大量存在白粉病菌;温室作物很难进行水旱轮作,是促使白粉病逐年加重的重要原因。2.温室中的小环境促进白粉病迅速发展:高湿环境促进了白粉病的迅速发展,经过调查发现,适宜的温度是促进病害发展的一个重要因子。冬季外界温度低,当打开草苫时温室内很容易起雾,湿度很大,如果遇上低温阴天白粉病发展很快。3.温室结构和棚膜的性能影响白粉病的发生:温室的后墙保温性能不高,结构不合理如高跨比不合理,使温室升温慢,棚内容易起雾,保温性能变差;前后温室的间距不当,后面的温室被前温室的后墙和草苫高度遮荫,光照不强和低温同样会加重白粉病的发生。4.农事操作影响病害的发展:田间管理直接影响菌源量和菌的生存环境,要注意勤摘老叶病果,并及时把老叶、病叶带出温室,如在温室中过夜,加之夜温不当都促生了白粉病的发展。5.大面积种植低抗品种促进病害发展:近几年引进的章姬、枥乙女、甜查理、红颊等品质高的品种,对白粉病抗性不强。
二、防治对策1.加强田间管理:采用地膜覆盖加滴灌技术,覆膜时要求垄、沟全覆到,以最大限度降低温室中的空气湿度,防止早上棚内起雾;适时通风,阴天也要坚持适当通风。采用无滴膜防雾膜以降低棚内湿度;勤摘老叶病果,当天的病叶、老叶要及时清出温室,减少侵染源。后期一定要注意摘除过多叶和小果、病果,是有效抑制病害重发的手段。2.药剂防治:药剂防治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但注重提前防治,不要见病才治,避免同种药剂的连续使用。生产中每隔7~10天喷保护性药剂预防。草莓进入开花期,是白粉病最易侵染的时期,叶面喷药易造成果实畸形,所以在开花期尽可能不使用药剂喷施,可使用硫磺熏蒸,一般5天熏蒸一次,天气状况不佳时可连续熏蒸,必要时400平方米温室可用“震旦”烟剂4~5枚。另外,在前期预防白粉病时,也可以使用百菌清烟熏剂。一旦确认有白粉病发生时可以使用白粉清烟熏剂。400平方米温室可用烟熏剂4~5枚。3.果期用翠贝3000倍,防治效果好且不污染草莓果面,最大限度地提高草莓的商品率。4.如果在果实成熟前有白粉病发生可用依天得、成标(干悬浮剂)、翠贝等加硫磺粉熏蒸,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果品安全性。5.一定要注意打药方式:打在叶片的背面,并且要植株全面着药。如果还有剩余药液,也可以在温室内过道上喷洒一些。(北京海淀农科所李海东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