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来源。系甘肃省兰州农校从西北农学院的外来小麦的F1代材料中经系统选育而成,原代号CMS494-2。2000年12月中旬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17次全委扩大会议审定通过。
特征特性。幼苗直立,株形中等,株高76-92.60厘米。叶绿色,叶姿下披。穗长方形,长芒,白壳、护颖长圆。穗长8.40厘米,小穗数21个,穗粒数31-44粒。籽粒白色、卵形、千粒重39.50-40.10克。春性,生育期212天。抗倒伏性强,抗寒、抗旱,耐瘠性不强。高抗条锈病和白粉病。含粗蛋白质19.83%、赖氨酸0.57%、淀粉60.22%。
产量水平。在1998-1999年陇南地区川区组区试中,平均亩产311.16千克,比对照绵阳19号增产10.39%。
适宜范围。适宜于甘肃省陇南地区秦岭以南川区及浅山区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秋播不宜太早,以免冬旺死苗、亩播量14-15千克,保苗30-40万株。成熟时及时收获,以防穗发芽。
(来源:《农业科技与信息》200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