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县盐东镇坞港村读者来信说,2006年他种了8亩麦套棉,都是转基因抗虫棉,有近3亩的棉田因地势低洼,在6月底7月初受水淹后基本绝收,其余5亩多地受淹不严重。灾后对这5亩多地精心管理,防治各种病虫害用了二十来遍药,用尿素、磷肥作苗肥和花铃肥追施,还施了盖顶肥,用钾天下先后喷了3遍,喷施磷酸二氢钾1遍,喷施速乐硼4遍。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棉花落蕾落铃严重,甚至有些即将成熟的大桃,手一碰上就掉,还有很多已吐絮的棉铃,采棉花时能将铃壳一起带落。
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棉花栽培技术研究专家徐立华研究员就周洪星反映的情况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棉花受水涝后落蕾落铃严重是正常现象,通过加强灾后管理能减轻蕾铃脱落率,减少损失。即将成熟的棉花大铃一般不会脱落,已经吐絮的棉花其铃壳也不容易散落。棉花即将成熟的大桃容易脱落、已吐絮的棉花铃壳容易散落,很可能与后期发生铃病有关。后期铃病有很多种,致病菌比较复杂,而且在生产上用药剂防治通常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重点应加强田间管理,通过降低田间郁闭程度、增强田间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等措施来减轻病害发生和危害程度。
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2006年6月底7月初射阳县普降大暴雨,同时客水压境,导致全县89万亩棉田全部受灾,而且大面积成涝,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严重涝灾,灾情比2003年、2005年大灾之年更为严重,5万亩棉田绝收。而且,在7月份还出现了间隙阴雨天气,雨日达18天,日平均日照时数只有4.3小时。先涝后渍,严重影响了棉花生长发育,棉花苗情急转直下。据射阳县经作站7月19~20日组织各镇进行的调查,棉花果枝台数、果节数、蕾数等均比2004年和2005年低,总体苗情明显差于前两年同期,苗情不平衡性较大,差的棉花只有3~4台果枝;棉花生长缓慢,蕾铃日增量小;蕾铃脱落加重,平均脱落10.39个,脱落率比前两年同期高出近20个百分点;受涝渍害影响,棉花根系损伤大,吸肥能力下降,加上土壤养分随水流失,部分棉田出现脱肥现象;病虫害严重,特别是三代盲椿象危害较重,有的田块形成破叶疯,蕾铃大量脱落;由于涝渍影响,棉株生长量普遍不足,部分农户急于搭棉花架子,忽视了化调药的使用,使一些水发棉花长势偏旺,蕾铃脱落加重。
8月份,当地温高光足,加上灾后管理措施的落实,全县棉花灾后苗情转化较为理想,较好地弥补了7月份严重涝渍害的影响。但到9月上旬,当地又出现了连续阴雨、低温天气,棉花苗情逆转,棉花的蕾、花和小铃大量脱落,主要是上四台果枝第一果节上的蕾、铃、花脱落严重,平均脱落率达76.2%,比第二果节的64.8%和第三果节的54.6%分别高1.4和21.6个百分点。到9月中旬以后出现了良好的天气条件,有效花终止期后移(据定点观察,有效花终止期为9月20日,后移了11天),较好地弥补了9月上旬不利天气的影响,全县单株秋桃数达到了18个,创历史最高,成为大灾之年仍取得较高产量的重要因素。
当地农业部门在总结抗灾夺丰收的经验时认为,除当年8月份天气条件有利,较好地弥补了前中期灾害影响;9月下旬以后温光条件较好,有效结铃期延长,增结了秋桃外,狠抓灾后排水降渍、突击补肥促进棉花恢复生长,主动化调促进生殖生长、减少蕾铃脱落,也有效地减轻了损失。在化调过程中,针对当年棉花生长前期受灾,发苗慢,架子小,苗情复杂等特点,采取了轻用、勤用、看天看苗用药的方法,确保棉苗稳中有发、发中有稳。蕾期不漏调,6月底至7月上旬普遍化调一次,每亩用缩节胺纯药0.8克左右;花铃期不重调,以调为主、以控为辅;打顶后不一次重调封顶,掌握在打顶后3~4天轻调一次,在8月中旬再轻调一次,两次每亩用缩节胺纯药2.5~3克,促进增结秋桃。
上述周洪星在来信中没有提到在棉花灾后管理中是否合理地使用了化调药剂,而化调是棉花受涝渍后抗灾应变措施中特别重要的一项技术措施,不加应用或者应用不当,棉花在灾后蕾铃大量脱落、田间又补施肥料等条件下,枝叶生长会特别茂盛,出现徒长现象,最终会使蕾铃脱落率提高,田间郁闭则会造成后期各种铃病发生和危害加重。
另外,不同的棉花品种耐涝渍害的能力不同,受到涝渍害后蕾铃脱落程度和产量表现也有很大差别。从近年来的生产情况看,北方育成的一些棉花品种在长江流域种植通常表现对涝渍害的抵抗能力较差,遇涝渍害发生严重的年份结铃性较差、产量较低。
(来源:江苏农业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