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山刺梨 |
---|---|
门类 | 中药材·《中药大辞典》 |
中文名 | 山刺梨 |
拉丁名 | Shān Cì Lí |
英文名 | |
别名 | 刺梨根、色瓦 |
界 | 动物界/植物界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生于山坡、路旁灌丛中。分布云南、贵州、四川、西藏等地。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摘录:《中药大辞典》;出处 《西藏常用中草药》 |
更多 | 为蔷薇科植物绢毛蔷薇的根及果实。8~10月采根及果实。 |
《中药大辞典》:山刺梨
拼音注音
Shān Cì Lí
别名
刺梨根,色瓦(藏名)。
出处
《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绢毛蔷薇的根及果实。8~10月采根及果实。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路旁灌丛中。分布云南、贵州、四川、西藏等地。
原形态
落叶灌木,高1~3米。小枝灰褐色;皮刺基部常膨大。羽状复叶互生,短枝上叶密集近丛生;小叶7~15,卵形或倒卵形,长1~2厘米,先端圆钝,基部近圆形或楔形,边缘有锯齿,上面无毛,下面密生丝状柔毛;托叶线形,大部分连于叶柄上。花白色或淡黄色,单生,无苞片;萼裂片5,卵状披针形;花瓣5,倒卵形。蔷薇果球形或倒卵状球形,红褐色,萼裂片宿存。
性味
甘酸涩,平。
功能主治
消食健脾,止痢。治积食腹胀,肠鸣腹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
摘录
《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