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草藤乌 |
---|---|
门类 | 中药材·《中华本草》 |
中文名 | 草藤乌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动物界/植物界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生态环境:生于常绿林或混交林中。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
更多 |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筒冠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phocranion macranthum(Hook.f.)C.Y.Wu[Plectranthus macranthus Hook.f.]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
拼音注音
Cǎo Ténɡ Wū
来源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筒冠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phocranion macranthum(Hook.f.)C.Y.Wu[Plectranthus macranthus Hook.f.]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常绿林或混交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原形态
筒冠花,多年生草本。根茎纤细,铺匐;茎直立,常基部伏地面上升,高250-70cm,中部以下无叶,钝四棱形,单一或有时分枝。叶对生;叶柄长0.5-3cm,靠近叶近于无柄;叶片近膜质,卵圆状披针形,长3-10cm,宽2.5-5cm,先端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疏生具胼胝尖的粗锯瞪,上面绿色,极疏生具节平伏小刚毛,下面较淡,脉上被微柔毛,侧脉4-6对。总状花序顶生,单一或有时具花序组成;小苞片对生,宿存,具缘毛,披针形,长4-10mm;花萼花时极细小,长仅约4mm,果时极增大,长达1.2cm,阔钟形,外面被微柔毛,萼齿5,多少呈二唇形花冠粉红、紫至淡紫蓝色,长达2.5cm,筒状,喉部稍扩大,冠檐短5浅裂,2唇形,上唇4裂,裂片卵圆表,下唇稍长,近圆形,稍内凹;雄蕊4,内藏下对较长;柱头2裂,子房无毛。小坚果卵圆形,黄褐色,具点,基部有一小白痕,花期7-10月,果期10-11月。
性味
味辛;性凉
功能主治
疏风清热;解毒消肿。主风热感冒;头痛目赤;痈疮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