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皮炎是农民在稻田劳动时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多种皮肤病的总称。以皮肝瘙痒、发热、继发丘疹、水泡,甚则糜烂、渗液等为主症。常见的有浸渍糜烂型皮炎(俗称烂脚丫)和动物血吸虫尾蚴皮炎(俗称秧癞子)。前者皮损有糜烂面,多发于指(趾)缝等部位;后者皮损易发生于浸入田水的部位,呈针头到绿豆大的丘疹或风团样皮损,顶端有尾蚴钻入的痕迹。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治疗稻田皮炎两偏方 稻田皮炎治疗小秘方。
方一:
取粽子汤500毫升(10~20个粽子煮出的汤)趁热加入明矾末100~150克,冷却后装瓶备用。用时搅匀,以棉球沾液外涂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
方二:
在稻田耕作过程中,出现手掌和足部皮肤发胀、发白、起皱,重者糜烂,并发甲沟炎等。取旱莲草、五倍子、蛇床子、射干各30克,煎水浸泡患处,每日1~2次。
稻田皮炎治疗小秘方
以前我在老家干农活的时候,脚上长了许多红色的小丘疹,红红的,十分痒,以至于耽误了农活,奶奶说这个是种田常患的皮炎,后来要了小秘方来,治疗后很快不痒了,在此与大家分享治疗经验:
步骤/方法:
1 取适量的石榴皮,然后将其放于锅中加水煎煮一刻钟左右,取出药汁液,将其涂抹患处,一般几分钟后就可以止痒,或者取适量的牛蒡子叶,将其放于锅中煎煮,取汁液擦洗患处。
2 取清热解毒的黄丹,芳香杀虫的冰片即龙脑香适量将其放于研钵中研磨成粉,再加入香油调成糊状,然后每次用药擦涂患处,每天三次,对于溃烂患处尤其适用。
3 将杀虫止痒的明矾,治疗痈肿疮毒的五倍子各适量,然后将其泡于酒中,泡大概一两天左右,将其制成药酒,然后取药酒擦涂于患处,每天三次为好,对于皮炎痒症能够很好缓解。
注意事项:
稻田皮炎常常是因为下地干活,被稻苗感染过敏所导致,所以患者在治疗的时候一定不要再去下田干农活,否则会导致病情反反复复,损伤到患者的皮肤。
饮食疗法:
方1 用500毫升水,将荷叶90克,明矾60克,浸泡半小时,然后煎煮半小时,下水田前用此水将手脚浸泡10分钟,不用布擦,令其自然干燥。
方2 甘蔗皮1把,明矾50克,共放入500毫升水中,煎煮45分钟,下水田前用此水浸泡手脚10分钟,让其自然干燥。
方3 银耳适量,用凉开水洗净,放进玻璃瓶内,再倒人凉开水密封浸泡, 1天后便可外用,用银耳液外擦患处,每天1次。
方4 大蒜适量,捣烂敷于下水部分,可预防稻田皮炎。
方5 石榴皮120克,加水煎煮,冷后浸泡患处。
方6 明矾、茶叶各100克,加水3000毫升,煮沸后,过滤去渣,用药液洗患处,每天3~4次。
民间疗法
方剂一
五倍子400克,白蜡600克
制用法:将五倍子研为粉末放入醋中溶解后即成。下水田前半小时在四肢受水浸泡处涂抹2-3遍,可防止水田皮炎发生
适应症:稻田皮炎
方剂二
花椒、大蒜、食盐各适量
制用法:共捣取汁,加适量白酒,外搽患处,效果较好。
适应症:稻田皮炎
方剂三
黄柏、苦参、地肤子、明矾各9克,艾叶3克
制用法:水煎。外洗,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钟。
适应症:尾蚴皮炎
方剂四
枯矾10克,氧化锌20克,滑石70克
制用法:共研细粉。外扑患处。
适应症:浸渍糜烂型皮炎
方剂五
茶叶、明矾各60克
制用法:两药泡水。洗患处。
适应症:稻田皮炎
方剂六
金银花30克,土茯苓、苦参各15克,土牛膝、黄柏各10克,苍术2克
制用法:稻田皮炎。
适应症:稻田皮炎并发全身感染
方剂七
银花、地丁各15克,连翘、赤芍、丹皮、栀子、苍术、黄柏、车前子、甘草各9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适应症:浸渍糜烂型稻田皮炎
方剂八
石榴皮、地榆、蛇床子、蒲公英各30克
制用法:水煎取汁。待洗净患部后,以药汁外洗患处。
适应症:稻田皮炎
方剂九
苍术、共柏、连翘、苍耳子、银花各10克,川牛膝、苦参、白鲜皮各12克,土茯苓3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尾蚴皮炎
方剂十
新鲜凤仙花30克
制用法:捣烂如泥状。涂擦患处,每日3-4次,一般治疗2-3天可见效。
适应症:稻田皮炎
方剂十一
射干250克
制用法:取根煎水。外洗患部,1-2次即愈。
适应症:稻田皮炎
方剂十二
密陀僧60克,食醋适量
制用法:将密陀僧研为细末,以食醋调成糊状,将患部洗净用上药外涂。
适应症:稻田皮炎
方剂十三
黄丹30克,冰片1.5克
制用法:共研细末,用油调。搽患处。
适应症:稻田皮炎
方剂十四
银花30克,甘草15克
制用法:水煎。取液洗患处。
适应症:稻田皮炎已有溃烂
方剂十五
五倍子、蛇床子各50克
制用法:煎液。洗患处,每日1-2次,连用3-5剂。
适应症:稻田皮炎
禁忌食品
(1)忌致敏食物。
(2)忌辛辣刺激食物。
(3)忌发湿,动血、动气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