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九江头槽绦虫寄生于鱼的肠道引起。
病原
虫体扁平,带状,乳白色,长20-230毫米。头节心脏形,顶端有一明显的顶盘,两侧各自有一个深的吸沟。颈节不明显。颈节之后由许多片组成,前端节片宽大于长,成熟片近方形,孕卵节片长稍大于宽。每个节片内有一套雌雄性生殖器官。
发育需剑水鳋充作中间宿主,卵随病鱼类便落入水中,发育并孵出钩球蚴,在水中游泳,如被剑水鳋吞食,即在其体腔内发育为原尾蚴。带有原尾蚴的剑水鳋如被终末宿主鱼吞食,原尾蚴就在鱼的肠中发育为裂头蚴,再发育成为成虫。
症状
九江头槽绦虫可寄生于草、青、鲢、鳙、鲮等鱼的肠内,主要危害草鱼,可致10厘米以下的草鱼种大批死亡。虫体夺取宿主营养,引起肠壁炎症;堵塞肠管,影响食道通过,导致宿主营养不良、贫血。病鱼表现鱼体发黑,瘦弱,不食,离群独游,漂浮水面,口常张开。剖开鱼腹,可见前肠膨大成胃囊状,剪开肠管可见肠道被虫体堵塞,肠的皱襞萎缩,肠壁发炎。
诊断
剪开病鱼肠道见有大量窄长,带状、分节的绦虫;染色后用显微镜观察,鉴定为九江槽绦虫,即可确诊。
防治方法
(1)死鱼应及时捞出,并深埋于远离鱼池处。病鱼池用过的工具应消毒后再使用。
(2)用500毫克/升的生石灰或50毫克/升漂白粉清塘,杀灭池中的虫卵及宿主(剑水鳋)。清塘后切勿放入草鱼作“食水鱼”。
(3)鱼饲料中加消食百虫清每100千克饲料添加100克制成药饵投喂,连喂3天为一个疗程(成都芳草药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