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淡水珍珠蚌的苗种繁殖

时间 : 2023-01-05 08:20:34 投稿人 : Antwan 点击 : 588 次 加入收藏

我国有淡水蚌100多种,但适合养殖珍珠的蚌仅有三角帆蚌、褶纹冠蚌、无齿蚌。目前生产上用得最广、养殖珍珠价值最高的河蚌为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  

淡水珍珠蚌的苗种繁殖 | 淡水养殖

一、淡水珍珠蚌的生态、生活习性  

(一)生活习性  

珍珠蚌一般生活于江河、湖泊、池塘等水体的底泥中,蚌体潜入泥中的深度随季节变化而不同。冬季水温低时,蚌体大部分潜入泥沙中,前腹缘向下,背缘向上,仅露出壳后缘部分呼吸摄食。夏威夷则大部分露在泥沙外。不同种类的蚌对环境的要求不同,如褶纹冠蚌喜栖息于水流缓慢或静不的泥沙中,喜肥水,适宜PH为5~7;三角帆蚌喜栖息在流水的沙质底泥中,要求水质较清,PH稳定在7~8。  

(二)摄食习性  

蚌通常以水中的细菌、浮游植物、原生动物、轮虫、小型枝角类、小型桡足类和有机碎屑为食。不同的蚌摄食种类有所不同。如褶纹冠蚌要比三角帆蚌摄食的藻类多。摄食量取决于水中饲料的多少、适口程度和蚌的体质状况等。  

(三)生殖习性  

当水温适宜时,成熟的雌雄蚌生殖腺慢慢变得饱满、成熟。雌蚌的生殖腺由淡黄色变成桔黄色,表明性腺成熟,受精孔紧贴于卵膜,遇精子即受精。三角帆蚌怀卵量40~50万粒/只。褶纹冠蚌怀卵量50~70万粒/只。蚌的生殖腺逐次成熟,有多次排卵的习性。三角帆蚌在繁殖季节排卵5~8次,褶纹冠蚌排卵2~3次。因此,在人工养殖蚌时,可多次采集钩介幼虫。老蚌和病蚌的怀卵量较低。虽怀卵量高,但由于变态发育复杂,培育成钩介幼虫的成活率只有10%左右。  

(四)胚胎及幼虫发育  

受精卵在外鳃腔内发育孵化。经过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闭壳、心脏、原始壳、原始肠、钩齿、刚毛、足丝)后形成钩介幼虫。  

钩介幼虫离开母体后,遇鱼即以足丝及壳钩附着鱼鳃上,暂时营寄生生活。在寄生阶段,鱼体分泌粘液形成胞囊,把钩介幼虫包住;幼虫吸收鱼体的营养而发育变态,最后破囊而落入水底营自由的底栖生活。幼蚌出现了成体所具的胃、闭壳肌、肠管、斧足等器官。形态上已具蚌形,钩介幼虫所特有的足丝和钩均消失。  

(五)繁殖季节  

不同种类的蚌,繁殖季节不同。三角帆蚌在水温达18C时(4月下旬、5月上旬),性腺开始成熟,5~6月怀卵,排钩介幼虫。在良好的环境中,每只母蚌可产卵、排钩介幼虫7~8次。在低温水体,排钩介幼虫可延迟到9月份。  

褶纹冠蚌每年繁殖二次。每年3~4月份,在水温10~20C,受精卵在鳃内发育成钩介幼虫排出体外。6月份怀卵停止。在秋季,9月上旬起又开始怀卵,受精卵发育成钩介幼虫,10~12月上旬排出体外,如环境适宜,10天以后母蚌又开始怀卵。  

二、淡水珍珠的人工繁殖  

(一)亲蚌的选择与培育  

1.亲蚌的选择选择亲蚌时,主要考虑蚌龄、体质、性比等情况。亲蚌要求达4~5龄,最好还是产过卵的体质上蚌形端正,壳色光亮,壳质厚实,珍珠层色泽光彩美丽,蚌体健壮丰满,外鳃瓣完整无伤,喷水有力,闭壳力强,雌雄性比应为1:1。  

鉴别雌雄对选择亲本配对很重要。性成熟的蚌除了从性腺颜色上区别外,还可根据钱观和鳃丝的特征来鉴别。雌蚌两壳比较膨突,壳宽较大,后缘较圆钝,外鳃鳃丝间距较密。雄蚌壳宽较小,后端略尖,外鳃鳃丝间距较疏。  

2、亲蚌培育池的要求  

(1)池塘面积1000米以上,通风向阳,并具缓流水条件。  

(2)水质不宜过瘦或过肥。水质过瘦、饲料不足,影响发育;水质过肥易缺氧,导致雌雄生殖细胞发育不全或性逆转。水色以黄绿色为好,透明度30厘米左右。保证水质肥而活,以提供充足的天然饲料,以利于蚌的性腺和胚胎的正常发育。  

(3)底质淤泥一般在10厘米左右;放蚌前10~15天,用生石灰清塘。  

3.亲蚌的培育每年春节后开始选择亲蚌,分别在蚌壳上做雌雄标记,然后雌雄相间吊养于池内,间距30~35厘米,这样便于雌雄自然受精,提高受精率。亲蚌吊在水中后,需要细心观察,加强管理。  

(二)人工采苗  

受精卵在雌蚌的外鳃腔发育成钩介幼虫后,必须寄生在钱类的鳃丝或鳍条上,吸收营养,完成变态。人工采苗就是人为地使钩介幼虫寄生于鱼体。  

1.寄主鱼的选择寄主鱼要求性情温和,游泳缓慢,否则会使钩介幼虫过早脱落而不能完成变态。体质要求健壮,无病无伤,鳍条完整无损,否则,钩介幼虫尚未完成变态寄主鱼就死亡。另外要求取材方便。  

在实际生产中,通常选黄颡鱼和鳙鱼为寄主鱼。黄颡鱼喜安静,怕干扰,忍耐性强,附苗率高(1尾体长15厘米的黄颡鱼右附着钩介幼虫200~300条),在江河、湖泊、水库、池塘中都有生长,一年四季均可捕到,鳙鱼性情温和、饲养管理方便,也是较理想的寄主鱼。寄主鱼捕到后需进行短期暂养,使体表、鳍、鳃内的泥沙排净,同时恢复体力。暂养密度不宜过高,一般150~200尾/米水体。暂养期间尽量使鱼安静,不受干扰。暂养时间较长时,每日适量投喂饲料。黄颡鱼以投喂蚯蚓或蚌肉为好,鳙鱼以肥培育水质为主。  

2.钩介幼虫成熟度的鉴别采苗前需对钩介幼虫的成熟度进行鉴别,因为未成熟的钩介幼虫没有寄生能力。钩介幼虫成熟的标志是:已脱离卵膜,足丝和钩具有附着力。鉴别时,用开口器打开河蚌,首先看外鳃的颜色。褶纹冠蚌的外鳃饱满,已呈暗紫色;三角帆蚌外鳃饱满,已呈褐黄色或紫黑色与灰黄色相间,从鳃外看卵粒明显,说明母蚌已成熟。其次是取卵观察,用针刺外鳃时,钩介幼虫足丝相互粘连成线,说明钩介幼虫已破膜,成熟度好。第三就是用针挑出卵放在载玻片上,可见卵的双壳微微启动,表明钩介幼虫已成熟。  

在通常情况下,鳃瓣后端的钩介幼虫先成熟,前端的后成熟。成熟一批,释放一批,分批排尽。因此,在检查时,应在鳃瓣的近两年端部位取样,如大部分卵成熟,表明钩介幼虫破膜达一半以上,说明达到采苗标准。  

检查的母蚌的时间要短,动作要轻巧。时间太长,刺激过大会引起母蚌流产,所谓流产是指母蚌内的钩介幼虫未成熟,而排出体外的现象。  

3、人工采苗的方法  

(1)静水采苗法把钩介幼虫发育成熟的母蚌,采用阴干或日晒刺激后,放入采盆内,盆内水刚好淹没蚌壳为宜,不久,即见钩介幼虫排出,状似一团团棉絮沉入水底,此时立即放入寄主鱼,并适当搅动盆内水,以增加鱼体和钩介幼虫的接触机会,提高附苗率,增加水中的溶氧量,防止寄主鱼浮头。经过10~20分钟,将寄主鱼移入流水池内。  

采苗的时间长短与温度有关,温度高,钩介幼虫的活动力强,采苗时间宜短;反之则时间可长些。在水温18~20时,在底径40厘米、水深20厘米的容器中,可放母蚌2只,母蚌排出幼虫后,把母蚌放入另一盛有新鲜水的采苗容器中,再分别放鱼,以每尾鱼鳍和鳃丝上寄生200~300只钩介幼虫为宜,钩介幼虫寄生在鱼体上呈白色小点。  

褶纹冠蚌排钩介幼虫往往要持续几个小时,因此,在生产上不方便,有时可用部蚌法静水采苗。  

(2)流水采苗法用40~50厘米底径的大面盆,每一容器内放2~3只母蚌,同时放入寄主鱼,容器上罩上网布,以防鱼跳出;上面不断喷水,使容器内的水不断流动更新,保持水质新鲜,氧气充足,这样经过一夜,母蚌排出的钩介幼虫就寄生在鱼体上了。然后将采好苗的鱼及时分养。  

此法的好处是氧气充足,寄生鱼成活率高,并且采苗方便,适宜大规模生产。但钩介幼虫流失率高。  

(2)网箱采苗法在水面宽阔的地方,架上长1.2米、宽0.8米、高0.6的39目聚乙稀网箱。每箱放10~20只母蚌和400~500尾寄主鱼,母蚌自然排放钩介幼虫2~3小时,鱼的鳃和鳍上就会寄生钩介幼虫200只左右,完成一次采苗。然后将寄主鱼分散稀养。  

(3)池塘直接采苗法采苗池200~300米2,水深0.5米,硬泥底质,四周无遮荫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肥度适当。繁殖季节挑选成熟的母蚌,每平方米吊养一只母蚌各投放20~30尾寄生鱼。待母蚌排出钩介幼虫后,把母蚌移出。再进行精心管理,适当投喂豆浆,保持水质新鲜,使寄生鱼生长良好,保证钩介幼虫的发育。  

4、采苗注意事项  

(1)选择成熟母蚌时,动作要轻快,以防流产。  

(2)控制寄生密度,一般一尾鱼寄生钩介幼虫150~200只若数量过多,营养不良,严重时将引起寄主鱼死亡。  

(3)水流适当,不宜过大、过急,以免钩介幼虫流失。  

5、寄生鱼的培育  

钩介幼虫寄生于鱼体后,要经过一定的寄生时间才能完成变态。其寄生的时间与水温相关。  

寄生钩介幼虫的鱼要用活水养殖,并适当投饵施肥。只要饲养得法,每尾寄生鱼可获幼蚌100多只。  

平均水温18℃20~21℃23℃26~28℃30~35℃

寄生时间15天左右13天左右10天左右6~8天4~6天

褶纹冠蚌钩介幼虫寄生时间与水温的关系  

平均水温12~13℃15℃17℃19℃  

寄生时间15天左右13天左右10天左右6~8天

相关文章

  • 西北地区养殖户能7-8月出鲤鱼?这些措施要牢记!
    西北地区养殖户能7-8月出鲤鱼?这些措施要牢记!

    宁夏是西北地区鲤鱼养殖的集中区域,大部分养殖户养殖周期过长,往往到9月份鱼种才达到上市规格,已经错过了最佳上市时机,一部分养殖户选择低价出售,另一部分养殖户选择承担很大风险越冬后来年出售,造成当地养殖户养殖效益差,养殖积极性逐年降低。针对上述情况可采纳以下建议,在7-8月行情好时卖热水鱼,提升养殖效益!1、选好料选择优...

    1296 鲤鱼 淡水养殖 鲤鱼养殖 鲤鱼养殖技术 鲤鱼养殖方法
  • 冬季八项措施防鱼病
    冬季八项措施防鱼病

    抓池塘改造利用冬闲时节进行池塘改造,小塘改大塘、浅水塘改深水塘。经过改造,既能增加池塘的容水量,也改善了池塘环境。条件好的池塘也要进行整修,放干池水,经过太阳暴晒后挖去过厚的淤泥,铲除杂草,加高加固塘埂。池塘消毒修整好的池塘,要用药物清塘消毒。常用的消毒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等。但以生石灰消毒效果最好,它还能起施肥作用。...

    74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开挖鱼池注意啥
    开挖鱼池注意啥

    1.不旱不涝选择开发鱼池场地时,要充分考虑能保障久晴不旱,久雨不涝,同时水的来源充足,可随时灌注,并且水质良好无污染,利于鱼类的生长。2.池形池深开挖鱼池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池形应尽可能是长方形,东西方向长,面积每口667平方米(一亩左右),池深2.5~3米,能蓄水深2~2.5米。3.进水排水进水要畅通无阻,排水要方...

    47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稚龟的培育技术要点
    稚龟的培育技术要点

    目前,养龟者及专业户逐渐增多,有的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走向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但也有的养龟户经济效益不显著,还有的甚至亏了本,欠了债。其原因是幼龟引进后,死亡较多,成活率很低。造成幼龟死亡的原因是没有掌握幼龟(特别是稚龟)的培育技术。龟虽然生命力很强,这是对青年龟和成年龟而言的,幼龟(特别是刚出壳的稚龟)其生命力...

    941 乌龟 淡水养殖 乌龟养殖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方法
  • 家庭应该如何饲养乌龟?
    家庭应该如何饲养乌龟?

    通常一般家庭饲养的龟均为穴居水龟、蛇颈龟、绿海龟、射纹龟、希腊龟,以及加拉巴哥斯等,其实大家知否它们的饲养方法是有所不同。希腊龟、加拉巴哥斯及射纹龟均属于旱龟的一类,若饲养此类龟时,其室内环境最好选用木箱来饲养,因它们生性不喜欢水,另在箱底铺上砂粒、小石子、以及几块大石作为乌龟藏身之用。而穴居水龟、蛇颈龟、绿海龟虽喜欢...

    2567 乌龟 淡水养殖 乌龟养殖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方法
  • 第四次蜕壳期河蟹养殖应当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四次蜕壳期河蟹养殖应当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目前河蟹成蟹养殖已进入第四次蜕壳过程。就对成蟹养殖而言,河蟹第四次蜕壳只要管理措施得当,一般不会出现较大伤亡。但是,现已进入梅雨季节,临近盛夏高温季节,河蟹养殖管理具有要求高、难度大的特点,不能有丝毫松懈麻痹思想,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环境的营造蟹池中旱期布局的各类水草均处于生长旺盛期,应做好水草的养护工作...

    1840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防治鱼病怎样用漂白粉
    防治鱼病怎样用漂白粉

    白皮病(又称白尾病)发病时鱼尾端发白,后逐渐向前扩展。治疗方法:每立方米水体用1克漂白粉(含有效氯30%,以下相同)溶于少量水后全池泼洒。白头白嘴病病鱼吻端到眼球一段的皮肤,色素消退或呈乳白色。治疗方法:用上述方法每天1次,连续用药2天。赤皮病鱼体出血发炎,鳍片脱落。预防方法:鱼种放养时,在1立方米水中放5~10克漂白...

    71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河虾大闸蟹套养模式中捕捞方式介绍
    河虾大闸蟹套养模式中捕捞方式介绍

    河蟹的捕捞在9~10月,一般采取在岸边夜间捕捉和地笼张捕相结合的办法。青虾的捕捞时间可根据养成规格、市场价格灵活掌握。平时可用虾笼临时张捕,以便留小捕大、提前上市。年终大捕时,将池水排掉一部分,待虾集中在沟中时,先用大眼网将鱼捕掉,然后用与虾体大小相适应的拦网反复捕捞,最后彻底排干池水起捕。由于虾有随水移动的习性,所以...

    1065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龟鳖畸形病的原因与实例分析
    龟鳖畸形病的原因与实例分析

    文/刘萍章剑畸形病在生产中比较常见,龟鳖都有发生。发现得较多的是金钱龟、石龟、黄缘盒龟、鳄龟、珍珠鳖等。主要特征是背部特别拱曲,脊棱弯曲,尾部萎缩,甲壳缺刻,甚至缺少一只脚等。造成畸形的原因主要有:亲近交配引起的后代基因突变;龟鳖在孵化中,胚胎正在发育过程中,突然遭受雷电袭击,引起强力震动,破坏了胚胎正常发育;在孵化中...

    1701 乌龟 淡水养殖 乌龟养殖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方法
  • 江苏常州溧阳市南渡镇主养1龄2龄草鱼模式介绍
  • 夏季养鱼要做到“三勤”
    夏季养鱼要做到“三勤”

    夏季到来,水温也会随之升高,高温会造成水内的细菌大量繁殖,因此,对水产养殖要做好夏管工作。对此,专家提出了“夏季养鱼要“三勤”的建议。1.勤饲养。夏季水温在20摄氏度~28摄氏度,特别是25摄氏度~28摄氏度之间时,鱼类生长最旺,饲料效率最高,应抓紧机会强度投喂。一般精饲料每天投喂3次,青饲料每天投喂1~2次,鲜活贝类...

    44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早春水库鱼种的放养
    早春水库鱼种的放养

    1、种类。水库中浮游生物数量多,滤食性鱼类的饵料较丰富,而滤食鱼类中以鲢、鳙生长最快,个体大,苗种来源广,是主要放养对象。为充分利用其他饵料资源,还可放养以食底栖动物为主的杂食性鲤、鲫和草食性的草鱼、鳊、鲂等鱼种。注意不宜多放更不可作为主体鱼进行放养。2、规格质量。库养鱼规格要大,体质要健壮,这是高产基础。鲢、鳙鱼11...

    104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合理放养螃蟹蟹种
    合理放养螃蟹蟹种

    放养品种人工繁殖正宗长江绒毛蟹一龄蟹种,饲养生长期长,上市规格大,回捕率高,养殖效果好。迈蟹等蟹种生长期短,回捕率较低。二龄蟹种、性成熟蟹种、小老蟹等,生长季节不能正常脱壳生长,会大量死亡,无饲养价值。放养方法:蟹种经长途运输到达池口后,先将蟹种放入池水中浸泡2-3分钟,再放在岸边20-30分钟,反复2-3次,让蟹种慢...

    504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投饵次数和投饵量对鳖饵料效率的影响
    投饵次数和投饵量对鳖饵料效率的影响

    1、投饵次数和投饵量:习惯认为给鳖投饵应在上午8时左右,下午6时左右,2次为宜。主要理由是:(1)鳖一般在上午日出后1~2小时到日落前喜到岸上晒背,这段时间不宜投饵。(2)鳖虽具有夜间活动的本性,在自然界以夜间摄食为主,但在露天池中夜间温度低,还是在白天温度较高时投饵好。(3)鳖喜静怕惊,人频繁出入池边对鳖是一种威胁,...

    1851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河蟹养殖常见病聚缩虫病防治方法
    河蟹养殖常见病聚缩虫病防治方法

    聚缩虫病属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缘毛目、钟虫科。聚缩虫成树枝状,个体着生许多纤毛,固着于物体上形成很大的群体,其根部寄生于河蟹溞状幼体的头胸部、腹部处。抱卵蟹的卵粒也有聚缩虫寄生。当受到刺激,整个群体即会收缩。当海水盐度0.003,水温18~20℃,聚缩虫在溞状幼体上迅速繁殖。感染强度1~5个,超过幼体大小的2~3倍,...

    2896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