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梨是我国梨的优良品种之一,产地原主要在河北省等地,通过天津出口而得名,近年在天津近郊区等地已有种植。果形似鸭蛋,梗处有突起,果柄歪斜似鸭嘴,故名鸭梨。皮薄、肉白、脆嫩、无渣、多汁、味甜,享誉国内外。它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胡萝卜素、核黄素等,有药效,用它熬练的梨膏,可生津止渴、止咳化痰。
一、适时采收。采收过早或过迟,果实均不耐贮藏。确定适宜采收期的指标为:⑴从盛花期到采收,约需155天;⑵种子颜色由尖部变褐到花籽;⑶果皮颜色为黄中带绿或绿中带黄;⑷果肉硬度达到5.5千克/平方米;⑸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大于10%。当80%的果实达到上述指标时即为适采期。采收适期还与贮藏环境和方法有关。采收时要轻拿轻放,以免碰伤。入库前严格分级,剔除病果、虫果、伤果。挑选分级后应尽快入库。
二、贮藏保鲜条件
1、温度。不同梨品种要求的贮藏温度有所差异,长期贮藏保鲜的温度大致在-1℃至2℃之间。鸭梨对温度比较敏感,采后需在10-12℃温度下预冷并缓慢降温至0-3℃贮藏,如果采后立即放在0℃条件下贮藏,则会发生生理伤害,导致果心、果肉褐变。
2、湿度。影响梨在贮藏期间失水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湿度,贮藏库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0-95%;梨的失水也与自身因素有关,如果实气孔的多少和张度、蜡质层厚薄、果胶的多少等。
3、气体成分。总的来说梨对二氧化碳比较敏感,高二氧化碳会引起梨的生理代谢失调而发生生理病害,使果肉褐变。鸭梨在5-7%的氧气和无二氧化碳的环境下,能有效抑制、降低黑心病的发病率。
三、贮藏方法
1、冷藏。鸭梨冷藏时要注意采用缓慢降温措施,降温过快会引起黑心病,开始库温保持10-12℃,一周后每5-7天降1℃,以后改为每3天降1℃,在35-40天内将库温降到0℃,并保持0℃,不要低于-1℃,鸭梨可贮藏8个月,好果率达80%以上。
2、纸箱码垛贮藏。将挑选分级后地果实垫板隔开分屋装入纸箱,每箱装果10千克;也可将每个果用有光纸包好装箱。如果是套袋梨,可直接入箱内。纸箱码垛时留出通风道和作业道,使垛内外温度和气体浓度接近。此法简单易行,效果较好,应用较多。
3、塑料袋小包装贮藏。贮藏量较小时可采用0.04-0.06毫米厚的聚乙烯薄膜袋,将果实直接入袋,每袋装15千克,装后不扎口,只是互相交叠,留一定空隙,直立排放在一起即可。
4、气调贮藏。用于气调贮藏的酥梨应适当早采,并贮于逐步降温的冷库内,气体成分氧气保持12-13%,二氧化碳应低于1%。
四、贮藏中的主要问题及防止措施
1、梨的干耗与库房湿度。梨果水分含量高,贮期失水是主要问题之一。为减少失水需增加贮藏库内湿度。可采用地面洒水或库壁四周及通风道等处挂湿草帘等方法。
2、二氧化碳积累与通风换气。库房内二氧化碳高于2%时会出现果心、果肉褐变等病害。因此,加强库房通风换气,减少二氧化碳积累,以及减少乙烯等有害气体的积累,是梨果贮藏的技术关键。所以,要在贮藏的前期和后期每天通风换气1-2小时,中期2-3天换气一次,每次1-2小时;或置于风扇、冷气机下,通过库内气体和循环吸收二氧化碳。该法可减少通风换气带来的干耗。
(来源:《中国农村科技》2004.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