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浅析我国渔药研发、管理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时间 : 05-09 投稿人 : 念云 点击 : 2541 次

廉超,雒敏义,宫瑞

浅析我国渔药研发、管理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 养殖病虫害防治

(即墨市海洋与渔业局,山东青岛266200)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渔用药物的生产及发展过程,以及目前的使用和管理现状;并阐述了无公害渔药的发展前景和必要性。同时,指出了我国在渔药相关基础性研究、安全使用及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研发高效新型无公害渔药、建立有效评价方法与法规、完善渔药管理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渔药;安全;管理;使用;发展

我国水产养殖种类繁多,产量巨大,约占全世界水产养殖总量的70%左右。近年来,随着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的应用推广,新病种、爆发病、疑难病频繁出现,不仅给我国水产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导致渔业生产者对养殖病害的极大恐慌,更严重阻碍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渔药指一类用于预防、控制和治疗水产动植物的病、虫、害,能增强抗病能力、保障水生生物健康生长,改善养殖水体环境质量的物质。药物防治作为水产动物病害控制的三大措施之一,也是我国水产病害防治中最直接、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因此,在我国病害防治体系中受到普遍重视[2,3]。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水产养殖用药量迅速增加,但是,渔药生产、销售、使用管理滞后,养殖者质量安全意识不强,养殖用药不规范或渔药滥用和错用等现象普遍存在,养殖环境和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已逐渐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宣传贯彻最新《兽药管理条例》,履行好法律赋予渔业部门的职责,科学指导广大水产养殖者合理用药,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水产品的竞争力,确保水产品消费安全,针对我国目前渔药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者从规范渔药研制和开发的角度,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规范化渔药管理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旨在为水产养殖安全用药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1渔药的生产及发展过程

渔药伴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而发展,其基本任务就是保证水产养殖业健康、快速发展,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1渔药的生产及分类

我国渔药生产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上世纪末已发展到300家以上,但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仅有100家左右,主要分布于江苏、湖南、山西、浙江、北京等地[7]。近年来随着国家兽药GMP的不断认证,至2004年我国专业生产渔药的企业近150家,附带生产渔药的兽药企业达250多家。

渔药按作用及用途可分为化学药、中药、生物制品等;根据药物的功效一般有:环境改良剂、消毒杀菌剂、抗微生物药(抗生素类、磺胺类、喹诺酮类等)、杀虫驱虫药(染料类、重金属类、有机磷杀虫剂、拟除虫菊酯杀虫药、咪唑类杀虫剂)、代谢改善和营养剂、中草药、生物制品及其他辅助性药物等。

1.2渔药的发展

渔药的发展是与水产养殖业、养殖病害研究及药物科学的进展密切相关。虽然我国池塘养鱼历史悠久,也有一些鱼类病害的记载及民间土方土法防治鱼病的经验,但这些记载和经验均缺乏科学的验证。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鱼病研究,当时提出了“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方针,本着“防重于治,防治相结合”的原则,比较重视渔药在防治鱼病中的作用。早期的渔药研究,比较着重于针对病原的药物,偏重于实际应用。大量的研究工作集中在药物筛选、有效浓度和安全浓度、应用范围及给药方法等。

一些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对当时的渔业生产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如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敌百虫、高锰酸钾、硝酸亚汞等治疗寄生虫病,磺胺药治疗细菌性肠炎病,食盐、小苏打治疗水霉病,漂白粉防治烂鳃病,石灰、茶饼、巴豆等清塘药物的比较,挂篓、挂袋施药技术等,一些成果迄今仍广泛应用。

60年代后,抗菌素和中草药研究兴起,土霉素、金霉素、红霉素、链霉素等相继应用于细菌病防治;大量的群众性中草药防治鱼病的经验促使科研工作者开展药效研究,证实了大黄、乌柏叶、地锦草、辣蓼、大青叶、板兰根、穿心莲等具有防治疾病的效果,其中大黄、乌柏叶的药理和药效研究为中草药在渔业病害防治方面展现了光明的前景。

从8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水产养殖规模的扩大,集约化养殖程度的提高,以及外来污染的影响,水产养殖病害日益严重。为有效防治病害,养殖业对渔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渔药生产厂家日益增多,许多兽药厂也纷纷转产渔药,促使商品渔药生产迅速发展。环境改良剂、消毒剂、杀虫驱虫药、营养保健药、疫苗等全面进入市场,对我国水产养殖病害防治起了重要作用。

渔药的研发一直伴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而快速发展,但是,我国渔药行业起步较晚,发展缺乏系统性,管理体系尚在完善,渔药的使用和管理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我国渔药使用和管理现状

2.1我国渔药使用现状

渔药是防治水产动物病害的首选途径,尤其对控制细菌性疾病有独特效果。所以,我国渔业生产者基本上依靠渔药控制水产动物疾病。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专业性渔药企业可生产500余种渔药,其中消毒剂约占35%,抗菌药、中草药以及其它类渔药只占20%左右;总产值在4亿元以上,消毒剂约占30%,驱杀虫剂、水质(底质)改良剂分别约占20%,其它30%左右。

2.2渔业生产者的用药理念

近年来,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推广,部分渔业生产者逐渐认识到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过去片面追求低投入、高产出、少损失的基础上,开始关注、使用新型健康环保渔药。这是改进我国渔药的良好势头。

但是,绝大多数的渔业生产者仍然固守陈旧的养殖观念,面对越来越多的水产养殖病害危害,仍盲目用药、过量用药、单一用药、不按照使用方法用药等,不仅对我国环境保护和抗生素残留造成极大影响,也给我国渔药研发、使用、管理及推广带来极大的问题和隐患。

2.3渔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水产品的药物残留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要控制水产品中的药物残留,保证水产品的安全生产,必须严格把关渔药的安全使用和科学管理。但我国渔药研制、使用和管理过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我国的渔药药物动力学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先后研究了氯霉素、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土霉素、红霉素等多种药物在不同水产动物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及残留消除规律,比较了各种因子对药动学的影响,制定了一些渔药的最高残留限量及其相应的休药期。但是,与我国水产养殖业高速发展的需求还有一大段距离:我国的渔药研究缺乏系统性,对渔药生产工艺研究极少;缺乏对药物残留毒性试验研究;对药物的使用条件不够重视,缺乏渔药对水产养殖动物的生理活动影响方面的相关研究等。

其次,科普推广力度不够,对渔药正确使用重不够,存在严重的轻“防”重“治”观念,不能深刻认识到疾病预防的重要性。为了达到高产出、低损失的目的,病发后,渔药大剂量、长周期及不按规程使用,不仅导致水体环境严重污染,水产品残留量增高,更使病原体耐药性增加,形成了“滥用—耐药—增量滥用—加速耐药”的恶性循环。

最后,我国渔药管理体系的建立尚不完善,渔药市场混乱,药物生产、销售缺乏严格的管理和控制手段。缺乏有效的渔药负面影响解决途径,缺少渔药评价的方法和平台。

随着国家执法部门的重视及大量行政法规、行业准则的出台,渔药的使用和管理现状正在日趋完善,但是,水产动物病害的危害日渐增多,而水产品中药物残留以及环境污染问题也已经迫在眉睫,无公害渔药的研发与使用成为改善渔药目前进退两难状况的又一重点。

3我国无公害渔药研发的前景

3.1无公害渔药的定义

无公害渔药指处对鱼、虾、蟹等水生养殖动物病害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对养殖动物有生理调节功能或对养殖环境起调节改良等功能外,还需对养殖对象、水域及其他生物的毒副作用和水域生态环境影响小,在水域中讲解快、滞留短、蓄积少,符合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定和水产品出口规定的渔药。

3.2无公害渔药的标准

农业部对于新兽药的注册有明确的要求,但是,水生动物的生理、生境与陆生动物差异极大,因此,除了对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和药残学研究外,无公害渔药的研究还需要包括:以水质状态对药效的影响;药物对不同水产养殖动物的敏感性;药品剂型、工艺和给药途径对药效、剂量、毒性的影响;药物对水质、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在自然环境中,水是传播污染物的最佳载体。因此,渔药对水体化学、生物因子的影响以及对自然水域生态环境影响是无公害渔药必须研究的重点之一。同时,无公害渔药还应该达到以下一些技术要求:1)药效必须明确可靠,有相应的药效试验数据作为技术支撑;2)毒性低,容易分解或降解,代谢产物对人体无害,不在养殖对象组织或环境中积累;3)副作用小,不对混养对象或水生环境造成不良影响;4)使用方法(给药途径、剂量、给药间隔时间、休药期)和使用条件(pH值、水温、肥度、适用品种、禁用品种、对水体影响)明确。

3.3无公害渔药的发展方向

无公害渔药强调“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可按渔药来源分为生物源,矿物源和有机合成渔药三大类。

根据无公害渔药安全、高效、经济、方便等特点,目前比较有发展潜力的无公害渔药主要包括中草药、新型保健渔药微生态制剂和对某些鱼病具有特效的疫苗等。

中草药毒副作用小,不易产生耐药性,已广泛被养殖者所接受[23]。常用的中草药包括大黄,黄芩,黄柏,黄连,板蓝根,穿心莲,打算,五倍子等,中草药提取的有效活性物质在杀虫,杀菌方面的研究也进展迅速。

随着水质/底质优良对水产动物疾病的影响的研究报道日益增多,水质/底质改良渔药的使用量逐年增加,特别是一些微生态制剂的使用。目前使用的微生态制剂主要是光合细菌类、芽孢杆菌类、乳酸菌类和酵母类的一些微生物制备的活性制剂。

1942年Duff研制了第一个渔用疫苗—杀鲑气单胞菌疫苗,1986年我国第一个渔用疫苗—草鱼出血病细胞培养灭活疫苗诞生。随着我国渔药研发的不断深入开展,疫苗作为一种高效无公害渔药,已经在水产动物疾病防治中展现出不可替代的应用前景。

4建设科学完善的渔药管理体系

目前,渔药的发展应着重于相关基础的研究及新型渔药的研究上,争取透彻掌握渔药的特性及使用方法,为各种禁用药品寻找无毒害的有效替代品。

在此基础上,针对渔药管理的混乱及安全问题,渔业主管部门应严格执行《兽药管理条例》,加强管理,逐步建立并完善安全、科学的渔药管理体系。

4.1加强渔药基础性研究

加强渔药相关方面的基础性研究,探讨渔药在水产动物体内的代谢、残留规律,掌握用药剂量、剂型、给药方式对水产动物的影响及毒性,是指导安全、合理用药的前提基础。

还应加强渔药残留及其代谢产物对养殖环境的负面影响研究,加大环境修复及改良技术的探索力度。力争在合理用药的基础上,保证水产养殖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做好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工作。

4.2加强新型渔药的的研发

在已有渔药的基础上,应加大力度对微生态制剂,免疫刺激剂,免疫增强剂,生物制药,中草药等无毒害渔药的研发力度,应用生物工程、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等多学科融合的方法,推进新型无毒害替代渔药的研究。本着“三效三小”(即“高效、速效、长效”和“毒性小、残留小、用量小”)的原则,着重开发水产专用窄谱性渔药。根据不同渔药药效受外界因子的影响,开发多种适合剂型,研制缓控、缓释、靶向制剂等。

4.3渔药管理法规及标准体系建设

对渔药的一系列研发、示范、审批、生产、经营、使用、检测、管理等相关活动作出具有法律效应的规定。制定全国统一的渔药研发生产行业标准、质量标准、检测标准,推行渔药评价方法,确保渔药的质量和安全使用在法律的监督下循章进行。

4.4加大宣传、培训及教育力度

渔药的主要使用者是基层的渔业养殖者,因此,加大渔药安全使用重要性的宣传教育力度,正确、准确、精确的选择和使用渔药,是保证渔药安全正确使用的根本方法。

应大力提倡药物防治、免疫防治和生态防治,多种方法择优使用,在保障水产品安全,环境安全的基础上,控制用药、安全用药和高效用药,提高水产动物疾病的防控水平。

还应加强渔药生产的技术人员,监督的执法人员及使用的养殖者的法律法规培训,使各项法律条例得意切实有效的落实。从研发,生产,监督,使用等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为渔药安全使用保驾护航。

相关文章

  • 底质恶化引起脊尾白虾鳃部疾病如何处理?
    底质恶化引起脊尾白虾鳃部疾病如何处理?

    1、黑鳃病肉眼可以看到鳃部组织呈黑色,若将鳃剪下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除了发现在鳃间附着有大量的污泥颗粒之外,其鳃组织却正常而没有任何溃烂。引起黑鳃病的原因:投喂过多,底部污泥太多或排泄物大量沉积,再加上长久没有换水以及虾的活力减少等。【解决方案】①使用“本草固本康”5亩/瓶+“底黑安”/“臭氧水安”3亩/包,抑制水体有...

    2150 水产病害 海水虾蟹病 海水虾蟹养殖病害 海水虾养殖病害 海水蟹病害 虾蟹病害
  • 淡水鱼弯体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淡水鱼弯体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病症由于水中含重金属盐类过多,刺激鱼的神经和肌肉收缩所致.弯体病又叫畸形病、龙尾病.主要症状是身体呈"S"形弯曲,有的病鱼身体有2~3个弯曲,有的只尾部弯曲,有的鳃盖凹陷或嘴部上下腭和鳍出现畸形.患病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新开的鱼池重金属盐类溶解于水中所致,二是鱼类缺钙.防治方法(1)新开的鱼池先养1~2年成鱼,以后...

    1747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鱼养殖病害
  • 蛋禽产蛋期慎用药物
    蛋禽产蛋期慎用药物

    蛋禽在产蛋期间使用药物不当,会影响到治疗效果、产蛋率及蛋品质量,甚至造成蛋禽绝产或死亡。因此,蛋禽使用兽药要十分谨慎。现将蛋禽在产蛋期间部分禁用和慎用的药物介绍如下。1、磺胺类药物: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如复方新诺明)能与碳酸酐结合,使碳酸盐形成和分泌减少,导致蛋禽产软壳蛋或薄壳蛋;磺胺类药物影响肠道微生物对维生素K...

    136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鱼病诊断中的症状与代偿
    鱼病诊断中的症状与代偿

    在鱼病诊断中,经常会看到有的鱼肝脏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有时一些器官会显得格外大,还就是肝胰脏会在内脏中弥漫性分布,所有的这些症状,是否能作为诊断为疾病的诊据呢?通常过去,至少我了解的许多人是把它做为疾病诊断依据的,但随着这些年工作经验的积累,我发现过去的鱼病诊断可能错了,或许之前的一些教科书也弄错了,好些时候,这些表面的...

    1857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鱼养殖病害
  • 猪病有哪些?治疗七大禁忌必须知道
    猪病有哪些?治疗七大禁忌必须知道

    现在猪肉的价格还是比较高的,需求量也较大,因此养猪还是算赚钱的。养猪的人一般都怕自家的猪得病,这样要花费很多的人力与钱财,接下来小编将给大家来讲讲治疗猪病需谨记的七大禁忌,养殖户赶紧看看吧!治疗猪病需谨记这七大禁忌:1、忌用解毒药治疗有神经症状表现的突发性病猪临床上突发有神经症状表现:有抽搐、转圈、狂跑、嘶叫等等症状的...

    1491 养殖常识 养殖教程 养殖常见疾病
  • 养殖的鱼不到食台吃食,这是怎么回事?
    养殖的鱼不到食台吃食,这是怎么回事?

    池鱼不到食台吃料或吃料不好是配合饲料养鱼生产上经常遇到的问题,有时时间持续过长会严重影响正常生长,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现分析如下。一、池鱼本身的原因引起不吃饲料鱼患病是吃料变差的重要原因,在潜伏期内,有些传染性疾病的鱼吃料很猛,而有些疾病鱼吃料就很差,但到发病中期鱼都会吃料减少或不到食台吃料。有时鳃部有寄生虫如车轮...

    408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北方常见水产动物病原性疾病打印病的防治技术
    北方常见水产动物病原性疾病打印病的防治技术

    打印病病原: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症状与流行:病灶主要发生在背鳍和腹鳍以后的躯干部分及腹部两侧,患病部位出现近圆形红斑,故名;随后病灶中间的鳞片脱落、坏死,露出白色真皮,严重时烂及肌肉甚至于露出骨骼、内脏,该病主要是鱼体受伤后感染发炎,危害鲢、鳙、加州鲈、胭脂鱼等淡水鱼。防治:同烂鳃病。作者:北京...

    700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猪流感易发期 中草药可防治
    猪流感易发期 中草药可防治

    猪流行性感冒简称“猪流感”,是由于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好发于天气骤变的早春、晚秋及寒冬。往往是突然发病,传播迅速,病程短,病情重,但死亡率不高;如无并发症,一般7~10天即自愈。目前尚无治疗猪流感的特效药物,下面介绍几种中草药方剂:1.苍耳子10克,炒黑、研末,拌料喂服。2.板篮根、蒲公...

    51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肉牛热应激的判定方法及防控措施结算
    肉牛热应激的判定方法及防控措施结算

    当酷暑来临之后,很多的疾病都随之而来,如果你平时管理工作就不是很到位的那种,那么疾病的高发程度将非常大。就拿肉牛养殖户来说,此时最需要谨防肉牛热应激来袭。 一、热应激的危害 有采食量下降;消化能力减弱;营养代谢通路改变;免疫机能下降;繁殖能力下降;酸中毒风险增加等。 二、肉牛热应激的判定方法 1.通过温湿度指数来判定热...

    1540 养殖疾病防治 养殖疾病症状 养殖疾病防控
  • 龙虾常见病及防治指南
    龙虾常见病及防治指南

    养殖龙虾,在疾病防控上,要做到防重于治,此外还应每天留意龙虾健康情况,对发病龙虾,做到早发现早控制,可将损失降到最小。尤其是一些在龙虾养殖中,发病率高的一些疾病,如黑鳃病、纤毛虫、软壳病等。一、龙虾纤毛虫病病因:由纤毛虫寄生所致,主要寄生种类包括聚缩虫、钟形虫、单缩虫和累枝虫等。症状:体表、附肢、鳃上附着污物,虾体表面...

    553 养殖常识 养殖疾病症状 养殖教程
  • 饲料加药要合理
    饲料加药要合理

    饲养户自配料或在购买的饲料中添加其他药物时,如果添加不当,非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容易发生中毒,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加药有选择在饲料中添加药物应根据畜禽的品种、年龄、生长阶段,有选择、有针对性地投药。幼龄、老龄和体质较弱的畜禽及母畜等,应选择敏感性小、毒性低、用量少的药物;如向配合饲料中添加药物,应选择易被胃肠吸收的抗...

    243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鱼斜管虫病的防治
    鱼斜管虫病的防治

    鱼斜管虫病的病原体为鲤斜管虫。虫体背面隆起,腹面平坦,前面较薄,后部较厚。腹面观一般呈卵形,刚死去的个体呈圆形。背面除有横行刚毛外,其余部分无纤毛。在纤毛线上长着纤毛,腹面中部裸露。身体的腹面前中部有一胞口,胞口由16-20根刺杆作圆形围绕成漏斗状的口管,并与身体纵轴向左成30度倾斜角,故名斜管虫。身体后部有一个大核,...

    1991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池塘泥皮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池塘泥皮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各种养殖模式的塘口都会出现泥皮,尤其在苏北和浙南的虾蟹贝混养的塘口中多见,黄、绿泥皮在海水混养塘口常见,白泥皮在南美白对虾塘口比较多见。认识泥皮:泥皮实际上属于沉积在塘底的腐殖质或无机盐类混合特定藻类的一种物质。一年四季都有,春秋季节多见,通常有以下几点原因:①使用可溶性较差的肥、含磷高的肥(海水钙离子多,易与磷结合沉...

    2605 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百科 水产养殖知识 水产养殖资料
  • 育苗池中摇蚊幼虫的杀灭
    育苗池中摇蚊幼虫的杀灭

    摇蚊幼虫的身体呈蠕虫状,深红色,故有血红虫之称。摇蚊幼虫多数可在水底爬行,翻转运动,体长20-40毫米,冬季在水底越冬。大多数摇蚊幼虫是杂食性的,其中肉食性摇蚊幼虫是典型的猎食动物,主要食物是甲壳类、水蚯蚓及其他摇蚊幼虫,每天的食量可达其本身体重的20%左右。大量肉食性摇蚊幼虫的存在,对蚤状幼体的安全,具有直接威胁。杀...

    1994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鲢鱼旋缝虫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鲢鱼旋缝虫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鲢鱼旋缝虫病[病名]旋缝虫病[病因]由鲢旋缝虫寄生引起。[流行情况]发病于6~7月份,水温25~28℃左右最易流行。[症状]鲢旋缝虫寄生在白鲢肌肉、鳃盖、眼眶周围、皮肤、鳍基部及肾脏等处,形成很多淡黄色粒状胞囊,严重时连成一片。病鱼消瘦,眼球突出,缓慢死亡;即使不死,也失去商品价值。[诊断]主要根据症状和流行情况进行诊...

    1137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鱼养殖病害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