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气候比较湿润 ,昼夜温差不大,相对而言水蛭较好饲养,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选址建池
选择面南背北,避风向阳,排灌方便,阳光充足的地方。小规模养殖可建水泥池,刚建好时不能立即投种,应注满水并加入食醋、尿素经一个月左右时间的浸泡,直至池壁长满青苔,这样池体中含碱物质才能清除。
2、、种池准备
池塘周围接近水源处用富含腐殖质的疏松沙质土壤(必须非污染,非碱性),建成宽约60厘米的平台。池底铺放一些石块和树枝供栖息,至少1/2以上的区域面积种上水草等植物。同时应设置深(40厘米以上)、浅(20厘米)水域,或每隔5米自池底将屋瓦正反相叠铺至平台处,供水蛭栖息及躲避高温、强光(新建池用)。为了增加水的肥度,供螺、蚌类、水草生长以及微生物的生成,每亩撒入发酵晒干的鸡、牛、羊、猪粪13立方米,放入池底并用泥土覆盖20厘米,放入清洁无污染的水。旧鱼池应清塘后或用茶饼、巴豆及五氯酚钠等药物杀灭水中的有害昆虫。提前3天用食醋10克/立方米或浓度0.4克/立方米优氯净或强氯精(鱼安)消毒,绝不可用生石灰。做好前期工作,再加上充足的阳光、空气和水,就能获得食物链的良性循环。这样成本低、效果好,食物链匹配的越合理,水质也越清新,溶氧也越充足,浮游及底栖动物的生长就越快,随之水蛭放养密度就能提高,为高产稳产奠定了基础。
3、苗种放养
应到正规科研单位或信誉较高的养蛭场购买,或自繁。其小规模放养密度为:日本医蛭1千条/平方米;茶色蛭、宽体金线蛭1-3千克/平方米。种蛭要求个体肥大,以每条12-20克的青年蛭为最好,活泼好动、体表光滑、颜色鲜艳无伤痕。个体在35克以上的老蛭应淘汰。若亲自到购种场,建议您在距育种池1米处吹一口气,如能作出迅速反应为佳。如是大规模养殖,其放养密度为30-50千克/亩,约2400-4000条,只要食物链搭配合理,100千克/亩也是可以放养的。种蛭宜春、秋投放。
4、调节水质
水源是水蛭生存的主要条件,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和繁殖。7-8月水温较高,可考虑架设防晒网遮阴。要注意适当换水,当水透明度小于25-35厘米时需换水,同时清理已死亡漂浮在水面的螺、蚌尸体。注意,很可能螺壳内有幼蛭,用镊子将其取出,以减轻对水的污染。
5、天敌与疾病的防治
天敌为鱼、虾、蟹、田鼠、蛙类、黄鼠狼、蛇等,可用微电网防治及工具捕捉。水蛭最易得细菌性传染病,可在高温季节定期用0.3/立方米的呋喃唑酮消毒,并保持10天不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