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淡水鱼水霉病的防治技术

时间 : 05-02 投稿人 : Weston 点击 :

水霉病又称肤霉病、白毛病,是由藻状菌纲中的一些水生菌寄生在鱼体的伤口和鱼卵上引起的一种病害。

淡水鱼水霉病的防治技术 | 养殖病虫害防治

病原

目前,我国发现于鱼体、鱼卵的水霉菌有9种,隶属于藻状菌纲的三科六属。常见的主要为水霉属和绵霉属的种类。

水霉菌一般由内外两种丝状的菌丝组成,菌丝为管状而没有横隔的多核体,内菌丝像树根样附着在鱼体损伤处,分支多而纤细,可深入至损伤、坏死的皮肤及肌肉,具有吸收营养的功能,外菌丝分支少而粗壮,伸出在鱼体外,可长达3厘米,形成肉眼可见的灰白色棉絮状物。

这类霉菌的繁殖有无性和有性两种方法。

症状

水霉菌对宿主无严格选择性,对各种饲养鱼类,从鱼卵至成鱼都可感染,密养的越冬池最易发生。水霉菌的动孢子侵入鱼体伤口,吸取皮肤里的养料,迅速萌发,并向内外长出菌丝,当受伤较深时,霉菌可向内深入肌肉。菌丝与上口的细胞组织缠绕黏附,同时能分泌蛋白质分解酶分解鱼的组织,从而造成组织坏死,刺激鱼体分泌大量黏液。向外生长的菌丝似灰白色棉毛状,故称“生毛”或“白毛病”。病鱼表现焦躁不安,运动失常,皮肤黏液增多,食欲减退,最后衰弱死亡。4-5月在正常气温18-20℃开始产卵,产卵后天气突变阴雨连绵,气温下降,鱼卵最容易发生水霉病,但鱼卵孵化过程中发生此病时,受害的鱼卵上菌丝像根状物侵入卵膜,外菌丝穿出卵膜形成辐射状浸在水中,形成一个白色绒球,严重时造成鱼卵大批死亡。

诊断

用肉眼观察,根据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必要时可用显微镜检查确诊。如要鉴定菌种,则须进行培养,观察其有性生殖情况。

防治方法

(1)鱼体水霉病的预防

①用生石灰清塘,每亩用150千克至200千克化浆全池泼洒。

②捕捞转运和放养时减少鱼体受伤,注意合理的放养密度。

③亲鱼在人工繁殖时如果可在伤口处涂擦1%芳草水霉净或用高锰酸钾浓度为10毫克/升至20毫克/升,浸洗15-20分钟。

(2)鱼卵水霉病的预防

①设法提高卵的受精率,控制在良好的天气时产卵,采用淋水孵化法孵化鱼卵。

②采用流水孵化的鱼卵每隔6-8小时,加芳草水霉净溶液1次,使孵化用水呈淡绿色,一直到鱼卵出苗前为止。

③对黏性鱼卵在池塘孵化时,可用7毫克/升的芳草水霉净溶液浸洗消毒10-15分钟,连续几天进行泼洒消毒,直到鱼卵将出苗时为止。

④产卵鱼巢用3%-5%福尔马林浸洗2-3分钟;或1%-3%的食盐水溶液浸洗20分钟。

(3)药物治疗

①食盐和小苏打(碳酸氢钠)合剂全池泼洒,使池水各达400毫克/升浓度溶液。

②病鱼用10毫克/升芳草水霉净浸洗20-30分钟,或60毫克/升的浓度浸洗2-10分钟;3%-5%食盐水浸洗3-5分钟。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