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水世纪华东战区周吉平
今年七月中下旬的高温害苦了好多的河蟹养殖老板,在持续的40度高温天气情况下,我们好多的水好草好的塘出现被烫死的情况,这让高温期间蜕壳不遂、软壳河蟹尤为突出。随后一段时间里,几次台风过境虽然缓解了高温,但让我更担心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伊乐藻烂!
伊乐藻烂先不说是谁的过错,等我分析完,大家可以对号入座,看看你哪里没有做对。
今年的伊乐藻和2016年的相比,由于高温的强度更大,今年在高温后,伊乐藻烂的速度更快,导致的结果更为恶劣,那伊乐藻烂是怎么危害河蟹塘口的呢?
伊乐藻烂会表现出的形式:
最初,伊乐藻由浮浮沉沉到直接沉入水底不在上浮。
在这个阶段中,我们就应该开始注意检查,当看到伊乐藻开始出现萎缩,草根变黄或者没有的时候,要注意检查伊乐藻的茎节是否开始腐烂败坏。如果没有,还能坚持一下;如果有,就要开始着手捞。
接着,如果伊乐藻在塘底腐烂,个人又没有注意到或者总有理由说捞不了,那么水就会开始发黑、红,水的透明度会由高变低,底泥开始发黑发臭。
这个时候如果检查水体中的藻类,会发现水体中的单胞藻变少,隐藻开始变多,藻类的数量开始变少。这个时候我想大部分的老板都开始有点着急了,开始去打电话找技术员或者神药来调水,问题隐患继续埋下来。我们知道,如果在这个时候技术员水平不过关、河蟹老板用调水的产品或者其他的什么神药,而没有从根本上去及时的捞草,过水(当然,水源要优质一些的外源水),河蟹有的会表现出爬边的比较多,但量不会很大,有的比较厉害的塘口会发现河蟹的死亡量会有一些,但不严重,而且吃食量不正常,这时问题就被继续累积、叠加,等到一个机会点就突然大爆发!
第三个阶段就是高温过后的一些台风过境时带来的雨量增大,这对河蟹塘口是有利的!但存在一个契机,一个让塘口累积的问题集中爆发死亡的契机。这个契机基于河蟹天气突变导致的雨后气压变低,具体表现就是早上起雾,个人感受就是呼吸不畅,胸闷!
在高温累积下的溶解氧来源减少,河蟹吃食量不正常,长期高温导致河蟹的体质下降,长期烂草使得慢性中毒导致反应变慢......这一切的问题都将在一场台风过境后的气压变化中表露出来—河蟹缺氧上网、死亡!
在今年的高温天气中,有很多的塘口老板都吃了温度的亏。本以为台风来了后,温度下降就万事大吉。但我这里还要给大家泼泼冷水,高温虽然过去了,但高温的影响才开始。比如你的河蟹在高温期蜕壳翻倍率怎么样,今年前三壳都在说河蟹规格大,蜕了四壳还有几位老板在说自己塘口翻倍大,规格大的?伊乐藻检查了没、水韭菜夹的厉害了怎么办、河蟹吃食量不好怎么处理、水里有蓝藻了该怎么调节......都在说冲刺五壳,就以上给大家泼的这点冷水,又有几家塘口能说我全做到的。
希望大家仔细想想我们在这次高温中获得的教训,伊乐藻烂与其说是天灾,更不如说是人祸!在高温的时候打水多,河蟹死亡量少、环沟深的,高温缺氧少,伊乐藻现在又开始发芽、水韭菜种的好的,缺氧少和高温后伊乐藻容易管理捞出塘口。蓝藻多的,多过水调节,量控制住了。这一切都是值得我们在今年这种高温天气下受的教训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