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国平
(吴江市震泽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江苏吴江215231)
顾建社是松陵镇芦荡村人,是吴江市震泽镇镇2011年省级科技入户示范户,他于2010年到震泽镇桃花庄村19-20组养殖鳜鱼,他从养殖四大家鱼开始,到后来发展养殖鳜鱼总共有20多年。2010年他承包了桃花庄村水面90×667m2,共有12只池塘,鳜鱼专养池塘2只,每池塘面积10×667m2,其余10只池塘为饲料鱼池和准备池,放养鳜鱼,一只池2000尾/667m2,另一只池2500尾/667m2,共放鳜鱼苗种4.5万尾,成活率95%。5月份鳜鱼培育100万尾,成活率50%,获得效益20万元,总计获得效益60万元,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现对他一年来的生产和工作总结如下。
1鳜鱼发塘
达到水温20℃左右时,5月初进广东鳜鱼,规格1.0~1.2cm,放在鲫鱼苗孵化池中,鲫鱼苗出苗约10d左右,期间要勤巡塘、勤观察,如夜晚池塘四周鲫鱼苗少,要补充饲料鱼,苗种规格比鳜鱼苗种小一半。防病:防治斜管虫、车轮虫病等,用甲醛40×10-6。安装好增氧机防止缺氧,白天开增氧机3~4h。养殖到6月5日左右开始销售鳜鱼,规格5cm以上。去年广东购进早繁鳜鱼苗,规格1~1.2cm,共进100万尾苗,通过科学管理和饲养,出池塘规格6cm,数量50万尾,成活率50%,自养4.5万尾,其余外销,一季获得效益20万元。
2饲料鱼培育
隔冬准备一池,放养鲫鱼种之前用生石灰125kg每667m2带水清塘或用漂白粉25kg每667m2带水清塘消毒,放好鲫鱼种,种鲫鱼隔年放好,每亩放250kg,雌雄比例为5∶1,3月20日左右鲫鱼开始繁殖,扎浮巴用杨树或网片挂于渔池四周中,等鲫鱼产卵后,浮巴带子消毒,主要用于防治水霉病,用亚甲基蓝1×10-6放在船中进行消毒。对发塘池清塘消毒,水位1m,水温18℃,之后把卵放在发塘池中,一星期之后出苗,出苗之前培育好红虫,鲫鱼苗密度约50万苗每亩,食料第一星期吃豆浆,0.5kg/667m2·d,早晚2次,过一星期吃菜饼+豆浆,吃半个月,每天早晚2次,同时进行乌仔分塘,密度为7万~8万尾/667m2,半个月之后鲫鱼苗种吃开口饲料,约吃10d,之后吃人工颗粒饲料。
3鲮鱼苗种培育
5月15日开始进鲮鱼苗,放池密度50万/667m2,第一星期吃豆浆,0.5kg/667m2·d,早晚2次,之后吃菜饼,半个月之后乌仔分塘,密度为7万~8万尾/667m2,专吃鲮鱼配合饲料。
4商品鳜鱼的养殖
商品鳜鱼面积以10×667m2~15×667m2左右,苗种规格5cm以上,放养之前清塘消毒,亩放鳜鱼1500~2000尾,饲料鱼鲫鱼苗种吃到6月底,7月份饲料鱼开始吃鲮鱼苗种,每池1.5kW增氧机,增氧机每天晴天中午开2~4h,浮头夜后半夜开增氧机防治浮头,观察鳜鱼吃食活动情况,发现水面上有鳜鱼可能有寄生虫病,用阿维菌素加硫酸铜0.25~0.30kg/667m2,阿维菌素用0.5%阿维菌素20mL/667m2·m,杀虫后隔天用杀菌药,用二氧化氯100g/667m2·m,每隔10~15d用一次杀虫杀菌药。一般用阿维菌素加硫酸铜0.25~0.30kg/667m2,阿维菌素用0.5%阿维菌素20mL每667m2。饲养过程中发现情况及时用药,水温低于30℃可用甲醛杀虫,防治斜管虫、车轮虫病,水温高于30℃,不能用甲醛。
饲料鱼投喂3~5d一次,增氧机白天、后半夜开,勤巡塘发现池四周水面上有病害就用药治疗,高温季节8月份开始每隔10~15d换一次水,每次换水1/3,勤测水质氨氮、亚硝酸盐、pH值、溶氧等,水质不好易引起出血病,用二氧化氯100~150g/667m2连用2次,非水质引起的出血病用戊二醛、二苯扎溴铵等,用量50~100mL/667m2,发现指环虫病用指环清药,甲苯150~180g/667m2,到8月份之后要用水质改良剂,底质改良剂调节水质,增氧机增氧,EM益生菌等改善水质,一般饲料鱼池面积与鳜鱼
池面积3∶1。
销售:一般元旦之后进入销售季节,达到了上市规格,春节之前销售,价格40元/kg左右,667m2利润1.5万~2万元左右,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总结顾建社的养殖鳜鱼,主要是一凭经验,二勤管理,每天巡塘几次,生长季节晚上也巡塘,防偷盗、鳜鱼防逃、防浮、防病等工作,勤开增氧机,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不用国家规定的违禁药物,提前做好饵料鱼的病害防治工作,提供健康的饲料鱼,鳜鱼适时销售,分批上市,提高价格,减少成本,做到增产增效,满足市场需求,成活率一般在95%,667m2产1200kg,效益在2万元左右。
明年顾建社还要扩大规模,再增加80×667m2池塘,养殖鳜鱼规模达到7万~8万尾,加大春季鳜鱼发塘数量,准备鳜鱼发塘数量100万尾,加强科学饲养管理水平,勤劳致富。2011年由于饲料鱼缺乏,从外地买的多,明年要多进饲料鱼的发塘,增加广东鲮鱼的引进,多发白鲢苗,自己多繁殖鲫鱼苗,做到苗种自给,在科学养殖水平上多下功夫,勤观察,勤巡塘,保证获得更大的效益,带领周边养殖户共同致富,为发展农村生产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