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12月份鱼类越冬管理小技巧:坚持投喂,合理施肥

时间 : 2022-07-20 投稿人 : 海露 点击 : 加入收藏

改变传统养殖习惯 ,加强鱼类越冬期间的饲养管理,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鱼类死亡率,还能增强鱼类体质和抗病力,充分发挥生长潜力,提高养殖效益。在越冬饲养管理上,应着力抓好以下两个方面:

12月份鱼类越冬管理小技巧:坚持投喂,合理施肥 | 特种养殖

1加强水质管理,为鱼类创造稳定的越冬环境

虽然冬季水温较低,水质相对稳定,但是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强度较低,溶氧含量不高,很多有害物质不能及时被氧化而在水中积累,加之降雨量较少,地下水位下降,池水渗漏较快,水位迅速下降,对鱼类的越冬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水质管理上要重点抓好以下方面:

(1)经常加注新水,保持稳定的水位:在水位过浅的情况下,水温受气温的影响较大而频繁发生变化,容易引发鱼类患一种类似高等动物的感冒症状,还因水体缩小而使鱼群密度增大,代谢废物和有害气体浓度提高,对鱼类产生的危害较大,一些体质虚弱的鱼不能适应这种恶劣的生活环境而死亡,提高水位,增加水体容量,既可保持相对稳定的水温,又可以改善水质条件,是降低越冬死亡率的有效措施,越冬期间要有专人管理,检查漏水、渗水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当水位下降10~15厘米时就必须补充新水,保持水位稳定,我国南方地区以20天左右注水一次,北方地区25天注水一次为好。

(2)调节水质,增强鱼体抗寒力:一是泼洒石灰浆,提高水体钙质浓度,增强鱼体抗寒力。一般15~20天泼洒一次,用量为40~50克/米3熟石灰浆;如果使用生石灰,用量减半。二是增施磷肥,提高水体含磷浓度。磷与钙一样,也是提高鱼体抗寒能力和改善水质不可缺少的元素。钙在水中发挥作用时,需要磷元素的配合,保持水体中钙、磷的合理比例显得尤为重要。冬季鱼池一般20天左右施一次磷肥,使水体磷酸盐含量保持在0.2~0.3克/米3较为有利。

(3)保持水体充足溶氧含量,满足鱼类呼吸需要:冬季鱼类耗氧量较低,一般不会出现急性缺氧死鱼事故(泛池)。但在鱼种越冬池和成鱼暂养池中,因鱼群密度较大仍可发生缺氧死鱼的现象。冬季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氧气数量较少,也不宜使用增氧机,保持充足溶氧的唯一有效措施是减少耗氧。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过去,有不少资料介绍,在越冬池中增加有机肥施用量,通过有机肥的发酵提高水温,有利于鱼类的安全越冬。的确,在越冬池中合理施用有机肥,保持水质的适宜肥度,对鱼类越冬有利。但如果用量过大,危害是显而易见的,水中有机物太多消耗氧气和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可直接导致鱼类死亡。

2坚持冬季喂养,提高鱼类增重率和增强抗病力

传统的养殖方式是鱼类在越冬期的3~4个月时间里不投喂食料,生命活动的能量得不到补充,靠消耗体内营养物质维持生命。一般成鱼体重减轻6%~8%,死亡率3%~5%;鱼种因个体小而忍受不良环境的能力比成鱼差,体重减轻10%以上,死亡率为8%~10%;特别是一些体质瘦弱的鱼种,越冬期的死亡率高达40%以上。还因鱼类长期断食,抗病力差,开春后需要较长时间恢复体质,直接影响成活率和养殖产量。据试验,鲢、鳙鱼在冬季水温降至0.5℃时仍然摄食和增重;草鱼、鲤、鲫、鳊等鱼类的摄食和增重水温为5℃左右,即在水面不发生冰封的情况下还保持进食生长状态。在越冬期补充投喂精饲料,不仅鱼体丰满度、体组织和血液等主要生理指标保持越冬前的正常水平,而且平均生长率达12%~14%。翌年养殖成活率和单位面积利润率分别提高24%和27%。鲢、鳙鱼对低温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坚持冬季喂养则效益更高。

鱼种在冬季摄食和增重的情况与规格密切相关,规格越小摄食越强烈。从整体情况来看,鱼种冬季的摄食强度和增重率高于成鱼。

因冬季水温较低,鱼类消化酶的活性较低。所以,对饲料质量要求较高。一般以投喂粉状饼粕或配合饲料为好,蛋白质含量要求在30%以上。冬季喂养效果较好且经济实惠的饲料配方为:豆饼30%、菜饼50%、芝麻饼或花生饼10%、面粉10%。将以上几种原料混合均匀后,加适量水拌和成软硬适度的面团或制成软颗粒饲料投放在饲料台上。投喂量根据水温情况而定,水温5℃以上时,3~5天投喂一次,每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0%~2.0%;连续晴天,水温上升8℃以上时,鱼类活动增强,应适当增加投饲量。也可以15天投一次,将饲料集中堆放在鱼池中部或深水处,投喂量根据鱼体大小和鱼群密度综合考虑,一般每亩水面投放10~15千克饲料。这种方式虽然需要饲料略多,但简便省事,养殖效果较好。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