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气象预计,(2009年)7~8月顺德区气温、水温偏高,天气闷热、多变,时有暴雨,水产养殖品种的发病率将有所上升。顺德区的相关技术人员表示,由于近期天气变化无常,水质中氨氮、亚硝酸盐的含量升高,水质易恶化,桂花鱼、生鱼、长吻鮠等鱼的细菌性出血病发病将会在6月份的基础上更加严重。近日,笔者在走访顺德的各养殖场时,就听到有养殖户和渔医反映,顺德区近期的淡水鱼细菌性出血病发病比较普遍,并且很多发病严重的池塘都很难治疗好。多数病鱼有头部发黑,口腔、下颌、鳍基部充血发红,皮下出血,腹腔壁及肠壁充血,有时肝脏变成淡黄色,严重时有腹水的症状。因此,提醒养殖户要注意对池塘进行水质调节和药物消毒,预防鱼病的发生。
建议采取的预防措施有:
1、晴天延长中午开增氧机时间,搅拌上下层水,定期换水。
2、施用增氧剂、硫代硫酸钠类、沸石粉类降解有毒物质,也可以每亩用8~10斤生石灰全池泼洒。
3、瘦水池塘适度施用已经发酵的有机肥或无机肥培育浮游植物,稳定池塘水质。每隔13~15天施用一次微生物制剂改良水底水质。
4、加强水质调节改良,做好日常的杀虫杀菌消毒防治工作。
治疗时要按以下操作步骤进行:
第一步:在治病前必须先有针对性地杀灭鱼体表及鳃上寄生虫。
第二步:加强水体杀菌消毒。用康丰Ⅲ型二氧化氯、强氯精或聚维酮碘全池泼洒消毒。
第三步:投喂内服药5~7天,内服药可选用氟苯尼考、大蒜素等拌饵。
第四步:在疾病治愈后2~3天,全池遍洒生石灰,使池水pH保持在7~7.5之间。
在此提醒养殖户,最近一段时间天气闷热,养殖池容易缺氧,水质易恶化,一定要做好增氧和水质调节工作,减少鱼的应激反应,避免疾病发生。并且杀虫药物要根据防治对象有针对性的选用,不能滥用杀虫药,以免刺激鱼体,加重病情,如桂花鱼成鱼对敌百虫特别敏感,要慎用;外用的消毒药物必须泼洒均匀,食场周围和池边病原菌较多的地方可适当多泼;治疗期间及刚治好后不要大量换水、加水及捕鱼,以免刺激鱼体,引起应激反应加重病情或多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