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罗氏沼虾“黑壳病”的症状和产生原因分析

时间 : 01-06 投稿人 : Braylen 点击 : 加入收藏

1、“黑壳病”的症状

罗氏沼虾“黑壳病”的症状和产生原因分析 | 海水养殖

罗氏沼虾的“黑壳病”一般发生在养殖的中后期,虾体外壳呈不同程度的棕黑色、黑褐色斑块,严重的会包裹全身外壳。经显微镜检查,虾的游泳足、尾扇上可见附生有大量丝状细菌,鳃丝上附生有数量不等的螺旋藻、甲藻等藻类。有些塘口的虾体还寄生数量较多的钟形虫、聚缩虫、杯体虫等纤毛虫类。有的虾池四周及虾体甚至可见青泥苔滋生现象。得“黑壳病”的成虾表现有不同程度的食欲减退、蜕壳困难、生长缓慢现象。

2、“黑壳病”发生的原因

2.1由水质不良引起。发生“黑壳病”的塘口,水质大多浓浊、老化,透明度低。有些塘口,虽然浮游生物量充沛,看上去肥度很好,但同时也显得相当浑浊,水中的悬浮物较多,水面上漂浮有大量的蓝绿藻“水花”及浮膜,池水“肥而不爽”。经水质分析,池水的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一般均明显偏高。此类塘口,一般都缘于养虾户疏于管理,不注意经常、及时地更换池水。有的虾塘,因水源条件差,加之换水量较少,“黑壳病”相当严重。

2.2由底质不良引起。罗氏沼虾的生长主要靠投喂罗氏沼虾专用颗粒饲料,投饵量的多少主要受人为因素控制。大量的饲料投入,难免会引起剩余浪费,加之不少养虾户未能充分掌握投饲技术,大量投入的颗粒饲料未被罗氏沼虾充分吃食,转而在池底腐烂、发酵、分解。而且到养虾的中后期,罗氏沼虾的排泄物也相当多,势必加重了对池底的污染,这些都是引起虾池水质浓浊的原因。此等情况下,如养虾户不及时更换池水,加强对池水的消毒,合理地施用底质改良剂,就会引发罗氏沼虾的“黑壳病”。有些养虾户发现“黑壳病”后,病急乱投医,不问虾池水质肥瘦,浮游生物量的多少,盲目大量施肥,进一步加重了“黑壳病”的发生。

2.3与高密度养殖有关。高密度的放养,势必需要大量的饵肥投入,一旦虾池养殖管理上有所疏忽,就十分容易引起虾池水质及底质的恶化,从而发生“黑壳病”。

2.4与纤毛虫寄生有关。钟形虫、聚缩虫、杯体虫等纤毛虫类的大量寄生,藻类大量在虾鳃丝上附着,势必会引起罗氏沼虾的体力下降,蜕壳期大大延长,严重的甚至无法蜕壳。由于纤毛虫的寄生,虾被迫长时间生存在底质恶化、水质不良的条件下,加重了“黑壳病”的发生程度。

2.5与水源条件差有关。一些虾池在开发时,就没有注意水源条件(甚至有些进水河道已被养鱼户围栏养鱼了),给养虾埋下了隐患。一般在养虾的前期,由于水温低,水源水体中浮游生物、大型水生生物及有机质的量不多,水质一般还可以。到了养虾的中后期,由于水温持续走高,水体中的各种生物量及有机质含量急剧增涨,水质条件相对于养虾的前期必然会相差许多。经水质检测分析,部分进水河道中的亚硝酸盐含量、硫化氢含量已明显偏高,如此的水源水质条件又怎能保证虾池中后期的换水需求呢。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