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在气温达到10℃左右水蛭就会出土(一般会在惊蛰节气后),出土后的水蛭活动寻食。但因这一季节温度忽冷忽热,使一些体弱瘦小和部分幼水蛭得病而死亡。为了使初春水蛭渡过这一难关,应对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保持温度:初春季节,气温忽冷忽热,有时还会出现倒春寒,白天和黑夜的温差较大。因此有过冬水蛭的池(塘)内,初春季节不能过早拆除池(塘)上面的防寒屏障,夜间应用塑料布将池(塘)盖严,保持池(塘)内的温度,白天应打开塑料布接收阳光增加热能,避免白天与黑夜的温差过大,造成生理机能不适应而死亡。
新养殖户春季引种如遇到“倒春寒”时,则不要急于引种,要等“倒春寒”过去后,气温稳定了再引种(有“倒春寒”时,宁可让种蛭少产一次茧,也不要强行引种,以防损失过大);如遇温度突然下降,则要增加池(塘)水的深度或加盖塑料布保温。
合理喂食:初春气温不稳定,阴冷天气水蛭蛰伏不动,此时一般不需要供食。待到晚春,气温升高,水蛭活动能力增强时,也不应喂得过多,且两次喂食时间相隔10天左右。若喂食过多,水蛭常因温度较低而消化不良。投喂时可直接将螺蛳、田螺、福寿螺等投到水蛭的活动区,让水蛭自由采食。
保持合适水位:在繁殖期如果水漫过土床7天左右,水蛭卵会因缺氧而死亡,要注意保持合适的水位,以确保养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