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
鱼害粘球菌。此菌适宜的生长条件,PH值6.5-7.5生长良好,PH值6以下和PH值8以上不生长;温度以25℃生长最好,毒力也强,33℃生长好,但毒力已减退,40℃生长减慢,65℃时5分钟内即死亡,4℃以下不生长。
[病状与诊断]
解剖观察病鱼的鳃部,明显可见鳃片上有泥灰色、白色或蜡黄色的斑点;鳃片的表面,成以鳃丝末端粘液很多,并常粘附淤泥和杂物碎片,严重患病鱼的鳃盖骨中央的内表皮,由于被鱼害粘球菌感染后腐蚀成圆形或不规则的透明小窗,故有“开天窗”之称。
[流行与危害]
全国各地养殖地区终年有此病出现,每年4月-10月是该病的流行季节。水温20度以上开始流行,最适宜的水温为28℃-35℃,水温在15℃以下时比较少见。此病草、青、鳙、鲤等鱼均可发生,而主要是危害草鱼,尤以当年草鱼危害最为严重。
[预防]
(1)由于草食性动物的粪便是粘细菌的孳生源,因此鱼池必须用已发酵的粪肥。
(2)利用粘细菌在0.7%食盐水中就不能生存的弱点,可在鱼种过塘分养时,用2%-2.5%的食盐水溶液,给鱼种浸洗10分钟-20分钟,可较好地预防此病。
[治疗]
(1)大黄氨水浸液。以2.5毫克/升-3.7%毫克/升的水体终浓度向全池泼洒。
(2)红霉素。以0.05毫克/升-0.07毫克/升的水体终浓度向全池泼洒。
(3)鱼服康A型。内服,每100千克鱼体重用200克-250克,混饲,1天1次,连用3天。
(4)鱼服康B-I型。内服,每100千克鱼体重用100克,混饲,1天1次,连用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