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各地的四大家鱼鱼价低迷,有的个别品种,如草鱼在有的地方甚至跌破了成本价,在我了解的四川来说,去了成都的百佳、泸州的海吉星,以及遂宁的鱼市场,发现基本都是外地鱼占主要,当地鱼极少。和他们一聊才知道,川内鱼现在是有价无市,鱼价低了养殖户不愿卖,价格高了鱼贩又不愿买,才成了今天的局面。然后再和许多养殖户一交流,发现许多人不太看好饲料鱼,纷纷降低饲料投喂量,有的则直接转作其他模式,比如鱼鸭混养,在这个月出差中,也发现不少鱼塘在塘边搭建鸭棚。其实从长远来看,饲料鱼肯定还是有市场,只是过去一味的增加产量,必然会有供过于求的现象,现在川内小龙虾兴起,有许多鱼塘转作小龙虾,加上大家的预期不太乐观,投料积极性会降低,估计七八月份存塘鱼出得差不多了,鱼价会有回升。
对于一些资金实力不足,风险承担能力弱的养殖户,我建议可改变养殖模式,转作半精养,或是粗放型养殖,以保住承包费,挣出人员工资,稍有利润为目标,从切合当下实际出发。从过去许多年的经验总结,通过肥水调水养殖出来的鱼的成本,会远远低于饲料鱼,但有一个弊端就是产量低。所以在鱼价行情好时,总体效益上不去,慢慢的这种模式就被大家淘汰了。现在鱼价处于低谷,所以这种低投入,高回报,产量偏低,总体效益不高,但能稳赚不赔的模式就有了市场。
之前已经介绍了鱼苗模式,这里重点介绍以增加花鲢比例的成鱼模式。好多鱼塘过去投料足,塘底会沉积很多有机质,而且周边也有许多有机物的来源,在半精养模式下,也会有许多鱼的粪便残饵可以利用。如果粗放不投料,也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补充有机肥、无机肥和微生物菌种实现产量。
方法一:微生物发酵,就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各种有机物大分子和抗营养因子,分解或转化成水生动植物能够加以利用的小分子有机质和营养物质。具体方法,将各种含有一定蛋白的农作物加工后的废弃料加以利用,如菜粕、棉粕,甚是屠宰场的下脚料,养殖场含有饲料残渣的粪便均可以加以利用。前提就是通过添加发酵菌液,比如把酵素进行两个小时的萌发扩培,然后往里添加,一公斤酵素既可发酵一吨干的有机物,如果是液体的可以发酵4方。
方法二:活菌扩培。这个就是将市面上各种各样的EM菌,实际其主要成分还是乳酸菌。通过在塘边进行简易扩培,通过产生的菌体蛋白,以及微生物产物促进鱼塘初级生物群落的增殖,最终达到增加水体中浮游动植的目的,增加以花鲢为主的产量。
方法三:补充酵素肥,酵素肥是采用干法发酵酵母、酵素后的产物,里面富含高活性的益生菌、蛋白多肽、氨基酸、多糖、复合酶,可以做为鱼塘初级生态链中浮游动植物的饵料,快速培育轮虫、枝角类,增加花鲢产量,也可替代豆浆、蛋黄,用于苗种培育。还可以加快鱼对粗蛋白饲料的吸收。对鱼虾蟹都有肥水、壮苗、抗应激、增强免疫、预防鱼病、调水稳水的作用。
以上就是对于一些养殖户,在行情不好时,做的一点横式调整方案建议,此种方法的优势就是投入低,生长一斤花鲢不到两元钱,既便市场上花鲢卖四元,仍有利润。当然,这种方法可能有人会觉得有违当下的环保,其实恰恰是环境保护。有一次,我去拜访一知名专家,看到他正在地里摘菜,我就好奇的问,您老还自己种菜啊,他不削一顾的说,自己种的菜不打农药,全施自家的农家肥,健康!顺手还用手指指自己的屁股,担心我不懂什么是自家的“农家肥”。当后来每每闻到畜禽养殖场周边的气味,我就在想如果不用微生物去分解,那各种养殖场的排泄物又去哪里了呢?所以重在补菌,调节水质,促进整个养殖环境的生态链良性循环,才能青山绿水、人民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