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斑点叉尾鮰365养殖技术介绍

时间 : 2023-05-23 05:55:23 投稿人 : Santos 点击 : 235 次 加入收藏

一、均衡增氧和精准组合投喂紧密结合面积在8亩以上的池塘在主养鱼吃食的投饵区安装微孔增氧机,呈扇形的布局8-10个曝气盘。或者在投料的区域安装两台叶轮式的增氧机。均在投喂饲料的时候提前半小时开启,投料后推迟半小时关闭,以增加或稳定投饵区的溶氧。当叉尾鮰规格达到200g以上后,根据养殖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鱼的口径对饲料的粒径的适口性进行分区投喂。

斑点叉尾鮰365养殖技术介绍 | 淡水养殖

二、菌藻调控及水质调节叉尾鮰属无鳞鱼,喜好水质清新,摄食主要在早晚。为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维持水体微生物的生态平衡,从4月起每半个月用10-20kg/亩的生石灰全池泼洒1次,以调节水质成微碱性,抑制水体中有害细菌的生长;在6月份对池塘每月使用1次使用通威饲料伴侣2或饲料伴侣4(使用前2天用通威毒消净对池塘进行消毒)增加浮游植物的繁殖,创造良好的养殖水环境有利于有益菌的繁殖,为藻类及浮游动物提供营养,为养殖的水产动物提供平衡的生态条件,减少鱼病的发生;早春季节气温升高较快,池塘水位宜浅,控制在0.8-l米;冬季气温低,气候寒冷,鱼易冻伤,池塘水位应加至最高处;高温季节鱼活动量大,代谢旺盛、水质变化快,要经常加注新水,可3-5天加水1次,每次加水量视水体肥度、水色、水质而定,一般每次加水20-35厘米,维持透明度20-25厘米。

三、鱼病防疫鱼病防治是养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在高密度养殖中更为重要,应切实做好防病治病工作,落实“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方针。其实鲫鱼和叉尾鮰的混养自身也是一种生态鱼病防治的措施。

1、营养性疾病

A、蛋白、能量比失衡,饲料中能量过多,导致蛋白质合成受阻,营养代谢失调,脂肪过剩,在生长速度较快时更易发生此病。

B、饲料中维生素缺乏或不足时,鱼除具上述症状外,有时还伴有蛀鳍烂尾、眼睛突出等症状。

症状:病鱼外观个体肥大,体型粗短,肚大体圆,手感轻,下颚充血,剖腹观察鱼心脏、肝脏肥大,脂肪较多,严重者可见肠壁、肝脏均有脂肪沉积,甚至存在脂肪肝现象,有时腹腔内有血水,肠道充血,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效果很差,甚至无效。

治疗方法:投喂正规厂家叉尾鮰专用料,在生长旺季定期内服复合维生素及保肝利胆的药物,满足鱼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2、病毒性疾病

症状:病鱼皮肤及鳍基部出血,腹部膨胀,并有淡黄色渗出液(腹水)。鳃苍白或出血,一侧或双侧眼球突出,解剖检查则可以见到肌肉组织、肝、肾和脾有出血区。脾脏呈浅红色和肿大;胃膨大有黏液状分泌物。肠灰白色,无食物。病鱼呈螺旋形游动,呆滞和头朝上垂直悬浮于水中。

该病有高度的接触传染性,水温30℃时发病,主要危害10厘米以下的鱼种,3-4月龄的幼鱼也会感染。病程一般为3-7天。死亡率可达95-100%,残存鱼生长缓慢。

防治方法:目前对本病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降低水温可减少死亡率,但在生产上并不实用。故应从预防着手,投喂黄芪多糖及增强免疫的保健制剂,注意放养密度,加强饲养管理。

3、细菌性疾病:在病鱼中占相当大的比例。

A、出血性腐败症

症状:病鱼在水中呈呆滞的抽搐状游动,停止摄食,体表有圆形稀疏的溃疡(皮肤、肌肉坏死),腹部肿胀,眼球突出;下颌充血,体腔内充满带血的液体,肾脏变软、肿大,肝脏灰白带有小的出血点,肠内充满带血的或淡红色的黏液,后肠及肛门常有出血症状、肿大。

此病在养殖高温季节发病率较高,危害严重且不易控制、疗程长。可使用通威菌毒宁和通威菌清交替使用连续2-3天。同时使用通威鱼氟星+通威止血散+通威多维内服5-7天,效果很好,药物添加量按说明使用。

B、爱德华氏病

症状:初期病鱼胸鳍侧有直径为3-5毫米的损伤,外部如针状的创伤,并深入到肌肉。在10-15天内损伤面积逐渐扩大,病菌频繁入侵病鱼血液或感染肾脏,患病的成鱼在损伤的肌肉内有恶臭的气味。死亡的病鱼明显与肾脏、肝功能衰弱有关。发病后期难以治疗。

治疗方法:外用通威毒消净和菌毒宁交替使用,连续用3天,内服通威鱼菌克+通威芪参散+通威病毒防得住,连续投喂5-7天,用量(按说明使用)。

C、柱状病

症状:初期在病鱼躯干部、头部出现损伤,或鳍条有灰白色,并有轻微出血。当病状扩大时,则变成灰白色溃疡。皮肤完全被侵蚀、肌肉暴露。随着感染加深,导致鱼类死亡。另外感染鱼的鳍被腐蚀后,病原体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通常鳃丝末端开始有褐色的坏死组织,发展到鳃丝基部。真菌可作为继发性病原侵入这些病变部位。

防治方法:同爱德华氏病的治疗。

4、寄生虫病

一定通过显微镜检查,对症下药。不能盲目的用药,以破坏水体的菌藻平衡。一般常见的有指环虫病、三代虫病、车轮虫病及斜管虫病。

四、池塘管理由于四川地区大多数的池塘处于丘陵地区面积比较小及不规则对池塘排污系统的改造比较困难,因此,目前只有对养殖多年的鱼塘利用空塘时间清除过多的淤泥或清除投饵区周围的淤泥。

五、“一”技术 越冬前适当投喂拌有增强体质的药饵比平时低一档饲料,预防保健,提高免疫力和肠道健康,在越冬期间坚持每周投喂2-3次饲料,防治套肠病的发生,养好一根肠,提高越冬能力,减少开春鱼病发生率;开春管理技术调好水,用好料;休药期管理技术卖鱼前休药1个月(抗生素、杀虫药、消毒药),投喂高品质饲料,加强水质调控。

六、适时出售成鱼每年高温季节时外地的叉尾鮰进入川内的数量都会减少,这时的鱼价基本比其它时间的高,提倡出售“热水鱼”。

相关文章

  • 黄颡鱼“全雄1号”清塘消毒流程介绍
    黄颡鱼“全雄1号”清塘消毒流程介绍

    作者:武汉百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裴圣州本指引规定了黄颡鱼“全雄1号”鱼苗、鱼种及成鱼养殖前池塘清塘消毒的具体工作要求,适用于能够池塘养殖黄颡鱼“全雄1号”的所有地区。1、池塘清整在鱼苗或鱼种放养前一个月,排干池水、曝洒池底、清除杂物及池埂杂草,减少病原体的滋生繁殖。清除过多的淤泥(深度不超过20cm)、加固塘基,预防渗漏...

    2555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河蟹幼体培育阶段的水蜈蚣虫害
    河蟹幼体培育阶段的水蜈蚣虫害

    水蜈蚣又名水夹子,是龙虱科的龙虱、灰龙虱、缟龙虱等水生昆虫幼虫的统称。水蜈蚣体形为长圆柱形,具有1对钳形大颚,很像蜈蚣的毒螯而得名。头部略圆,两侧各具黑色单眼6个;触角4节,躯干11节,前3节为胸节,各具足1对;后8节为腹节,最后2节两侧有毛;末端具虱2条。幼虫最初呈灰白色,以后蜕皮长大,体色转淡。长成的幼体3厘米长,...

    2841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河蟹池混养小草虾养殖技术
    河蟹池混养小草虾养殖技术

    小草虾,又名小米虾,学名中华米虾,广泛存在于河湖沟渠等天然水体中,成熟个体体长1.5-2.5cm,体表颜色青黑或黄黑透明。其来源历来依靠天然水域捕捞,近几年,该品种售价在笔者当地市场不断上扬,目前市场售价30元/kg。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野生资源的日渐枯竭,仅靠外河捕捞的产量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对其进行人工养殖...

    826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如何解决石斑鱼鱼苗的孵化难题?
    如何解决石斑鱼鱼苗的孵化难题?

    海南东方、昌江、儋州业务经理:林硕峰近年来,海水鱼苗孵化在海南兴起,龙胆石斑和珍珠龙胆石斑苗等价格比较好,且培育时间较短,二十多天就可以卖苗,如能孵化出苗则利润相当可观,但由于其成功率极低也严重局限了这个产业的发展。石斑鱼苗孵化主要面临以下四个难题:一.孵化率低据本人观察,孵化率低,除了鱼卵本身的质量外,孵化过程中的理...

    793 养殖技术 养殖教程 育苗 苗种 苗种培育
  • 众邦EM复合菌在胡子鲶上的实验研究报告
    众邦EM复合菌在胡子鲶上的实验研究报告

    胡子鲶是一种小型淡水经济鱼类,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量大,价格比家鱼稳定。我司在胡子鲶养殖中使用EM复合菌,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现将经验总结如下,供养殖户参考。一、材料1.EM复合菌。EM复合菌每毫升活菌数不低于200亿cfu,胡子鲶成鱼养殖中使用的众邦EM复合菌就是按此标准使用,主要使用方式有...

    1601 鲶鱼养殖技术 鲶鱼 淡水养殖 鲶鱼养殖 鲶鱼养殖方法
  • 稻田小龙虾、鳜鱼混养
    稻田小龙虾、鳜鱼混养

    2007年泗阳县洪泽湖水产开发有限公司高集村水产养殖基地实行稻田养殖小龙虾。2块稻田,总面积104亩,共收获小龙虾25330公斤,420克/尾的鳜鱼238公斤,水稻42950公斤,亩均产值5623.5元,亩均利润3679.2元。田块要求要求稻田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排灌方便、保水性能好。基本设施沿稻田田埂内侧四周...

    38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合理放养螃蟹蟹种
    合理放养螃蟹蟹种

    放养品种人工繁殖正宗长江绒毛蟹一龄蟹种,饲养生长期长,上市规格大,回捕率高,养殖效果好。迈蟹等蟹种生长期短,回捕率较低。二龄蟹种、性成熟蟹种、小老蟹等,生长季节不能正常脱壳生长,会大量死亡,无饲养价值。放养方法:蟹种经长途运输到达池口后,先将蟹种放入池水中浸泡2-3分钟,再放在岸边20-30分钟,反复2-3次,让蟹种慢...

    504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黄颡鱼水肿病早期烂身肠炎病等病害处理方法
    黄颡鱼水肿病早期烂身肠炎病等病害处理方法

    黄颡鱼属底栖杂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经济价值极高,是出口的名优品种。近几年我国的黄颡鱼养殖迅猛发展,且多为生态混养。浙江湖州菱湖又是黄颡鱼养殖最为集中地区。养殖户在追求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放养密度和扩大养殖面积的同时,黄颡鱼的病害也逐渐增多,危害加大。为此,了解黄颡鱼养殖过程中的发病情况,分析病因,在此提出...

    2358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茭白田套养甲鱼模式效益高
    茭白田套养甲鱼模式效益高

    近年来,在浙江省余姚、嵊州、德清、桐庐等茭白主产区较大面积示范茭白田套养甲鱼(中华鳖)高效模式,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茭白一甲鱼(中华鳖)共生模式既保证了茭白的安全,有效控制了福寿螺为害,减少了农药使用,又能提高茭白和中华鳖品质,实现高产出;既保证了水产的发展,解决了种、养殖业争地矛盾,还从源头上提高了...

    1891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泥鳅养殖常见病烂鳍病如何防治
    泥鳅养殖常见病烂鳍病如何防治

    (1)病原短杆菌感染。(2)症状与流行 初期症状表现为鳍条基部充血,鳍条附近的皮膜腐烂,背鳍附近表皮脱落明显,呈灰白色。严重时鳍条脱落,肌肉外露、红肿,腹部和体侧出现红斑,逐渐变成深红色,肠管糜烂,停止摄食,衰弱致死。烂鳍病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养殖水体水质恶化、暂养时间过长或鱼体受伤时,容易在皮肤溃疡部位寄生水霉,引发水霉...

    1831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中华鳖白底板病诊断与防治方法
    中华鳖白底板病诊断与防治方法

    白底板病也叫出血性肠道坏死病。1.病原是由细菌引发的疾病。2.流行该病传染性强,发病高峰季节在5~8月份。3.症状病鳖浮于水面不下沉水底,夜晚静伏于食台或岸边,可见病鳖腹甲、口腔呈苍白色,活动迟缓,摄食量明显下降,剖检会看到肝脏呈土黄色或暗黑色,胰脏糜烂,肠道无物。胃肠失血发白,部分胃肠穿孔充血糜烂。4.防治方法⑴预防...

    2152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梅雨季节河蟹管理技术要点分析
    梅雨季节河蟹管理技术要点分析

    在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都会出现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梅雨季节多阴雨、低压持续时间久、光照不足,蟹塘水体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弱,容易造成水体营养物质缺乏,加之动物排泄物增多,水质容易恶化,河蟹体质下降生长缓慢,严重时会造成水体缺氧河...

    2204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鳜鱼养殖户的好帮手—“桂花1号”
    鳜鱼养殖户的好帮手—“桂花1号”

    “桂花1号”为多种地道草本植物提取而成,结合水产需要开发,对鳜鱼(大眼鳜、翘嘴鳜、斑鳜)、鲮鱼、四大家鱼等水产养殖动物使用安全,抑制和清除水体环境中有害微生物(细菌、病毒),改善水质。本品可用于鳜鱼饵料鱼养殖池塘改善水质。一.公司产品特点1.公司产品选用正宗的大黄(马大黄)和多种草本植物生产,不用劣质的大黄生产,不用药...

    2089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 秋季如何培育健壮鱼苗
    秋季如何培育健壮鱼苗

    秋季是鱼苗生长的关键时期,此时温度适宜,是培育优良健壮鱼苗的关键,下面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秋季如何培育健壮鱼苗的几种方法:肥料、豆浆混合培育法首先,要施足基肥培养浮游生物,鱼苗下塘后浮游生物不足时,开始每天每亩增喂豆浆2公斤~3公斤,10天后每天每亩增至3公斤~5公斤。若水质清瘦每3天~5天追肥一次,每次每亩施粪肥1...

    98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养泥鳅池塘如何防渗漏?老司机教你怎么做,花钱少,效果好!
    养泥鳅池塘如何防渗漏?老司机教你怎么做,花钱少,效果好!

    养泥鳅一般采用土池塘比较经济实用,但对一些池硬较窄,或是土带沙等情况,为防止池塘漏水,则应考虑进行防渗处理。下面介绍两种较为经济的处理方法:1、水泥硬化围池塘四周埂坡底挖沟,沟深20-30厘米,将坡面及埂面基本铲平,然后从沟底部至埂面的整个坡面铺上铁丝网,铁丝网孔径3-5厘米的即可,剪铁丝段做成U型将铁丝网固定于埂坡面...

    2560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