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害症状:主要发生在叶片上。病斑初期为黄绿色水浸状,以后发展为圆形、不规则形,发病严重时,病斑连成片,叶片枯死。空气潮湿时,病斑上密生灰色绒状霉层。茎、叶柄上的病斑椭圆形,直径3~7毫米,灰褐色,稍凹陷,病害严重时,全株倒状,高湿时病部表面长出灰色霉层。
病原菌形态特征:分生孢子梗束生,每束2~11根,褐色,不分枝,分生孢子鞭状透明,直或稍弯曲,基部近截形,有3~19个横隔。病原可侵染鸭儿芹。
发病特点:病菌附着在种子或病残体或种株上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分生孢子借雨水、风、气流、灌溉水、农事作业等传播为害。病菌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30摄氏度,分生孢子形成的适宜温度为15℃~20℃。虽高温干旱,但夜间结露重,持续时间长或夏、秋高温高湿的条件易发病,缺水、少肥,或灌水过多,植株生长不良,发病重。
防治方法:
1.无病株采种或种子消毒种子用48℃温水恒温浸种30分钟,再置于冷水中浸5~10分钟。或种子放置3年后播种。
2.苗期管护高温季节育苗要遮荫,防暴雨,培育壮苗。
3.实行2年以上轮作合理密植,科学灌水,防止田间湿度过高。
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药剂,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6.1%可杀得三千水分散性粒剂1500倍,或12%绿乳铜乳油400倍液,10天左右喷1次,连续2~3次。(赵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