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草果药 |
---|---|
门类 | 中药材·《中华本草》 |
中文名 | 草果药 |
拉丁名 | Cǎo Guǒ Yào |
英文名 | Fruit of Spiked Gingerlily |
别名 | 豆蔻、小草果、草果子 |
界 | 动物界/植物界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2900m的山地密林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西藏等地。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摘录:《中华本草》;出自《滇南本草》 |
更多 | 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草果药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dychium spicatum Ham. Ex Smith采收和储藏:林果实将熟时采收,烘干。 |
《中华本草》:草果药
拼音注音
Cǎo Guǒ Yào
别名
豆蔻、小草果、草果子
英文名
Fruit of Spiked Gingerlily
出处
出自《滇南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草果药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dychium spicatum Ham. Ex Smith
采收和储藏:林果实将熟时采收,烘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2900m的山地密林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西藏等地。
原形态
草果药,多年生草本,高至1m。根茎块状。叶无柄或具长1-1.5cm的柄;叶舌长1.5-2.5cm,膜质,全缘;叶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10-40cm,宽4-12cm,上下两面无毛或下面被极稀疏的长柔毛。穗状花序长约20cm;苞片长圆形,长约2.5cm,每一苞片内有花1朵;花萼管长3-3.5cm;花冠黄色,管长5-6.5cm,裂片线形,长2.5cm;侧生退化雄蕊匙形,白色,较花冠裂片稍长;唇瓣倒卵形,长2.5-3cm,深2裂,白色或变黄,花丝淡红色,较唇瓣为短。蒴果球形,直径约1.5cm。熟时开裂为3瓣。花期6-7月。果期10-11月。
归经
肝;胃经
性味
味辛;微苦;性温
功能主治
温中散寒;理气消食。主胃寒脘腹疼痛;食积腹胀;寒疝腹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研末。
各家论述
1.《滇南本草》:宽中理气,消胸膈膨胀,开胃消宿食。
2.《云南中草药》:温胃散寒,燥湿,治胃寒痛,消化不良,疟疾。
3.《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散寒止痛,宽中理气。治胃寒疼痛,呕吐,寒疝气痛。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