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常规淡水鱼类混养的原则与案例介绍

时间 : 10-05 投稿人 : Armani 点击 :

赵永锋编辑整理

有读者询问草鱼一般可与哪些鱼类混养,混养比例是怎么确定的,小编就这个问题拓展一下,总结了一般鱼类混养的原则,并提供一些常见的混养模式,供养殖者参考。

一、混养的优点有哪些?

混养是根据鱼类的生物学特点(栖息习性、食性、生活习性等),充分运用它们相互有利的一面,尽可能地限制和缩小它们有矛盾的一面,让不同种类和同种异龄鱼类在同一空间和时间内一起生活和生长,从而发挥池塘的生产潜力。混养的优点如下:

1.可以充分合理地利用养殖水体与饵料资源我国目前养殖的食用鱼,其栖息生活的水层有所不同,鲢、鳙鱼生活在水体的上层,草鱼、团头鲂生活在水体的中下层,而青、鲤、鲫鱼则生活在水体的底层。将这些鱼类按照一定比例组合在一起,同池养殖,就能充分利用养殖水体空间,充分发挥池塘养鱼生产潜力。我国池塘养鱼使用的饵料,既有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各种水旱草,还有人工投喂的谷物饲料和各种动物性饵料。这些饵料投下池后,主要为青、草、鲤鱼所摄食,而碎屑及颗粒较小的饵料又可被团头鲂、鲫鱼以及多种幼鱼所摄食,而鱼类粪便又可培养大量浮游生物,供鲢、鳙鱼摄食。因此混养池饵料的利用率较高。

2.可以充分发挥养殖鱼类共生互利的优势我国的常规养殖鱼类多数都具有共生互利的作用。如青、草、鲂、鲤等吃剩的残饵和排泄的粪便,可以培养大量浮游生物,使水质变肥。而鲢、鳙鱼则以浮游生物为食,控制水体中浮游生物的数量,又改善了水质条件,可促进青、草、鲂、鲤鱼生长。而鲤、鲫、罗非鱼等,不仅可充分利用池中的饵料,而且通过它们的觅食活动,翻动底泥和搅动水层,可起到增加溶氧、促进池底有机物的分解和营养盐类的循环作用。

二、怎样确定主养鱼类和配养鱼类?

确定主养鱼和配养鱼,应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市场要求。根据当地市场对各种养殖鱼类的需求量、价格和供应时间,为市场提供适销对路的鱼货。二是饵肥料来源。如草类资源丰富的地区可考虑以草食性鱼类为主养鱼;螺、蚬类资源较多的地区可考虑以青鱼为主养鱼;精饲料充足的地区,则可根据当地消费习惯,以鲤鱼或鲫鱼或青鱼为主养鱼;肥料容易解决可考虑以滤食性鱼类(如鲢鱼、鳙鱼)或食腐屑性鱼类(如罗非鱼、鲮鱼等)为主养鱼。三是池塘条件。池塘面积较大、水质肥沃、天然饵料丰富的池塘,可采用以鲢鱼、鳙鱼为主养鱼;新建的池塘,水质清瘦,可采用以草鱼、团头鲂为主养鱼;池水较深的塘,可以青鱼、鲤鱼为主养鱼。四是鱼种来源。只有鱼种供应充足,而且价格适宜,才能作为养殖对象。此外,沿海如鳗鲡、鲻鱼、梭鱼鱼苗资源丰富,可考虑将它们作为主养鱼或配养鱼。如罗非鱼苗种供应充足,也可将罗非鱼作为主养鱼或配养鱼。

三、淡水鱼常见的混养模式有哪些?

根据淡水鱼生物学与池塘生态学的原理,鱼种放养是以1~2个品种为主养的多品种、多规格的混养方式,同时根据不同条件控制放养密度。因此,放养方式多种多样,现把常见和典型的方式介绍如下。

1.以鲢鳙鱼为主养的放养模式在这种混养模式中,通过施肥培养浮游生物主养鲢、鳙鱼,投喂青饲料养殖草鱼,少量搭配鲤、鲫鱼以充分利用池塘中各种饵料。该放养方式滤食性鱼类的放养量和预计产量均占60%~70%,增肉倍数为5左右。这种方式适用于肥料来源丰富和水质易肥的水体。其中鲢、鳙比例在江、浙地区为4∶1、湖南为3∶1,广东则以鳙为主、鲢为辅(表1)。

常规淡水鱼类混养的原则与案例介绍

2.以青鱼、草鱼为主的混养模式在该模式中,主养鱼青鱼、草鱼的放养量相近,占总放养量的45%,鲢、鳙放养量也较大,占40%。青、草鱼放养1~3龄的鱼种,分别养成食用鱼和大规格鱼种,同时,轮放套养的1龄鲢、鳙、鲤夏花,为下一年成鱼放养提供鱼种(表2)。

常规淡水鱼类混养的原则与案例介绍

3.以草食性鱼为主的混养模式本模式通过投喂青饲料主养草鱼和鳊、鲂,以草食性鱼的粪便带动鲢、鳙和鲤、鲫鱼的产量。年初一次放养两种不同规格的鲢、鳙鱼种供轮捕,不再轮放鱼种,仅套养少量夏花,为下一年培养大规格鱼种。鲤、鲫鱼二年养成商品鱼。放养模式见表3。

常规淡水鱼类混养的原则与案例介绍

4.以青鱼为主的混养模式以青鱼为主养鱼的混养模式仅适用于螺、蚬资源丰富的地区。在螺、蚬供应不足时,则应减少青鱼的放养量,增加草鱼的放养量。同时,应搭配放养鲢、鲫和鲤、鲫鱼,以较低的放养密度,使鲢、鳙、鲤、鲫当年达到上市规格。放养模式见表4。

常规淡水鱼类混养的原则与案例介绍

5.以鲤鱼为主的混养模式我国不少地区群众喜食鲤鱼,而且鲤鱼苗种容易解决,以鲤鱼为主的混养模式在一些地区相当普遍。在鲤鱼为主的混养模式中,通过施肥和投喂精饲料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在放养中常适当增加鲢、鳙放养量,以充分利用池中浮游生物,取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效益。放养情况见表5。

常规淡水鱼类混养的原则与案例介绍

在实际生产中,必须根据各种养殖鱼类的食性、生长特点、饵料、饲料来源、池塘条件、生产单位的经济实力和当地的水产品消费习惯等来确定合理的混养模式、主养鱼、配养鱼的品种及其比例。在经济水平较落后的地区,应考虑尽可能利用当地的资源,如肥料来源充足,则应考虑以鲢、鳙、罗非鱼等为主养鱼;在水草和青饲料资源丰富的地区,应考虑以草鱼(或草鱼与鲢鱼)及团头鲂为主养鱼;在螺、蚬资源丰富的地区,则应考虑以青鱼或青鱼和鲤鱼为主养鱼。在经济条件较好、商品饲料充裕的地区,则应主要考虑当地的消费习惯和养殖的经济效益,多以青鱼或草鱼、团头鲂或鲤鱼为主养鱼。

6.以鲫鱼为主养鱼的集约化放养模式该放养模式中,鲫鱼的放养量占60%~70%,搭配混养鲢鳙鱼。一般每亩放养尾重50~100克鲫鱼1500~2000尾.搭养50~100克鲢鱼300尾、鳙鱼100尾。预计产量达500~600千克。

7.以团头鲂为主养鱼的集约化放养模式该放养模式中,团头鲂放养量占60%~70%,搭养鲢鳙鱼。一般每亩放养尾重50~100克团头鲂1500尾左右,搭养50~100克鲢鱼30尾、鳙鱼100尾。预计鱼产量可达700~800千克。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