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看懂了这些,想成功养殖泥鳅其实也不难!

时间 : 2023-09-08 21:07:08 投稿人 : Jadyn 点击 : 2691 次 加入收藏

泥鳅,属底层小型鱼类,多栖息于静水及水体有软泥的底层,喜卧底、钻软泥,除特殊原因外,一般不到水体的上、中层活动。生长适宜水温在15~30℃,最适生长温度为25~27℃,水温超过30℃或低于15℃时,食欲减退,生长缓慢。当水温在5℃以下,或夏天35℃以上,以及天旱少水时,它都会潜入泥中进行“休眠”,只要土壤中稍有湿气能湿润皮肤时,就能够维持生命。泥鳅除用鳃和皮肤呼吸外,还可以用肠呼吸,这是它特有的生理现象。

泥鳅在池塘中的生活、生长情况是通过水环境的变化来反映的,因此水质管理是关键。笔者从事水产技术服务多年,现总结出一些经验以及收集了相关资料内容,希望能给读者帮助!

一、水质问题

大量的研究与生产实践证明,池塘淤泥增多、底质恶化是水体环境变化的罪魁祸首,是引起水产动物生长缓慢、饵料系数升高、缺氧浮头、爆发疾病、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想调好水环境,减少疾病发生,就必须先从改良底质入手,改良底质必须彻底持久,才能保证水环境良好、稳定。那么,怎样快速处理严重恶化的池塘底质呢?我们先了解一下造成池底严重恶化的原因:

1)料投喂过多,残饵、粪便沉积,

2)水质调控处理措施不当,杀虫剂、消毒剂种类和用量使用不当,杀灭菌藻严重,尸体腐烂、造成底质严重恶化;

3)流质性淤泥过厚,发臭、发黑,容易滋生寄生虫和病菌,水体缺氧严重,透明度低,各种有毒有害物质严重超标。

解决法案:

1)排换部分地层水(不超过总体水分三分之一),换水2-3天,每天换1/3,可泼洒重毒清防止底部毒素上升;

2)使用底毒消或对路片,让其沉入底部分解氧化淤泥,如有浮状物,捞出塘外;

3)3-5天后,加水复位,用清洁工或乳酸菌后拌沙撒至池塘。

二、泥鳅病虫害的预防

泥鳅在自然水体中病虫害较少,但是在人工饲养管理不善或是放养的密度太大,水质恶化等环境严重不良时,泥鳅生病的几率增多,直接影响生长速度和成活率。由于泥鳅病虫害初期不易观察,造成后期治疗成本大,而且对于养殖无公害出口泥鳅所用药品都是有限制的,为此我们以预防为主,平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多用生物制剂进行调理。

正确诊断泥鳅疾病是防病治病的关键技术,快速合理的处理可以提高产量增加效益。首先对有病的泥鳅进行正确的检查和诊断,泥鳅一旦染病,一定要到正规的、设备齐全的鱼病防治公司检查诊断和治疗,不要乱用药,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延缓治病时机。

三、泥鳅常见病的防治

1、水霉病:

病因及症状:由真菌水霉菌引起;由水质或机械性原因造成的出血或寄生虫形成的伤口之后感染水霉菌。病鳅活动迟缓食欲减退,初期在病灶的四周出现浑浊和小白斑,而后菌丝向外延伸呈灰白色,呈柔软的棉絮状,肉眼即可识别,一般多发生在初冬至早春季节。

看懂了这些,想成功养殖泥鳅其实也不难!

水霉病

防治方法:

1)用重毒清166—250克/亩*米,兑水全池泼洒,清洁鳃部,提高有效成分的吸收;

2)用神剑200克/亩*米,兑水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2次。

2、出血病

病因及症状:由于长期的缺氧或生理性缺氧,导致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的错乱,使得血液中的有毒物质无法排至体外,引起机体的脆弱部位的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产生继发性的细菌感染,常见的腐鳍病、烂鳍病、烂头烂尾病都是由出血现象所衍生。背鳍附近表皮脱落,呈灰白色,腹部以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肌肉开始腐烂,严重时出现鳍条脱落不摄食衰弱至死亡,夏季易流行。如果是点状出血,主要原因多为病毒性或内脏积毒所致。

看懂了这些,想成功养殖泥鳅其实也不难!

腐鳍

看懂了这些,想成功养殖泥鳅其实也不难!

鱼肚子鼓起

看懂了这些,想成功养殖泥鳅其实也不难!

烂尾

看懂了这些,想成功养殖泥鳅其实也不难!

出血病

防治方法:

1)平时可用底毒消全池抛洒,投料处应多泼洒。治疗时先用重毒清3亩/包泼洒,2小时后氨基酸碘250毫升/亩*米+病毒一滴灵250毫升/亩*米,全池泼洒,隔日再用1次。轻微情况可以用底毒消3.5亩/支。

2)同时结合内服药,肝肠毒清40斤/支+清热消炎宁80斤/支拌饲料,每天2次,连服3-5天。

3、肠炎病:

病因及症状:病原多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病鱼肛门红肿,严重时有黄色黏液溢出。肠内无食物或后段肠有少量食物和消化废物,肠壁充血呈红色,严重时呈紫红色。病鳅常离群独游,动作迟缓、呆滞,体表无光泽,不摄食,最后沉入池底死亡或窒息而亡。

看懂了这些,想成功养殖泥鳅其实也不难!

肠壁充血

预防方法:乳酸菌+C60跟料使用即可!

治疗方法:肝肠毒清40斤/支+清热消炎宁80斤/支+肠炎空胃灵80斤/包,每天2次,连服3-5天。

恢复调理期:乳酸菌+C60跟料使用。

4、气泡病:

病因及症状:因水质恶化,水中有害气体过饱和引起的。患病泥鳅多浮于水面,肚皮鼓起肠道充气泡,体表或鳍内有许多细小气泡,形成白鳍等。鳅体肠肚膨胀,身体失去平衡,不由自主的浮于水面,肠道内气体排不出体外,时间长了就会引起死亡。

看懂了这些,想成功养殖泥鳅其实也不难!

鱼体表很多气泡

看懂了这些,想成功养殖泥鳅其实也不难!

体内有气泡

5、寄生虫病害

泥鳅最常的寄生虫有车轮虫和指环虫,镜检确定病原。

1)车轮虫:镜检少量(10*下5个以内)活体虫体,连续两天使用底毒消4亩/支即可;镜检确定有较大量(10*下5个上)的活体虫体,使用重毒清3亩/包泼水,百安适拌料使用20斤/包,超过10个以上的,连续两天使用。

看懂了这些,想成功养殖泥鳅其实也不难!

车轮虫

2)指环虫:只要发现有活体虫体,都会产生一定的危害,但是由于指环虫的生活习性,较难彻底杀灭,相应的产品(甲苯咪唑类)副作用也非常大,对水体和泥鳅的伤害都非常大,白鹤出品的百安适,拌料使用80斤/包,对所有鱼类的指环虫和小瓜虫都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在安全的同时,还有非常强的诱食性。

看懂了这些,想成功养殖泥鳅其实也不难!

指环虫

使用案例

案例一:泥鳅胀气伴有肠炎处理案例

客户资料: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黄老板

养殖情况:9亩,泥鳅,65天,出现胀气情况

使用之前:胀气、假死、慢料,PH8.0,氨氮0.8,亚盐无

案例分析:水体长蓝藻,吃了蓝藻导致肠道发炎,加上喂料不当,加剧胀气问题产生。

使用方案:解毒超爽3瓶+重毒清4包全塘泼水,内服肝肠毒清+清热消炎宁(减料少许)

使用之后:水质清爽很多,胀气、假死没有,吃料明显加快。PH值7.8,氨氮0.3,亚盐无

看懂了这些,想成功养殖泥鳅其实也不难!

使用前:泥鳅胀气、假死

看懂了这些,想成功养殖泥鳅其实也不难!

使用后:泥鳅恢复正常

案例二:泥鳅出血伴有烂尾处理案例

客户资料: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谭老板

养殖情况:8亩,养殖泥鳅,53天

使用之前:烂尾,PH值8.1,氨氮0.6,亚盐无

案例分析:雨后转晴,水质恶化,细菌滋生

使用方案:氨基酸碘2瓶+病毒一滴灵2瓶全塘泼水

使用之后:烂尾现象消失,PH值8.0,氨氮无,亚盐无

看懂了这些,想成功养殖泥鳅其实也不难!

使用前:患病泥鳅烂尾

看懂了这些,想成功养殖泥鳅其实也不难!

使用后:泥鳅恢复正常

相关文章

  • “鲤鱼急性烂鳃”不用怕,通威“鲤鳃健”一站搞定它!
    “鲤鱼急性烂鳃”不用怕,通威“鲤鳃健”一站搞定它!

    随着水产养殖集约化的发展,多年来河南沿黄鲤鱼养殖区域连续暴发大规模的鲤鱼急性烂鳃病,每年鲤鱼损失几百万斤,严重制约鲤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尤其是2013年6月该病在河南吉利市场大面积集中爆发,短时间内死亡几百万斤鱼,引起了行业关注。“鲤鱼急性烂鳃病”来势迅猛,传染性强且死亡率极高,而且征兆症状也不太明显,一旦发病即无有效...

    2071 鲤鱼 淡水养殖 鲤鱼养殖 鲤鱼养殖技术 鲤鱼养殖方法
  • 河蟹池塘水草的栽培与管护方法
    河蟹池塘水草的栽培与管护方法

    “蟹大小,看水草”这句渔谚表明水草在河蟹养殖中的重要性。水草的作用有净化水质、增加溶氧、遮阴避暑、蜕壳时躲避敌害(减少自相残杀)、提供饵料、栖息场所、改良底质、降低水温避免或减少河蟹性早熟等作用。因此,水草的生长状态决定河蟹的规格、品质、产量、经济效益,可见水草对于河蟹生态健康养殖至关重要,以下就水草的栽培与管护谈几点...

    448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沼渣养鱼的技术
    沼渣养鱼的技术

    沼气肥含有较全面的养分和丰富的有机质,除可用作农田肥料、培植蘑菇外,还可用作养鱼饲料。经有关单位试验对比,沼气肥养鱼比鲜猪粪养鱼可增加效益10%左右。一、沼气肥养鱼增产原因1、改善了鱼的生活环境:沼气肥中,有大量悬浮有机物和腐烂碎屑,它们多为浮性或半浮性物质,置入鱼池后散布在池子的中上层,分解速度快,养分损失少,经过4...

    236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冬季鱼池充气增氧法
    冬季鱼池充气增氧法

    鱼池表面封冻后,可在连接气泵的胶管顶端连一砂滤器,或直接在胶管上刺许多小孔,设置在冰下水中,利用风车或动物带动气泵,将空气压入胶管中,让其通过砂滤器或小孔呈很小的气泡扩散到水中,提高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水体的溶氧量。此外,当封冻池水严重缺氧、措手不及时,也可用氧气瓶进行加氧急救,即将纯氧直接通过胶管送到冰下水中,让...

    248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鲫鱼鳃出血”防控技术 海大又有新发现
    “鲫鱼鳃出血”防控技术 海大又有新发现

    江苏省是我国鲫鱼养殖的重要省份,有着多年的鲫鱼养殖历史。但伴随着鲫鱼产业的发展,近几年却出现了病害频发的制约。鲫鱼“鳃出血病”已成为当今养殖户们避之不及的病害,2015年江苏主养区约90%的塘口暴发了鲫鱼鳃出血病,导致鲫鱼产量锐减。2016年进入6月份以来,江苏地区的鲫鱼“鳃出血”疾病开始暴发,逐步迈入病原高发期。20...

    2211 鲫鱼 淡水养殖 鲫鱼养殖 鲫鱼养殖技术 鲫鱼养殖方法
  • 养苗的朋友注意了,全年温差最大节气 “白露”来临
    养苗的朋友注意了,全年温差最大节气 “白露”来临

    白露”是典型的秋天节气,也是全年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一般昼夜温差在10-15℃,气温下降速度很快,“白露”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气温下降,天气转凉,夜间气温已经达到水汽凝结成露的条件,因露珠成白色而得名“白露”。“白露关”是华中区当年鱼苗养殖的“鬼门关”,每年到了这个时期,苗种易发病出现大量死亡,疾病种类主要为细菌性烂鳃...

    1940 养殖技术 养殖教程 育苗 苗种 苗种培育
  • 鳜鱼的性腺发育
    鳜鱼的性腺发育

    雌鳜一般2年性成熟,但在精养条件下,有的雌鳜1冬龄也能成熟。11月卵巢可达Ⅲ期,翌年4~5月(温室培育的亲鱼在翌年3~4月)卵巢发育至Ⅴ期,6月底有部分雌鳜卵巢退化现象,而大规格的雌鳜(体重在800~3000克)则7月上旬仍可催产、排卵。长江流域水温达20℃以上时即可催产,5~6月为鳜鱼产卵盛期。6月中旬解剖不同规格的...

    1092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 斑点叉尾鮰细菌性败血症的防治
    斑点叉尾鮰细菌性败血症的防治

    在一些养殖区域,斑点叉尾鮰细菌性败血症发病率高达30%,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笔者在实践中成功治愈数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斑点叉尾鮰细菌性败血症的防治技术总结如下:一、发病情况该病主要发生在水温20℃以上的4~9月份,以水温25℃以上的6~7月份最严重。发病初期,病鱼数量少,体色略暗黑,离群独游。多数病鮰鱼体表无明显...

    937 淡水养殖 鮰鱼 鮰鱼养殖 鮰鱼养殖技术 鮰鱼养殖方法
  • 斑点叉尾鮰养殖技术
    斑点叉尾鮰养殖技术

    一、技术简介斑点叉尾鮰因具有食性广、生长快、适应性强、抗病力强、品质好、市场潜力大等特点,是当前推广养殖的优良品种。通常养殖方式有池塘主养和网箱养殖两种。池塘主养斑点叉尾鮰是以斑点叉尾鮰鱼为主,占总产量的80%,适当配养一部分滤食性鱼类,一般占总产量20%的一种养殖方式。该养殖方式,一般每亩可产斑点叉尾鮰400公斤,滤...

    976 淡水养殖 鮰鱼 鮰鱼养殖 鮰鱼养殖技术 鮰鱼养殖方法
  • 金鳟鱼人工繁殖技术
    金鳟鱼人工繁殖技术

    金鳟鱼的人工繁殖主要包括亲鱼培育、人工授精、孵化和仔鱼的管理几个连续阶段。1亲鱼培育培育健壮和繁殖力强的亲鱼,可获得理想的采卵、受精、孵化效果及优良的鱼卵、稚鱼。对准备用作次年产卵的亲鱼,经选择后从春季开始进行周年培育。亲鱼的选择标准是体质健壮、无病、年龄4-5龄。1.1亲鱼培育的环境条件亲鱼培育所需鱼池通常的面积1...

    250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鲤鱼苗种培育阶段“鼓眼病”的诊断和防治技术
    鲤鱼苗种培育阶段“鼓眼病”的诊断和防治技术

    近年来,有池塘和网箱当中饲养鲤鱼苗种均发现苗种因鼓眼、竖磷而死亡。因未见书籍报道过此病,故暂定名为鼓眼病。据笔者调查,在四川、重庆、云南省的池塘培育鲤鱼种过程中,发病率一年比一年高,相应死亡率也随之增高。在贵州省的乌江库区,红枫湖、万峰湖网箱养鱼中,主要危害在苗种进箱后半个月内,有的网箱养殖户购进鲤鱼苗种尾重500~1...

    1932 鲤鱼 淡水养殖 鲤鱼养殖 鲤鱼养殖技术 鲤鱼养殖方法
  • 一例亚硝酸盐超标引起草鱼吃食不好的解决方法
    一例亚硝酸盐超标引起草鱼吃食不好的解决方法

    基本信息:湖北洪湖市场大同五场三队,卜希望,近30亩,水体40亩*米,饲养四大家鱼。8月13号下午5点钟,测得pH值8.0,氨氮:0.3mg/L,亚硝酸盐0.5mg/L以上(爆表)。水面有浮沫,草鱼不怎么吃食,有轻微浮头。 处理建议:8月14号,15号连续使用两天红片一号,共15+11包。待天晴后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备注...

    2591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影响甲鱼性早熟因素及烂头烂爪防治方案
    影响甲鱼性早熟因素及烂头烂爪防治方案

    □厦门星鲨动物保健品厂刘光龙在甲鱼繁殖习性中,人工养殖的甲鱼在2.5冬龄后才会出现真正的性成熟,也即这个阶段后的甲鱼交配后才能产出受精卵;野生甲鱼性成熟要在4冬龄后。当前的甲鱼养殖,特别是杭嘉湖一带温室甲鱼,在3个月后即可发现不少甲鱼出现交配、生殖器外漏现象,个别养殖场甚至出现不足2月龄的甲鱼出现性早熟现象,尤以雄性甲...

    1932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同样多的白虫,为什么有的河蟹塘水体白浑,有的却见底?
    同样多的白虫,为什么有的河蟹塘水体白浑,有的却见底?

    作者:北京水世纪程时来每年在3月份之后,温度慢慢升高,塘口经常会出现轮虫,枝角类等浮游动物,俗称小白虫。整体上看,有些塘口导致浑浊,类似白米汤,而有些塘口却可以见到底部!仔细观察,全都是密密麻麻(这里推荐两种直观的方法:白天用瓷碗装满草头上方的水体,仔细观察或是晚上用手电筒照射,均可看的清楚)。一线养殖户也常常对这个问...

    1795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广东顺德北滘区珠仔:每年出五次大草鱼亩利润三千块
    广东顺德北滘区珠仔:每年出五次大草鱼亩利润三千块

    广东佛山顺德北滘镇区珠仔自有6口鱼塘,共50亩水面,其中2口大塘用来养殖大草鱼,其余4口小塘专门用于草鱼苗标粗和鲫鱼苗的培育。他采用轮捕轮放的养殖方式,通过大塘养成、小塘标粗的养殖模式,充分利用了池塘的承载力,收到不错的效益。以3亩和11亩的两口池塘为例,区的养殖模式是:在3亩的小塘投放2万尾草鱼苗(规格1.0-1.5...

    1849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