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鳜鱼养殖过程中,有时会出现鳜鱼食欲减退或不摄食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长期不换水导致水质恶化
鳜鱼养殖户往往用常规鱼养殖看水色的方法来判定水质的好坏,认为池水清、透明度高就是水质良好,没有适时换水。其实在鳜鱼养殖过程中,由于鳜鱼大量捕食饲料鱼,其排泄物对养殖水体污染十分严重(尤其在水体底部),但从表面来看水却很清。水质污染后,鳜鱼往往出现回食(捕食后又将饲料鱼吐出)、食欲减退甚至不摄食等现象。
解决措施:在排除鳜鱼养殖病害和水体药害的前提下,应及时换水。换水方法:先将鱼池底层水抽去1/2-2/3,再注入新水。放足饲料鱼后,用水体消毒剂(如二氧化氯、强氯精、溴氯海因、二溴海因、络合碘等)进行水体消毒一次,一般鳜鱼即能恢复食欲。如2-3天后鳜鱼食欲再次减退,则再换水一次。换水后,采用生石灰化浆全池均匀泼洒的方法来改善水质,每亩生石灰用量为5公斤。也可使用生物制剂来净化水质,如施用光合细菌、复合型活菌生物净水剂等,还可以在池底种植水草来净化水质。
二、多次、盲目和超标用药引起药害
有些养殖户为了提高鳜鱼成活率,经常用药、盲目用药、超剂量用药,往往引起药害。表现为鳜鱼积累性中毒、寄生虫抗药性增强和水体被药物污染,造成鳜鱼食欲减退或不摄食。
解决措施:防治鳜鱼病害,一定要对症下药,按标准用药。同时,要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鳜鱼发病除自身和水体因素外,大多和饲料鱼有关,如饲料鱼的寄生虫病、出血病等都能感染鳜鱼。所以,自己培育饲料鱼,并在其放入鳜鱼池前进行检查,对症下药或预防用药,可减少对鳜鱼池的用药。(苏加聪)
(来源:《江苏农业科技报》2009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