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中华绒螯蟹苗种繁育及管理技术

时间 : 2023-07-24 21:04:46 投稿人 : Kaeden 点击 : 加入收藏

产卵孵化池也要以水源比较方便的地方建造,不要离亲蟹培育池过远。一般每只池既是产卵池又是孵化池,面积以0.1~2亩为宜。水深0.5~1.5米。如果是土池,一定要清淤良好。

中华绒螯蟹苗种繁育及管理技术 | 淡水养殖

产卵池海水含盐度2%~2.5%,水深0.5米,14~20℃。在抱卵蟹放入培育池中前半个月,要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然后开始按常规方法施肥培养浮游生物,培养浮游生物的第三、四天就可以将抱卵蟹放入池中的蟹笼中产卵。将抱卵蟹小心放入产卵池的产卵笼中产卵后,必须仔细观察生活状态,待产卵结束后,将产完卵的蟹再放入另一池中管理培育,培育一段时间后第二次抱卵。

育苗池应备有增氧泵。如果氧气等条件适宜,每立方米水体适宜布苗密度为2万~5万。抱卵蟹采用笼装,每笼20只左右,使之集中在短时间内孵出幼体,一般控制在数小时,力求使同一育苗池中溞状幼体的发育基本一致。

生物饵料培养和与溞状幼体的衔接是育苗成败的关键。必须准备充足的各类饵料,以防生物饵料培养不足。

溞状幼体经5次蜕皮,成为大眼幼体,溞状幼体分为5期。第3期后适当换水,以防止水质太肥,导致病原微生物感染。溞状幼体第1期不投饵,溞状幼体第2期和第3期前期投喂蛋黄和轮虫,之后投喂桡足类、蛋黄和卤虫无节幼体,大眼幼体期因为口器已经较大,要交替投喂鱼糜、蛋羹、桡足类、枝角类和卤虫。

水质管理中溞状幼体第1期到第3期不换水,以补水为主,溞状幼体第4期后每天换水15厘米左右,以防止水质太肥,导致病原微生物感染。溞状幼体3期开始充气增氧。

布苗后要注意一般不再使用药物。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