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单胞菌病
[病原]为荧光假单胞菌.从病灶取材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划线分离,20度-25度培养1天-2天,可见乳白色,有光泽的圆形菌落。
[症状与诊断]本病除眼球突出混浊发白,腹部膨胀外,其他外观症状不明显,解剖观察,腹腔有腹水贮积,在鳔,肾,脾有白色结节状病灶,鳔腔内有土黄色脓汁贮积。
[流行与危害]本病于1980-1981年在日本大阪府和爱知县的温室养鱼池发生过流行.但是发生病例不多,病势较缓慢,每天以0.2%-0.3%的死亡率持续发生。
[预防与治疗]本病的致病菌是水中常见菌之一。仅感染不健康的、抗病力弱的罗非鱼。因此,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环境卫生,保持水质良好,是预防的主要措施.假单胞菌病在低水温时期发病较多,所以要特别注意保温,注意投饵量,搬运操作要细心,避免鱼体受伤.发病鱼池可用水体终浓度为1毫克/升的漂白粉(含氯量30%)全池遍洒1次-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