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池塘养鱼主要是利用经过经过整理或人工开挖面积较小(一般面积数亩至十余亩,大的有上百亩)的静水水体进行养鱼生产。由于管理方便,环境容易控制,故进行高密度养殖,获得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效果。它体现着我国水产养殖的特色和技术水平。但是随着环境我污染,集约化养殖程度的提高,病害的发生液愈来愈多,所以在养殖过程中,如何防病治病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池塘病害发生的特点
池塘是养殖鱼栖息、生长、繁殖的环境,许多增产所示都是通过池塘水环境作用于鱼类,故池塘条件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鱼产量的高低。养殖场地的水质其水系统是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病原传入和扩散的第一途径。因此,养殖者必须从源头抓起,作为养殖的水源,除了要求水源充足以外,水源的水质也要特别注意。池塘的清整消毒是预防疾病和减少流行病暴发的重要环节。由于养殖池塘经过一年或多年的使用,池底淤泥较深,淤泥中藏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给日后病原的滋生留下了隐患,因此,在苗种放养前,必须清除池底淤泥,最好将淤泥取出池外。清整后的池塘均应惊醒彻底消毒,可用浓度高的药物,如生石灰、强氯精等,以杀灭敌害和致病微生物。
夏季是水产养殖的黄金季节,也是水产养殖管理上最艰难的季节,在这个时期,由于光照强,气温和水温高,鱼类新陈代谢旺盛,水体中有机质增加而是水质发生变化,所以鱼病增多,直接影响全年的产量和效益。经过多年来的基层生产经验,总结出以下
主要问题:
1、水质调控问题
从近几年大量病例的分析来看,夏季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养殖水体中有机质过多,造成水质不良而引发,80年代中期,引用颗粒饲料进行水产养殖开始在全国推广,养殖鱼类的品种转向了以摄食鱼类为主体,在产量和技术上得到了新的发展,而这种养殖模式造成的最大问题是鱼类排泄物剧增,水体的有机质污染加剧,养殖水体缺氧而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上升,鱼类病害增多,养殖成本上升,效益下滑。在这种情况下,养殖户仍用肥水养鱼的方法来调控水质,大量使用有机粪肥,加速了养殖水体有机质的污染,是养殖水质调控(尤其是夏季)十分困难。用肥水养鱼的水质调控方法来管理应用颗粒饲料精养摄食鱼类的养殖水质,是目前鱼病尤其是夏季鱼病增多的主要因素。所以我们建议经常使用生态制剂“溢源生”可加快有机物质的分解,保持水质稳定。
2、鱼病防治问题
在鱼病防治方面,通常采用“先杀虫,后消毒,无病则防,有病则治”的方法,在高密度精养以及夏季高温的情况下,这种方法不但不实用,而且往往会造成水质变坏的结果,这也是养殖管理上的一个误区。杀虫药物和消毒药物都会杀死养殖水体中的浮游生物,是水质变清,水体透明度增加,溶解氧含量的下降,造成缺氧饭塘或是亚硝酸盐、氨氮杭亮上升鱼类不摄食呈中毒状或鱼病的爆发。
3、养殖密度问题
养殖密度要根据池塘条件和配套情况而定,并不是无止境地年年上升,池塘内养殖密度过大则造成水质无法控制,致使鱼病增多,死亡高,效益差池塘的水质在有机质污染和自净能力相平衡的情况下是稳定的,当养殖密度上升,鱼类排泄物增加,有机质污染超过池塘的自净能力时,是指不稳定而极易变坏,鱼病增多。在持续高温的季节,养殖水体的分层现象特别严重,池底总是处于缺氧状态,非常容易使亚硝酸盐和氨氮等有害物质的浓度增加,水质调控更加困难,易暴发病害问题。
4、饲料问题
饲料质量部高、选用不当等也是引发鱼病的重要原因。使用地质、低价饲料,容易造成鱼类营养不良、肝脏色淡、胆囊增大并变色,在高温季节鱼体因抵抗力差而感染各种疾病。若饲料中含有不良的促生长素、违禁药物或是变质原料、长期被鱼类摄食后,也容易造成机体组织病变,在环境突变的情况下会诱发各种疾病或出血病死亡。使用低质饲料,养殖鱼类的排泄量大,特别容易加剧水体的污染,是水质难以控制,各种病害增加。投喂量过多,在成鱼体肠道总是处于充实状态,一方面饲料利用差,排泄多,污染水体;另一方面易造成鱼体消化不良,发生肠道病变。
此外还要注意苗种的影响,优良的苗种是推动水产养殖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实践证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优良的品种可以增加产量10%-30%,并可减少病害的发生,提高成活率。二是混养的不同种类的搭配要合理。苗种放养是要经过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