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鱼用颗粒饲料的质量,主要应从"看、闻、捻、泡、嚼"等五个方面着手:
看:⑴看颜色:鱼用颗粒饲料是由几种主要原料:鱼粉、豆粕、杂粕、次粉、鱼骨粉等按一定的比例均匀混合制粒而成。鱼粉、豆粕较多时料色稍黄;杂粕较多时料色暗红;次粉较多时料色稍灰白。⑵看料度:鱼饲料是经过制粒工艺加工后形成的颗粒。通过观察粒度可以判断其原料配比、原料粉碎细度、调质均匀程度等。优质鱼饲料粒度表面均匀光滑,长度为直径的1.5-2倍,粉化率不超过1%;劣质鱼饲料粒度粗糙,断面不齐,粉化率较高。⑶看光泽:优质鱼饲料的颗粒表面光滑均匀、有光泽。这样的饲料适口性较好,耐贮藏,利用率较高。劣质鱼饲料粒度粗糙、无光泽。⑷看沉水速度:因为鱼在水体上层摄食,不但可以节约饲料也便于观察鱼的摄食情况。所以,投喂颗粒饲料时,保证饲料有一定的浮力是必要的。一般鱼饲料以能在水面浮3-4秒为宜。下沉太快,鱼类来不及摄食,会造成浪费;浮水时间太长,则说明该饲料的粗纤维含量较多,品质较差。
闻:颗粒饲料是各种原料混合后,经蒸汽调质熟化制成的。预料熟化后会散发出特有的香味。抓一把刚开袋的饲料放在鼻前闻一下,若发现有霉苦味、鱼腥味、生鱼粉味以及生面粉味,则品质欠佳。
捻:鱼饲料从生产到投喂需要经过多次搬运,客观上必须有一定的机械硬度,一般情况下用手指捻几下不碎即可。若一捻即碎,说明饲料硬度不够,搬运中粉化率较高,易造成饲料的浪费;硬度太大,说明饲料适口性较差,易引起鱼类肠炎病的发生。
泡:将饲料放入水中泡一下,一方面可以检查饲料在物理性能上能否满足鱼类消化道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分析其原料的大致组成情况。具体方法:抓起一把饲料放在水中,观察饲料散开的时间,一般以3-5分钟后散开为宜,散开时间太短的饲料,容易造成鱼类消化道发胀;散开时间太长的饲料,不利于鱼体消化和吸收。
嚼:鱼类摄食饲料虽然是吞食,但口感的好坏则是影响其摄食行为的主要因素。经过我们口腔的味觉,可以感受一下颗粒的硬度以及有无异味、饲料是否变质、饲料是否掺有杂质(如沙粒、泥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