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养殖水体是人为制造的生态环境,是一个综合的水体,是各种生物繁荣共生的关系。在这个环境中,所有生物种类是息息相关的,调节任何一环,或者任何一环的变动,都会影响到整个水体。所以在管理过程中,应以扶,帮,抑,防为主。不到万不得已,就不考虑重做系统。这里就单一提出来只说藻类的调控,多少会有一点偏颇。仅作参考。
关于南美白对虾池的藻像问题,前面我已经简单地说过了。藻类的种类很多,就只说南美白对虾池的常见藻类就有130多种,随着季节,温度,光照,以及菌像和池水有机质含量的高低而变化,这也是自然界的规律。而我们要保证藻像一直是有益于养殖对象的藻像,其实这是一个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做起来并不简单。在实际养殖中,通过调节各方物质,基本上也能做到,只不过这不为学术界所赞同。本人在养殖过程中,所走的路线是一个偏门,效果还算可以。
第一步,了解南美白对虾池常见藻类的适宜环境,生长周期以及优点和缺陷。不必要了解全部藻类,藻类太庞大了,那是学术界的事情。咱们只了解虾池常见藻类就可以了。藻类的形成和组合与所处环境,温度以及养殖模式有很大的关系。下面仅以天津地区,露天淡水土池为例,说一下我是怎么做的。
我们这里的南美白对虾池以绿藻(新月弯藻,栅藻,,集星藻,空星藻,空球藻,实球藻,衣藻,小球藻),硅藻(三角褐指藻,根管藻,针杆藻,舟形藻,桥弯藻,直链藻),蓝藻(螺旋藻,微囊藻,颤藻),隐藻(目前只发现隐藻门的一个隐藻属),裸藻(柄裸藻,扁裸藻),甲藻(角甲藻,裸甲藻)。以这些藻类为主,其它的藻类不会形成优势群体,也就不会对虾池造成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在自然环境下,受季节和温度变化的影响,这些藻类会交替出现,各占优势一段时间,但是其他藻类也会同时存在,只是数量较少。南美白对虾池虽属于露天养殖,但是毕竟是人造水体,和自然水体存在很大的差距,再加上养殖者本身的因素,水体营养物质以及药物的使用再加上操作习惯,会对藻类的形成和组合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养殖者“精心管理”反倒不如粗放管理,甚至是都不知道藻类,放手不管,凭天由命的养殖者的成功率高。这些养殖者不调节藻像还好一些,还有凭运气成功的机会,一旦尝试调节藻像,就是无头苍蝇,会死的很惨。这也就造成了大部分的养殖者消极对待,这也就解释了大部分的养殖者成功率很低的原因。
只就温度而言,水温25度以下是硅藻的天下,30度是绿藻,35度蓝藻,裸藻隐藻适应温度广,它们的盛衰决定于水体的有机质和富营养。在春季水温在25度左右(含25度以下)浮动时,这时是以硅藻和绿藻门中的小型单细胞藻类为主体。以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和硅肥的缺乏,硅藻会逐渐减少成弱势。这时以稍大型的绿藻加上蓝藻形成优势群体,以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有机质的快速增加,水体得富营养化,绿藻会减少成弱势。这时蓝藻裸藻会形成优势,以后随着温度的下降,隐藻和硅藻会形成优势,等到了冬季又恢复到硅藻和小型绿藻。
春季放苗前,水温较低,水体有机质少,这时本应该是硅藻和绿藻形成的水体,但是有些养殖者,因为南美白对虾池前期的管理失误,造成了绿藻硅藻的死亡和减少,人为的造成了有机质的增加,或者是多年不清淤的老池塘,而造成了裸藻和隐藻的急剧泛滥,形成一池黑水,这大部分的原因是错误用药造成的。
蓝藻甲藻的形成有两种原因,一是随着季节变化温度升高,光照增强,而池塘内又没有形成有绝对优势的藻类群体,水体中藻类的数量较少;二是水体中以藻类为食的,虫类的选择性食藻,而造成了蓝藻甲藻的无节制泛滥。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土质的原因,这里春天的PH普遍偏高,放苗困难,所以养殖者普遍是春天任由虫类泛滥,吃光藻类用以降低PH,所以虫类在虾池内,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偏多,几乎吃光小型藻类(硅藻,绿藻),造成小型藻类藻源匮乏,相对而言,个体稍大些的藻类,如蓝藻,裸藻的藻源残留的会多一些。以后随着虾的长大,食虫量加大,虫类的减少,(或者杀虫太多),再加上温度的升高,水体有机质增加,水体富营养,个体稍大些的藻类就会率先得到发展壮大的机会,而具体何种藻类会成为主体,则取决于藻源的多少和适宜的环境。如水清瘦会起微囊藻,水富营养会起裸藻……
所谓有益藻类和有害藻类,是养殖者给的定义,有益于养殖的,被称为有益藻类,反之则被定义为有害藻类。然而自然环境下,藻类的更替,不可能按照养殖者的意愿而转变。这需要养殖者自身的调节,给有益藻类提供足够的便利条件,和生长壮大的空间。同时给有害藻类制造不利于其发展的环境空间,人为的干扰限制其发展壮大。然而藻类之间的关系又是相互排斥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有害藻类过于少,亦或彻底消除了有害藻类,有益藻类会因为缺少了种群的竞争,而无节制的泛滥,会导致种群的整体退化,耗养增加,产氧下降,活力下降,抗逆性下降。一旦天气突变,亦或水质变动,倒藻也就不难理解了。
任何一种藻类的繁盛和壮大都离不开适宜的环境和充足的肥料,这是前提条件。任何物种的种群之间都存在生物的竞争,这是后天发展的必须,为了自己种群的生存和发展,各种生物之间都有各自的独到之处。一方面为了自己的发展铺平道路,另一方面限制其它种群的发展,排除异己。藻类也不例外。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利用藻类的这一特征来制造我们想要的藻像。我这里所说的就是藻毒素。有害藻类之所以被称为有害藻类,就是因为它在自身壮大的同时向水中释放的藻毒素对于养殖对象有毒,会毒害养殖对象。但是有害藻类所排出的毒素,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浓度才能对养殖对象构成危害;而有益藻类所释放的藻毒素对于养殖对象无害。然而有害藻类往往是个体稍大的藻类,他的消耗有毒物质,和制造养分往往要比有益的小型藻类好得多,同时因为有,有害藻类的存在也会刺激有益藻类的发展,促进其种群的优化。只是要把有害藻类的数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就会有益而无害,就养殖水体而言,只要有害藻类的数量不超过藻类总体数量的百分之十到二十就可以。
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在春季4月上中旬,南美白对虾池进水后,检测藻像,看各种藻类的比例,如果以绿藻硅藻为主,可直接大力度肥水,让水达到高肥度,一方面让藻类消耗掉水体中的有毒物质,另一方面促进有益藻类的毒素,充满池塘,用以限制有害藻类的发展(但能保留其的存在),为了以后有益藻类的发展铺平道路。因为虾池内存在大量的有益藻类的毒素,就算以后的管理出现一些小的失误,也不会改变有益藻类的主导地位。
如果检测藻像后发现,各种藻类的数量基本平衡,可全池泼一遍硅藻绿藻的藻源,(前提是,你能确定不是假药,否则麻烦会很大)然后肥水,不可直接肥水。如果检测有害藻类居于多数,可一次性杀灭,可用苔草粒粒杀,顺带能杀死大型藻类,如青苔。(不建议使用硫酸铜加二氧化硫杀藻)四天解毒,五天泼藻源,肥水。
在以后的管理中,因为某种原因,亦或操作失误,导致有害藻类的数量过大,也可用同样的方法调节藻像。杀藻,解毒,藻源,肥水。其中解毒是重点,因为虾池内已经存在大量的有害藻类的毒素,如果解毒不到位,有益藻类很难生存和发展,切不可自然肥水。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养殖者,杀藻肥水后,肥起来的还是有害藻类。
说了这么多,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说出整体的管理思路,脑子中有了这么一个思路,做起来就简单得多了。养殖水体毕竟不是实验室的环境,还要考虑到很多因素,要灵活应对,具体操作方法,到时可在群内共同研究讨论。这里就只说这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