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坛市农林局 丁彩霞
细菌性败血症俗称出血病,是常规鱼养殖中暴发性流行病,危害鱼的年龄范围大、流行地区广、流行季节长、死亡率高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金坛市水产技术人员对本地区细菌性败血症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并开展了病原分离、鉴定和药敏实验,并制定综合防治措施,仅供该病的防治参考。
一、流行情况
该病主要发生于5-9月,水温在20℃以上时均有发生,在7-8月,水温在25℃以上时,为发病高峰期。该病的发生还与水质环境密切相关,水质环境较差的塘口,鱼类产生应激反应,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发病。白鲢、鲫鱼、草鱼、鳊鱼等常规养殖的鱼类中均有发生,在池塘养殖中,主导品种最先发病,且死亡量高;在网围养殖中,白鲢最先发病。
二、症状
病鱼离群独游,对外界反应不敏感,眼眶、下颌、鳍条基部、腹部或体表等部位会有充血,解剖的病鱼腹水严重,肝脏发黄,偶有胆囊破裂形成“花肝”,肠道无食、肠壁扁塌,肠内有黄色黏稠物,肾脏坏死,呈糜烂状,肌肉呈点状出血。
三、病原
根据实验室检测,病原为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该菌在4~40℃能生长,32℃左右生长繁殖最快,43℃不生长,在血平板上形成溶血环。
四、预防措施
1、冬季,上年发病和池底淤泥过深的养殖塘进行彻底清塘,清除淤泥,用生石灰或氯制剂化水全池泼浇,池底旋耕曝晒1周以上;
2、在正规繁育场购买鱼苗、鱼种,并做好记录,保留购买凭证。上一年有发病的塘口,适当减少苗种放养量。
3、鱼种下池前用15~20mg/L的高锰酸钾水溶液药浴10~30分钟。
4、养殖中不使用变质、过期饲料,不使用无产品质量标准、无质量检验合格证、无生产许可证、无产品批准文号的饲料和添加剂。在发病期5~9月,每月投喂添加免疫多糖或中草药的饲料,每15天连续投喂4~6天,增强鱼体免疫力。
5、流行之前定期投喂免疫增强剂(可选用达农威[美国]公司生产的“酵母培养物”),以增加养殖鱼类的非特异性免疫机能,提高抵抗病原感染的能力。
6、池塘养殖中做好水位调节与水质调控。池塘水位逐渐增加,每次加水量控制在5~10公分的深度,加水过多会影响池塘水质稳定;保持池水“肥、活、嫩、爽”,常用生物菌和底质改良剂调节水质和底质,高温闷热天勤开增氧机。
7、多了解周边养殖情况,当有病害发生时,尽量不添加外源水,有条件的养殖户自建净化池,种植水生植物,净化水质,储存养殖用水。
8、病死鱼要及时捞出,远离养殖区深埋或焚毁,发病池水体和所用工具需要消毒处理,切断病原的传播,防止病原扩散。
五、治疗措施
1、外用药物
池塘中发病的,在5、6月份出血病常伴有寄生虫病,可进行一次杀虫,隔天用氯制剂或碘制剂化水全塘泼浇,病情较重的,连用2次,每次间隔1~2天,3天后用生物菌调节水质;7~9月,水温高,药效强,选择刺激性小的碘制剂化水全塘泼浇,如聚维酮碘、季氨盐碘或复合碘等,可交替使用,视病情,连续泼洒2~3次,每次间隔1~2天,3天后用生物菌调节水质。药物使用剂量参考药物说明书上的用量,使用时要开启增氧机,防止池塘缺氧。
2、内服药物
无论是池塘养殖还是网围养殖,发病后要立即配制内服药饵进行治疗,滤食性鱼类(白鲢)的给药方法是将内服药与粘合剂混和后加入菜粕投喂。内服药可选用抗生素和中草药,抗生素类商品药的有:比奇、氟苯尼考、菌毒杀星等剂量参考说明书用量,中药可每50kg鱼,用大黄150g、黄柏150g、黄芩150g、地榆l00g磨成粉末,加入饲料中,每天1次,连喂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