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过去了,在水产业里操劳了一个完整的春夏秋的朋友们,或者带着丰收的喜悦准备冬棚再接再厉、或者带着一点点的遗憾放弃了冬棚的养殖准备来年再奋斗。不管怎么样的回顾,对于还需要在对虾养殖业中实现自己的梦想的朋友们,都应该抓住这歇塘时期的阶段,踏踏实实做好池塘的修复工作,为下一个丰收一造打下第一个良好的基础。面对着底部老化、外水域富营养化的环境,养殖的希望必须寄托在池塘的硬件上而不能够寄托在只能够起辅助作用的底改、调水产品上。
塘池塘修复工作主要是:
一、清淤
对于淤泥太过分厚的池塘,建议尽可能的清淤,减少养殖过程中池塘的负担,清淤是最为直截了当的底改方法。
对过厚和过富营养化的淤泥,不要指望在养殖过程中拼命使用各种各样微生物,就可以通过这些活菌的分解和同化就解决这个问题,那是一个非常耗氧、非常漫长的过程。
看看微生物对水体的这些污染物代谢需要耗时多少呢?下图是同学们对广州一个景观会治理的实验记录。
从图可以看到:微生物对水体COD的影响需要的时间,相对于只有100天以下的一造虾来说,这个微生物治理时间是相当漫长的。而且这个过程还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微生物代谢物,这些代谢物太多的时候就会明显影响和干扰包括虾的其他生物的生长。所以:不要把活菌太理想化了。对于淤泥太厚的池塘,清淤是一个最为有针对性的底改工作。
清理底部淤泥要注意:不要过度清淤,使池塘露出原来酸性硫酸盐地或盐碱地的底部。这一点在台山、广西部分地区的等等区域尤其要注意这一点。这种酸性硫酸盐养殖区域的新开池塘或者过度清淤的池塘,池底部需要经彻底干燥后,反复用水漂洗到pH高于5.0以上后才用于养殖。因此,池塘的清淤应尽量保留适量厚度的淤泥,不是越干净越好。如果一定要完全清淤,也要保留部分老淤泥,在推好池塘后用那些老淤泥覆盖池底,以保证池底的生产力。
二、晒塘
在歇塘的时候晒塘,通过取之不尽、免费的太阳能,让淤泥中的有机物质充分分解、充分氧化或者矿化,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改底方法。同时通过晒塘可以杀死寄生虫卵和消毒,也可以让原来非常致密的淤泥产生一定微孔,让微生物有寄生处。
晒塘的过程就是通过阳光提供的热能、紫外线,空气中的氧气对底部淤泥氧化、分解或者矿化底泥有机物的过程。目的是减少微生物以后在养殖过程中氧化、分解底泥有机物所需要的耗氧量。所以尽可能的充分晒塘是提高养殖过程中水体溶解氧的一个重要手段。
如果大爷我土豪、任性,手上有超能量的生物分解底改,所以就偏偏就是不不充分的晒塘,偏偏要把把底部淤泥留到养殖过程中用生物底改分解会怎么样?不怎么样,看看下面的表格:
对照一下,生物分解底泥的有机物需要的耗氧量是多少?在养殖过程中,想不想你的池塘耗这么多的溶解氧?不想吧?不想就还是老老实实的晒塘哈!
如果咱们春节要回老家乐呵乐呵,那么可以对底部淤泥比较厚的池塘,在回家前每亩用生石灰70-100市斤,在池塘里发开趁热泼洒再晒塘。这种操作的优点是:
1、发挥了生石灰的消毒杀虫作用。
2、为底泥创造了微孔利于底泥的代谢。
3、在阳光、氧气作用下,发挥了石灰的改底作用,会明显的降低淤泥的肥度。
养殖中石灰常用的主要是三种:
生石灰(CaO)、熟石灰【Ca(oH)2】和农用石灰(CaCO3)。
这三种石灰各有其特点,其中生石灰清塘用最好,熟石灰则中后期调整ph和整理池底比较好,农用石灰对维护ph稳定较好。最为常用的是生石灰和熟石灰。清塘最好选生石灰,选已粉碎的生石灰按70~100斤/亩的量,均匀干撒于已晒干的底泥上,随后进十到二十公分水,让生石灰在泥中自然熟化。这个过程不单能把菌和寄生虫杀死,同时能让底泥形成微孔。这样的底泥又干净又易于让微生物寄生,非常利于发挥池塘的生产力。如果没有已粉碎的生石灰则可以采用块状的生石灰再池塘里边发边趁热均匀泼洒。石灰泼洒的时候记得不要漏了塘壁。
三、做好化学改底
对于底部淤泥太厚又没有条件清淤、排水又马马虎虎的池塘,或者一些朋友需要利用冬季养殖泥鳅,根本没有时间清淤、没有时间充分晒塘,那可以通过化学方法进行改底。对于这些池塘,在尽可能排水、尽可能的晒塘后,选择晴天,每亩用塘生态3~6公斤开释后均匀的喷洒在底泥上,3天后即可以纳水。
四、做好歇塘池塘修复工作的目的
1、减少微生物在养殖过程中氧化、分解底泥有机物所需要的耗氧量,为创造一个良好养殖水体打下底部基础。
在养殖过程中,如果底泥富营养化严重,其结果只有一个:微生物大量繁殖,耗氧量增加。在耗氧量高于溶解氧补充速度时,池塘的水体就只能够进行厌氧代谢,这种条件下将会付出水体亚硝酸盐、氨氮等等厌氧代谢物升高的代价,同时可能会有大量的微生物代谢物堆积,引起不吃料等等各种各样的对虾疾病。
2、减少有害微生物、寄生虫的传播几率。
3、减少杂鱼、虾等等。
总结
做好歇塘时期的池塘修复工作就是一个整个养殖过程的改底工作,其要求达到的目的和养殖过程中的改底工作没有区别。就是:通过做好这些歇塘时期的池塘修复工作或者在养殖过程中的改底后,能够降低池塘底部、水体的耗氧量,减少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为对虾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通过合理的改底工作,减少参加氮循环的氮物质而降低池塘的耗氧量,这个措施对池塘溶解氧的贡献在某种程度上会比撒增氧剂大好多,所以千万不要无视这一条最重要的改底指标而去追求其他什么菌、藻等等抽象的调水、改底概念。
网友“卡环人”留言:您好!在某微群里有朋友说到:“池底生产力基础,准确说是“营养盐”,不是沉积物的有机物。二者不能直接划等号。”望作者能解说一下!通俗点的说哦(•̅_•̅)不然不懂
作者回复:营养盐不是有机物,天然的土壤有机物是比较少的,有也是以腐殖质为主,就好像马来西亚的柱梁朋友那池塘一样。但是经过养殖的池塘和经过熟化的池塘底部就有有许多含氮等等有机物沉着了。这些有机物和营养盐不一样,不会很快的一下子溶解到池塘水中,而是必须通过微生物的分解过程才能够逐步的释放到水中
底部有适量含氮有机物沉着的池塘就等于有了一个营养库,源源不断的为池塘供应藻营养素而不会像盐那样子一下子释放出来。这些·适量的有几营养素就是池塘的第一生产力。所以这些就是广东人常说的:瘦塘没人耕,耕开有人争的体现。
关于池塘生产力和有机物的关系,有机物怎么样体现其营养库作用,详细的你就翻翻书?都有的。
文/广州市胜维饲料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施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