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鲥鱼养殖技术介绍

时间 : 2023-01-23 19:29:03 投稿人 : Jacoby 点击 : 2370 次 加入收藏

鲥鱼,地方名有三黎鱼、三来鱼等,隶属于鲱形目、鲱科、鲥属。鲥鱼是一种名贵的食用鱼,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含脂量高,中外驰名,创汇率高。

鲥鱼养殖技术介绍 | 淡水养殖

鲥鱼分布很广,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区均有分布。它是一种溯河鱼类,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于海里,每年4-5月份,性成熟的鱼便集群进入江河进行溯河生殖,形成各江河的鲥鱼生产汛期。自七十年代以来,由于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在长江中上游鲥鱼已极为罕见,为了保护和恢复鲥鱼资源,在有关部门已采取保护措施的同时,鲥鱼的人工养殖也正在兴起。

一、特征特性

鲥鱼,体侧扁,长园形。吻尖,口大端位。上颌正中具一缺刻。腹部有大型、锐利、排列呈锯齿状的棱鳞。尾鳍深叉形,体部和头部灰黑色,上侧略带蓝绿色光泽,下侧和腹部银白色。鱼体无侧线。鳞片较小。

鲥鱼是著名的暖水性溯河鱼类,每年到了繁殖季节,由海进入珠江、钱塘江、长江等江河作生殖洄游。入长江的鲥鱼,最远可达宜昌,但数量极少,主要分布在江苏、安徽和江西赣江一带。入江的鲥鱼,常活动在水的中下层,游泳能力强。亲鱼产卵后,鱼群分散,随即离河入海索饵和越冬。幼鱼则在通江湖泊和江河干流的某些江段、生长发育。秋后9-10月,水温下降,江湖水位开始下降,幼鲥鱼随江水顺流而下,降河入海,在海洋中生长到性成熟,再参加溯河生殖洄游。

鲥鱼为滤食性鱼类,以浮游生物为食,但在其生活史的各阶段,摄食的种类和摄食强度是不同的。降河入海前的幼鲥鱼主要摄食枝角类、桡足类、轮虫,六肢幼体、小虾、微囊藻、硅藻、绿藻等;降河入海的幼鲥,沿近海作索饵洄游,主要摄食海产桡足类,其次是园筛硅藻、涟虫类,六肢幼体及小虾等。鲥鱼生长较快,孵化后两月,体长即可达6.0厘米。雌性的生长远较雄性为快。鲥鱼3龄可达性成熟,性成熟时的体长雌性约为46.5厘米,雄性为42厘米。在第一次性成熟前,生长速度最快,以后逐渐减慢。其产卵期在5月下旬至7月下旬,在长江水系的产卵场主要分布在江西赣江中游一带。产卵场的大多都底质为沙质或卵石;水流速度1

米/秒左右;流量为1200-1800立方米/秒的江段上。洪峰过后2-3天是鲥鱼的产卵高峰。产卵时的水温为25-32℃,最适27-30℃。亲鱼一般喜欢在傍晚或清晨时产卵。卵比重略大于水,在静水中,常沉于水底,流水中则浮于水中上层。一般个体怀卵量为150-250万粒,最多的达300多万粒,属一次性产卵类型。

二、人工繁殖

1、亲鱼捕捞。人工繁殖所用亲本多来自天然的成熟鲥鱼,在产卵季节即将到来之时捕获。捕捞的渔具常用绵纶丝三层刺网,网长60米,高2米。网线直径0.25毫米,内网高而松驰,作业时形成囊袋。选择鲥鱼汛期下网,下网后要注意观察巡视,当风平浪静时,有鱼上网,可见上纲抖动,浮子拉沉,应立即取鱼。取鱼时要小心,动作轻而快,取鱼不离水,尽量少碰鱼体。捕获的鱼立即养于船舱内,并不断换水或冲气,以防缺氧或受伤。

2、授精与孵化。人工授精常在江边进行,将捕获的鲥亲鱼栓养于江水中或放养在船舱内备用。如先捕到雄亲鱼,可先取其精液保存在冰瓶内,待捕到有流卵的雌鱼时,立即进行干法人工授精。

获得的授精卵,用尼龙袋充氧运往环道或其它孵化器内孵化。孵化用水要求溶氧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PH值约7.0左右,水温27-33℃,流速约为0.3米/秒。在正常情况下,经14-17小时就可孵出鱼苗。

三、苗种培育

1、鱼苗培育。人工孵化的鱼苗,体质弱,在集苗、运输的过程中易受伤。为了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可创造与天然环境相似的生活条件,即鱼苗到稚鱼阶段的培育仍在孵化环道中进行,密度为每立方水体0.6-1.2万尾。环道的水保持早期流速与孵化时相同,后期逐渐减缓。溶氧要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鱼苗在孵出后第3天就开口摄食。此时要用50目筛绢制成的浮游生物网捞取浮游生物投喂。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投喂。当鱼苗长到1.5厘米时,用1毫米孔距的窗纱过滤饵料,投饵量约为鱼体重的1.5倍。为了保持池水清新,每隔2-3天就要用皮管吸除环道底部的污物。皮管的入水端要用适当密度的纱窗包裹,以防鱼苗被吸出。仔鱼培养阶段鱼体易感染车轮虫病而引起大批死亡,可用食盐水泼洒,使池水保持1‰的盐度即可起防治作用。

鱼苗经过30余天的培育,长到2.6厘米以上时即可进行人工放流,或转入池塘培育大鱼种。

2、鱼种培育。一般采用面积1-3亩,水深2-3米的池塘,放养密度为每亩3000尾左右。放养前一周,要彻底清塘消毒,然后每亩池塘下基肥200-500千克。放养前三天,每天每亩再泼洒2千克黄豆磨的豆浆,用以繁殖池塘中的浮游生物。鲥鱼火片放入池塘后,每天每亩投喂1-1.5千克黄豆浆,使水质显深油绿色或淡褐色,保持浮游动物有较大的密度,以保证鲥鱼有充足的饲料。池塘水源要好,最好设置增氧机,以保持池水中有稳定、高浓度的溶解氧。

鲥鱼种也可以用水泥池培育,每立方水体可放养40尾,每天的早、晚投喂浮游动物。2-3天要吸除池底污物一次,并注入新水以增加溶氧和调节水质。为了防止感染车轮虫等寄生虫病,可经常用食盐水消毒,若发现被感染时,也可用食盐水治疗,方法是使池水的盐度达1‰,2-3天后鱼体可恢复正常。

在有条件的地方,入秋后当水温降至15℃以前,可把鲥鱼种移入室内越冬。越冬时的放养密度约每立方米10尾,水温控制在20℃以上,每天投喂一至二次大中型浮游动物,投喂量为体重的1/10。待第二年春天室外水温上升到17℃以上时,再移到池塘中养殖。在越冬期间,在室内水温适宜,饵料充足的情况下,鲥鱼种的体重可比越冬前增重近二倍。

四、鱼种采捕

鲥鱼苗种除人工繁殖获得外,还可进行天然采捕。在自然条件下,一般于七月下旬,鱼苗种全长1.4-3.5厘米,体重0.04-0.44克时,其体狭长灰白色,鳞片已形成或部分形成,但薄而透明,鳃耙细长。在静水中,这些鱼苗游泳迅速,但在流水中则随水流漂动。晴天无大风时,黎明前后游到浅滩处索饵,风雨天则游到水层深处。

鲥鱼苗与鮰苗、餐条鱼苗极为相似,应仔细辩认才能区别。鲥鱼苗口端位,吻部稍长,眼间距较宽,性急燥,捕捉后鱼苗头喜向容器底部钻,尾部剧烈摆动,此时应及时分选。可用密布网捕捞,作业方式为岸边围网,网长200米,高3米,网是用聚氯乙烯丝织成的网布做成。捕到的鱼苗种要认真分选,并且操作要细心,动作要轻、快,稍有不慎会造成大量死亡。

被分选出的鲥鱼苗,应立即放入盛有2‰食盐水溶液的暂养箱中,放置暂养箱的水体要大,水质要清。投放密度为每立方米水体500尾左右。暂养期间,也要投喂浮游动物作为饵料,鱼苗会上下翻动捕食。运输途中要换水和喂食,其成活率可达98%以上。运输工具和方法可参照家鱼苗种的运输,其密度可小些。

五、池塘养食用鱼

在池塘中主要是驯养二龄和三龄鲥鱼。一般二龄鲥鱼的体重可达每尾200克左右,三龄鲥鱼个体重量可达600克左右,即为较好的商品规格。养殖方式常为混养,即在养殖家鱼的池塘中每亩搭配放养鲥鱼30尾左右,或每亩鱼池放养鲥鱼50-80尾,再搭配适量的其他鱼种混养。

由于鲥鱼属滤食性鱼类,主食浮游生物,特别是浮游动物,所以可参照鳙鱼的养殖方法,要尽量保持池水既肥,且活,池水中的浮游动物数量要保持在300个/升以上。使水体中溶氧量保持在3毫克/升以上。池塘中可堆放青草沤肥或经常施用人畜粪肥等有机肥料,用于培育浮游动物,如果肥度一时跟不上,浮游生物数量不足,可增施速效肥和泼洒豆浆,以利于鲥鱼的正常生长。

(来源:中国水产网)

相关文章

  • 河蟹塘前期生石灰的使用误区
    河蟹塘前期生石灰的使用误区

    一、你见过蟹塘红水吗?作为南京仕必得公司的一线技术服务人员,最近在苏州螃蟹养殖区塘口服务时发现很多塘口水色发红。经过塘口调研发现,这些塘口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清塘喜欢用生石灰。难道是生石灰导致的吗?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小编专门拜访了几位经验丰富的客户,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下面是客户拜访记录:二、塘口采访记录:2.1为什么...

    1439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螃蟹成蟹捕捞与运输
    螃蟹成蟹捕捞与运输

    捕捞时间 成蟹捕捞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过早性腺发育不充分,不肥不好吃;过晚特别是入冬池水封冻蟹打洞难捕,而且死亡多。因此,要适时捕捞。捕捞时间,辽蟹在9月份、鸥蟹在11月中旬至12月下旬、长江蟹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捕捞方法 (1)放水捕蟹:在出水口装上蟹网,通过放水使蟹进入网内捕之。 (2)徒手...

    710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斑点叉尾鮰亲鱼的培育
    斑点叉尾鮰亲鱼的培育

    1、池塘条件亲鱼培育池5~10亩为宜,水深1.5~2.0米,亩放养量一般150~200千克,不得超过250千克。亲鱼培育池应经过精整消毒,过滤进水,保持良好无污染的水源水质,备有进、排水系统。2、饲料要求营养好坏影响亲鱼的性腺发育,应投喂质量好的优质颗粒饲料,粗蛋白含量达到36%以上,饲料配方如下。大豆粕(含44%蛋白...

    1937 淡水养殖 鮰鱼 鮰鱼养殖 鮰鱼养殖技术 鮰鱼养殖方法
  • 秋季罗非鱼养殖防病技巧
    秋季罗非鱼养殖防病技巧

    今年上半年罗非鱼价格可观,广东养户养殖热情高涨,投苗积极性增加,曾一度出现苗种供不应求的情况。但随着高温季节的到来,罗非鱼链球菌病肆虐,许多鱼塘也出现了快速死鱼的状况,即使在大量使用药物的情况下,也无法避免的造成大量损失,罗非鱼全年养殖的“第一道坎”,就绊倒了一大批人。那么接下来的“第二道坎”——过冬,我们又应该如何应...

    285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低温期间鳗鱼养殖白点虫病的防治方法
    低温期间鳗鱼养殖白点虫病的防治方法

    1、流行特点虫体繁殖适宜水温为15~25℃,多流行于冬季、早春水温25℃以下的季节。2、病原纤毛虫侵袭感染。3、症状及危害性受感染的鳗鱼活力降低、食欲减退、消弱,常挂台或于水面缓慢游动。检查病鳗可见体表皮肤、鳍条或鳃部布满无数小点,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粘液。如仅皮肤变化无继发感染则死亡率不甚高,寄生于鳃部则可引起较高的死亡...

    1890 鳗鱼 鳗鱼养殖 淡水养殖 鳗鱼养殖技术 鳗鱼养殖方法
  • 8月份如何加强河蟹池塘管理
    8月份如何加强河蟹池塘管理

    8月份是河蟹养殖过程中最关键的时期,河蟹最后的规格大小、品质好坏,都决定于8月份的池塘环境情况。在经过今年7月份高温的摧残后,池塘环境已经千疮百孔,水草腐烂、蓝藻暴发、水质变差等现象层出不穷,那么我们该如何保证后期河蟹的高品质呢?一、保证池塘溶氧充足充足的溶氧可保证河蟹吃料好、体质好、蜕壳“发头”大。因受高温天气的影响...

    2210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斑点叉尾鮰网箱养殖的日常管理
    斑点叉尾鮰网箱养殖的日常管理

    1、网箱管理。网箱在安置前应经过仔细地检查,鱼种放养后还要勤检查,时间最好是在傍晚或早晨。方法是饲养人员将网箱的四角轻轻提起,仔细查看网衣是否破损,特别要注意查看离水面下33厘米左右处。水位变动剧烈时,如洪水期、枯水期,都要检查网箱的位置,并随时调整。2、鱼体检查。通过定期检查鱼体,可掌握鱼的生长情况,不仅为投饲提供了...

    1227 淡水养殖 鮰鱼 鮰鱼养殖 鮰鱼养殖技术 鮰鱼养殖方法
  • 鱼类气泡病的防治
    鱼类气泡病的防治

    鱼类气泡病,在鱼苗、鱼种阶段均能发生,尤其对鱼苗危害最大,发病率高达80%以上,是鱼苗培育阶段的主要疾病之一,应重视该病预防。发病原因(1)渔池施放过多未经发酵的肥料,生肥在池底经分解消耗水中氧气,放出甲烷,硫化氢等小气泡。(2)渔池水生植物过于旺盛,经光合作用产出大量氧气而引起氧气过饱和。(3)鱼苗运输途中,人工送气...

    284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黄颡鱼的人工繁殖技术
    黄颡鱼的人工繁殖技术

    一、亲鱼1.来源与选择可从江河、水库、湖泊中捕捞,也可在人工养殖的商品鱼中挑选。要求个体大,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性腺发育良好。2.成熟年龄与体重年龄2~3龄,黄颡鱼体重150克以上,江黄颡鱼200克以上,雌、雄鱼比例可1∶2搭配。3.雌雄鉴别苗种及未发育成熟的鱼鉴别困难,体重50克以上、发育成熟的鱼较易鉴别。雄鱼体形细...

    22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龟鳖孵化用砂的消毒法
    龟鳖孵化用砂的消毒法

    近几年随着人工养龟鳖的兴起,怎样提高龟鳖卵稚龟的出壳率,成为当务之急。因为一些龟鳖饲养场沿用传统的旧方法,把未经消毒处理的砂子用于孵化卵的截体,殊不知未经消毒的砂子中含有数量众多的病菌及害虫,往往使正在孵化中的卵粒污染报废,有些场家因此而失败。我所在21年的养龟鳖实践中,摸索出采用对孵化用砂子消毒的办法,提高了孵出率,...

    2346 乌龟 淡水养殖 乌龟养殖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方法
  • 河蟹水瘪子也是有差别的,养殖户要注意区分
    河蟹水瘪子也是有差别的,养殖户要注意区分

    从2015年到现在开始,看到很多公司很多厂家对于水瘪子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文章和看法,还有各种忽悠来欺骗养殖户,很少有厂家去做深入的研究与调查,每每走在塘口看到养殖户对水瘪子的恐惧,作为2015年最早对水瘪子报道的企业,我觉得有必要写篇文章来对水瘪子正名。养过多年的养殖户都知道,水瘪子其实在我们河蟹养殖的过程中一直就存在,...

    2550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鳙鱼花鲢养殖常见病鳃霉病防治技术
    鳙鱼花鲢养殖常见病鳃霉病防治技术

    1.病原体:鳃霉。2.症状:病鱼鳃瓣呈粉红色或苍白色,并有点状充血和出血,呈花鳃,严重时全部鳃呈灰白色。随着病情的发展,菌丝不断向鳃组织生长,堵塞血管,使鱼的呼吸机能受到严重阻碍,呼吸困难,失去食欲,几天后出现大量死亡。3.流行情况:每年5~10月的夏秋季节为此病流行季节,尤以5~7月为甚。此病的流行与池水的恶化密切相...

    1639 淡水养殖 花鲢白鲢 花鲢白鲢养殖 花鲢白鲢养殖技术 花鲢白鲢养殖方法
  • 加州鲈混养黄颡鱼养殖技术
    加州鲈混养黄颡鱼养殖技术

    加州鲈学名大口黑鲈,原产于北美洲,为典型肉食性淡水鱼类,是目前华东地区最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近十年来,华东地区的黄颡鱼养殖从以前的水产养殖小品种,慢慢演化为养殖面积广、市场容量大、价格相对稳定的重要水产养殖品种。目前,由于黄颡鱼的主要养殖技术还停留在单养、精养以及不断追求高产的层次,逐渐出现了病害增多、饲料系数上升...

    774 淡水养殖 加州鲈 加州鲈养殖 加州鲈养殖技术 加州鲈养殖方法
  • 持续高温天气环沟型大闸蟹养殖池塘的管理技术
    持续高温天气环沟型大闸蟹养殖池塘的管理技术

    作者:泰兴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周萍梅雨季节刚过,持续高温立刻显示出威力。环沟型蟹池因大部分田面水位低,有的只有50厘米水深,整体调节能力差,养殖户如何做到安全度夏关系到全年养殖成败。一、保持池塘水草覆盖率蟹塘水草既可以吸收肥力,控制水质恶化,同时还是河蟹天然植物饵料和绝佳遮荫隐蔽场所。合适的水草覆盖率对高温季节水温的稳定...

    2209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目检法判断观赏鱼疾病及防治方法
    目检法判断观赏鱼疾病及防治方法

    观赏鱼生病后,会表现出一系列的反应,通过肉眼观察观赏鱼的行为、体色及其它部位的异常症状,就可以判断是何种疾病。发现鱼生病后,要立即隔离,并采取治疗措施。本文对用目检法判断观赏鱼疾病及防治方法作一简介。一、行为的异常表现①浮于水面或游动缓慢。人走近池边,观赏鱼仍浮在水面,靠池壁。这是气泡病、车轮虫病、斜管虫病等都具有的现...

    288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