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稻田生态综合配套养殖本地胡子鲶示范

时间 : 2023-03-22 10:53:32 投稿人 : Cade 点击 : 1677 次 加入收藏

一、概况

梁河县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光、热、水资源和渔业资源极为丰富,全县年降雨量在1075—1868毫米之间,多数年份在1400毫米左右,年均气温18.3℃,≥10℃活动积温6438—6884℃,年日照时数为2083—2524小时。境内共有5个较大的低热河谷平坝即南甸坝、萝卜坝、勐养坝、勐蚌坝、勐陇坝,有大盈江、小陇川江、萝卜坝河三大水系。在县内的江、河、库、坝、塘(池)田等水域内,有江鲤、梁河条鳅(小花鱼)、本地胡子鲶(本地挑手鱼)、蛇鱼、虾、蟹等20多个土著经济鱼类和名特优水产品种,其中:梁河条鳅、本地胡子鲶、蛇鱼等3个品种,以肉质细嫩、鲜甜、无鳞片、骨刺少、肠肚细、肉多肥美为特色,被列入全省鱼类的重点保护对象。全县水库、坝塘可养鱼面积达2万亩,在10.4万亩稻田中,有5万亩稻田适宜发展稻田养鱼,其中,有4万亩稻田水面是较为理想的名特优及土著经济鱼类开发养殖区,稻田养鱼潜力很大。

二、项目由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社会各种消费日益趋向优质、营养、无公害、保健、生态方向发展。然而,梁河常规水产品种相对过剩,价格下滑,农户增产不增收现象突出,常规品种养殖已日趋成为了制约我县渔业生产向前发展的一大障碍。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适销对路具有地方特色的水产品经济,县委、政府及业务主管部门积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广大农户也在寻找新的收入来源,如何大力推进梁河县的稻田名特优及土著经济鱼类养殖是当前梁河县各级有关部门和广大水产科技工作者所面临的一大科学技术课题和主攻方向。

本地胡子鲶又称本地挑手鱼,属鲶形目、胡子鲶科,鱼体呈棕黄色或灰色,是本地深受消费者青睐和广为人知的本地名贵土著经济鱼类品种,县境内80年代以前水域内均有分布,由于农药、化肥、除草剂和毒、炸、电行为致使该品种在80-90年代几乎面临灭绝。为保护渔业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水生本地名贵土著鱼类,近年来梁河县在组织实施大面积田养鱼及稻鱼工程综合配套技术示范推广获得成功的基础上,自2001年开始在不同海拔地区稻田本地胡子鲶养殖试验获成功。

2017年,梁河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实施稻鱼工程稻田养殖本地胡子鲶示范项目,项目实施时限为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其中: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为亲鱼越冬、种苗繁殖鱼种培育阶段;2017年6月至10日为稻田商品鱼养殖阶段。课题指标计划:面积1000亩;商品鱼总产量22吨,单产22公斤/亩;优质稻谷总产量445吨,单产445公斤。

三、项目实施的主要措施

(一)组织管理措施: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县农业局水产站负责实施,在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县水产站抽调80%的科技人员蹲点指导,目标明确,责任到人。业务主管部门领导经常深入到课题项目区检查指导,保证了课题的顺利实施。

(二)技术措施

1、稻田选择:稻田靠近水源,水质清新,排灌方便,无污染,面积相对集中连片。

2、加高加宽田埂:田埂高50cm,宽30cm,并锤打结实,做到大雨大水不淹埂,不倒、不塌、不漏。

3、开挖鱼窝、鱼沟:在稻田中央开挖深130-150cm的长方形或圆形鱼窝,同时以鱼窝为中心,向稻田四周各开挖一条宽50cm,深30cm的鱼沟,鱼窝、鱼沟面积占稻田面积的5%左右,并做到鱼窝与鱼沟相连通,以便鱼四处活动觅食。

4、防逃设施:选用聚乙烯双层农膜,该农膜光滑,防逃效果好,首先在田埂中央开挖一条10-12cm深的小沟,在小沟内每隔70-80cm插竹片一片,并用细铁丝固定,然后用双层农膜套于细竹片,将开口的一端农膜埋入小沟内,用泥土压紧压实,膜高30cm左右,农膜接口处用粘胶布粘贴好。并在水源注入处设进水口,在相对应的一端,设立出水口,进出水口用大竹筒加工而成。并用细尼网包扎好,以防鱼外逃和天敌进入。

5、建造栖息地:在鱼窝底部距泥底30cm处用竹木支垫,并在支垫物上放一些有洞的大竹筒,竹筒根据鱼窝深度和稻田大小可连放数层,让鱼钻入息居,同时,在鱼窝水面上放养一些水葫芦及绿色青萍,放养面积占鱼窝水面的70%,作为鱼遮荫,躲藏、栖息场地。

6、消毒杀菌:放鱼种20天前,每亩稻田干塘后,用5千克生石灰化水后全田均匀泼洒消毒。

7、水质培育:稻田消毒7天后,注入新水,并施一定农家肥,以便肥水培育微生物,提供鱼种饵料。

稻田生态综合配套养殖本地胡子鲶示范

稻田养殖本地胡子鲶

8、水稻插秧及鱼种放养:待水稻栽插一周后投放鱼种,水稻以适宜本地“201”“203”等优质稻为主,亩投放人工培育规格为2.5-3克/尾的鱼种600尾左右;同时也可稻田犁耙完备后,栽秧前,按雌雄比2:1每亩投放体质健壮、规格大、无损伤亲鱼20尾约1kg左右,让其亲鱼在稻田中进行自然繁殖生长进行商品鱼养殖。鱼种和亲鱼放养前用4%的食盐水浸浴5分钟,进行体外消毒。

9、饵料投喂:放鱼后每天下午7—8时用碎切后的动物性饵料如螺蛳、河蚌及植物性饵料豆类、玉米面粉等投放于鱼沟内进行喂养,投喂量以食完为主或略有剩余为宜。

10、水质调控:根据水稻生长需求而逐步提高田间水位,并保持田间水流畅通,使稻鱼在微流水生态条件下生长。同时,养殖期间不能翻动鱼窝遮荫物,否则会影响到鱼的摄食和栖居。

11、巡回检查:每天巡回检查一次,主要看稻田水质,鱼摄食活动等情况以决定投饵和水流量,同时认真查看田埂农膜进出水口等防逃设施是否完好,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12、适时起捕销售和暂养:收割稻谷前,撤干水田起捕商品鱼,即可上市销售,同时可根据市场行情移入池塘暂养,待春节和清明节上市,以满足消费者不同季节的需求,使之达到“旺吞、淡吐”的调节作用以获得较好经济效益。

四、项目完成情况

课题在勐养、芒东、遮岛、九保、河西、曩宋等6个乡(镇)实施,实际完成稻田养殖本地胡子鲶1060亩,比计划任务1000亩增60亩,增6%。本地胡子鲶总产27.1吨,单产25.6千克/亩,总产值162.8万元(按每公斤60元计算),亩产值1536元,比计划单产20千克,亩增5.6千克,增16.3%;平均单重80克/尾,最大单重250克/尾;最高单产45千克/亩,稻田养殖其它优质鱼类总产11.2吨,单产10.6千克/亩,总产值26.9万元,亩产值254.4元。稻田种植优质稻谷总产量480.2吨,单产453千克/亩,比计划单产440千克,亩增13千克,增3%;稻谷总产值201.7万元,亩产值1903,稻鱼总产值达391.4万元,平均亩产值3692.5元。

五、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1、本地胡子鲶效益:总产值162.8万元(按每公斤60元计算),平均亩产值1536元;总投入53.4万元(包括鱼种、防逃设施、鱼用药物、饵料、稻鱼工程建设投劳折款等),平均亩投入504元;纯收入=总产值-总投入=162.8万元-53.4万元=109.4万元,平均每亩纯收入1032元。

2、其它优质鱼类效益:总产值26.9万元,平均亩产值254.4元;总投入5.3万元,平均亩投入50元;纯收入=总产值-总投入=26.9万元-5.3万元=21.6万元,平均每亩纯收入203.8元。

3、优质稻谷效益:总产值76.8万元,平均亩产值1903元;总投入21.8万元(包括种子、肥料、投劳折款等),平均亩投入206元;亩纯收入=总产值-总投入=76.8万元-21.8万元=55万元,平均每亩纯收入519元。

稻田种养纯收入=总收入--总投入=391.4万元--80.5万元=310.9万元

稻田种养亩纯收入=总纯收入310.9万元/1060亩=2933元/亩

(二)社会效益

该项目采取了粮鱼结合的立体生态和种养模式,既保证了粮食生产,又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人均耕地少的梁河县,稻田养鱼在现实生产实践活动中显得更为重要:1、稻田养鱼能有效利用国土资源,变一田单用为一田多用,提高农田经济效益;2、稻田养鱼保障了水产品市场的有效供给,改善了人们的食物结构,缓解了群众吃鱼难的问题;3、广大农民从实践中尝到了甜头,积极进行稻鱼工程建设,改造冷浸田,增强农田防洪抗旱能力,不仅获得鱼产量,而且大幅度提高了稻谷产量;4、稻田养鱼为冬水田养鱼提供了充足的优质大规格鱼种,平衡了市场供应,促进了全县渔业生产发展;5、培养造就了大批技术骨干,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为进一步发展稻田养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三)生态效益

1、减少田中杂草和水稻病虫害;2、提高土壤肥力,降低化肥施用量;3、鱼的活动改良了土壤的通透性,促进了水稻的有效分蘖,提高了稻谷产量;4、调整了渔业产业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了渔业资源,保护了生物多样性,使稻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向有利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了生态效益。

六、综合评价

稻田养殖本地胡子鲶是稻田养鱼方式中的一种,是一种粮鱼结合、种养结合、水域与空间相结合的高效、生态型立体种养模式,具有四增(增粮、增鱼、增肥、增收)、四节(节地、节肥、节工、节资)特点。稻鱼工程建设,采取围农膜防逃设施,开挖鱼窝,投喂螺蛳、河蚌、玉米粉等技术措施,仿野生自然生长稻田养殖出的生态本地胡子鲶深受消费者青睐。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效益,保护野生土著经济鱼类,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实现“一地多用一水多用,一季多收”,有效解决人多地少,达到稻鱼双丰收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是一个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均十分显著的好项目,。

今后要加大示范推广力度,不断创新,使之成为广大农民群众实现增收致富的新途径、新亮点。

作者简介:尹艳坤,女,汉族,云南梁河人,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水产工程师。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