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子蟹是中国沿海的重要经济蟹类,学名“蝤蛑”,有些地方俗称“白蟹”。因头胸甲呈梭子形,故名。甲壳的中央有三个突起,所以又称“三疣梭子蟹”。雄性脐尖而光滑,螯长大,壳面带青色;雌性脐圆有绒毛,壳面呈赭色,或有斑点。梭子蟹肉肥味美,味鲜美,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且适宜于海水暂养增肥,所以梭子蟹是海蟹,此篇文章针对梭子蟹的养殖进行一些探讨
三疣梭子蟹的池塘养殖大致可分为池塘养成、育肥和越冬三种形式。养成是指从蟹苗养到商品蟹;育肥是指秋天收购交尾雌蟹,在池内再暂养2~3个月,使其性腺更加饱满,高价出售;越冬是选择大规格亲蟹,在室内或室外越冬,为翌年春天提供亲蟹。
一,生产条件
1池塘选择:养殖场地应选择风浪小,潮流畅通、海水交换好,容易排灌的中潮区,并且不受暴雨、台风及工厂排污影响的海区,海水清澈无粘性,冬季水温不能长时间低于7℃
2养成池的建造:建池用土池,建在中潮区附近,高潮时能灌水,低潮时能排干,池形状长方形面积一般一般3~10亩(每亩为667m2),池高2米,水深1.5米,有必要的排水系统,水池交换
3蟹苗选择:一是来自天然健康的蟹苗,还有就是人工繁育的苗,苗种的选择应按以下标准进行:规格整齐;壳率小于10%,大约都为2龄Ⅱ期;检查螯足,两个全无者要少于5%;个体健壮,活力强,甲壳朝上率100%,有反着的则不好
4饲料:三疣梭子蟹的饵料品种以低值的鲜活贝类、杂鱼、虾类为主,投饵量可根据水温变化及摄食率来确定。每天的摄饵率,根据宇都宫正的测算
5水质调控:成蟹养殖期间,水质指标范围一般为水温18℃~33℃,以25℃~32℃生长最快;pH值为7.8~8.6;盐度18~32;溶解氧大于3mg/L;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cm~40cm;氨氮小于1mg/L。
6设备增氧机:增加水中溶氧量
7疾病防控:对池塘水泼洒生石灰10-15克/m³,不定期想翅中用生物制剂如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改善水体环境,适当时机出售部分雄三疣梭子蟹,房子交配引起死亡。
二收获
根据三疣梭子蟹池塘生态养殖实验,与本地梭子蟹相比较,产量增加217.4千克/公顷,增产18.6%,个体平均增加19.4克/只,增长7.8%,金收入平均增加20749.1/公顷,增收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