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虹鳟鱼与道纳尔逊优质虹鳟仔稚鱼的培育技术

时间 : 2023-03-08 06:45:41 投稿人 : 浩瀚 点击 : 加入收藏

上浮仔鱼是指鱼苗孵出后,卵黄囊吸收2/3,开始上浮水面摄食的个体。此时鱼的全长为18-28毫米,体重70-250毫克。仔稚鱼的培育是鱼苗培育过程中难度最大的一环,往往成活率较低,在60%左右。为提高其成活率,应在此培育阶段加强技术管理。

虹鳟鱼与道纳尔逊优质虹鳟仔稚鱼的培育技术 | 淡水养殖

1、培育池培育池以长方形水泥池为好,设于近水源的上游,面积为30-60平方米,从进水口到排水口要有5%-6%的倾斜面,池的中部顺水流方向设有一条“V”形凹槽与便于集污和排污,并在进、排水口外设有拦鱼栅。在鱼池用水为一次性使用。池鱼在使用前要进行彻底清池,并用20毫克每升的漂白粉或200毫克每升的生石灰消毒。

2、饵料的投喂上浮仔鱼的培育过程实际上是仔鱼食性转化过程中的培育和驯化过程,饵料的类种类、数量和质量是这一培育过程的技术关键。为提高培育成活率,要求饵料的质量高,投喂量适宜,饵料大小合适,又不污染水质。投喂不足时,鱼苗会处于饥饿状态,影响其生长和成活;投喂过量时,饵料的浪费大,污染水质,滋生病害,又会提高培育成本。一般情况下的投喂量为干性颗饲料为鱼体重的3%-5%,湿性饲料为鱼体重为8%-12%。日投喂6-8次,早晚2次的投喂量占日投喂总量的60%;随着鱼的生长,日投喂次数可逐渐减少。投饵的方法要按照“三定”原则进行,即定质、定量、定点投喂。在投喂初期,应结合音响驯食,使其形成条件反射,集中强食;并坚持每天的投喂以少量、多次、均匀、全池投喂的做法,尽量使不同个体的鱼都能均匀地摄取食物,保证其良好生长。所投喂的饵料种类有水蚤干、蛋黄、啤酒酵母、生鲜杂鱼肉、奶粉加鱼粉及人工配合饲料等。水蚤干能浮于水面一定时间,不污染水质,营养也较好。投喂蛋黄时,先将鸡蛋煮熟,取出蛋黄,用筛绢包起后在装有水的盆内挤压并过滤成小颗粒,然后全池泼洒。投喂鱼肉时,先将鱼肉刮下,用水反复漂洗,最后制成糊状后,全池泼洒。人工配合颗粒饲料的粒径应尽可能细小。

3、培育密度放养密度对鱼苗的生长和成活率的大小有直接关系,在适宜的放养密度下,上浮仔鱼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都会大为提高。密度较大时,鱼的活动空间较小,水质难以控制,溶氧不足,生长缓慢,成活率低;密度太小时,生长速度虽块,成活率也高,但对水体及培育设施的利用率太低;较为适宜的放养密度为每立方米水体5000-8000尾。

4、水量调节流量与水中溶氧呈正相关关系,在一定范围内与鱼苗的成活率也有很大关系。流量过大时,鱼会顶水,体力消耗较大,生长缓慢,以致于鱼体贴于排水口处的防逃网上,从而降低成活率;而水量过小时,水体的溶氧条件难以保证,也会降低鱼苗的成活率;在上述放养密度条件下,较适宜的水流量为60升/分,一般情况下是将水的流量控制在每小时交换3-5次为宜,并应经常性地清除池底污物,保持水的清洁。

5、鱼病防治仔稚鱼培育期间的主要疾病及其防治技术为:

(1)细菌性鳃病。病鱼无食欲,多在四角水流较缓处及水面、排水口处缓游,检查鳃部时,黏液分泌异常,局部退色。严重时菌体覆盖鳃表面,鳃丝黏连成棒状,丧失呼吸功能。防治方法是:用1/1000的硫酸铜溶液浸泡5分钟;或用1毫克/升的呋喃类药物溶液洗浴1小时;或口服磺胺-6-甲基嘧啶,第一天每千克鱼体重200毫克,第2-4天每千克鱼体重150毫克。

(2)大肚子病。病鱼肚子膨大,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鱼会死亡。病因是鱼鳔内充水,肾内有结石,少数个体的胃内有乳白色黏液,有的个体肠内有黄色黏液.防治方法是调节水量,保持水的清洁,不要投喂单一饵料,应多种饵料交替使用。

(3)三代虫病。病鱼伏于水底或独游,体色变黑,无光泽,游动不正常,食欲减退,鱼体消瘦,体表有一层灰色黏液或有红色的充血点;鳃肿大,鳃盖外张,鳃丝暗黑,呼吸困难而死亡。此病对鱼苗的危害极大。防治方法是用90%的晶体敌百虫1-3毫克/升浸泡鱼体20-30分钟,或用20-25毫克/升浓度的高锰酸钾浸洗鱼体15-30分钟,或用1/4000的甲醛液消毒1小时。

(4)小瓜虫病。病原体为小瓜虫。病鱼体发黑,消瘦,有许多小白点,群集于进水口处,急躁不安,游动异常,食欲减褪;病鱼与固体物摩擦,致使体表受伤,最后因呼吸困难而死亡。防治方法是:用1/4000的甲醛溶液洗浴1小时,连续一周;或用17-20毫克/升硫酸铜溶液洗浴40-60分钟。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