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苗培育成活率的高低决定养殖成本,最终影响整个养殖周期的效益状况,然而近年来鲈鱼培苗成活率却难以获得突破性的提高,甚至成活率明显下降。那么,如何提高鲈鱼培苗成活率?我们的技术人员经过多年实践经验总结,主要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保证充足、适口的开口饵料
经过实践总结发现,放苗时间应选择水中浮游生物轮虫达到高峰时放苗,这时鱼苗有充足、适口的生物饵料供其摄食,满足鱼苗初期的营养需求,对其后期转料以及最后的成活率都非常重要。所以,放苗时我们建议坚持显微镜观察浮游生物丰度,放苗7天内,坚持每天泼“利饵多”2包+“利菌多Ⅱ”1桶(泼5亩),培育“红虫”(轮虫、枝角类)速度快、数量多,适口性好,持续时间长!
图1“利饵多+利菌多Ⅱ”培育浮游生物
二、保持水体稳定
水体的稳定性是影响鱼苗成活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水质不稳定特别是水体溶解氧过饱和时,极易暴发气泡病,急性发病时可引起鱼苗大规模死亡;慢性发病后期继发细菌感染,出现烂鳃、烂嘴、烂尾,出血等症状,病程长、损失大。保持水体稳定的关键在于:
1、水深1.5米以上,pH值日变化小于0.6,降低气泡病发生概率。
2、鱼苗体长1.5厘米以上时,坚持每天上午泼“290套餐”(“利苗多+利菌多Ⅱ+活力碳”,2:2:1发酵3~4天泼80~100亩),维持藻相、菌相平衡,稳定水质。
3、多开叶轮式增氧机,加大增氧、减少水分层,稳定水体;晴天高温11:00~14:00加开增氧机曝气。
4、气泡病“克星”:适当外泼“速解安”、“激活”防水变、解毒、抗应激,防气泡病。
图2使用“290套餐”稳定水质
三、合理投喂,加强补充营养
保证苗期充足的营养,增强鱼苗体质,能够抵御更多病原菌的侵袭以及不良环境因素引起的损伤,减少发病,最终提高鱼苗成活率,同时也有利于后期成鱼养殖。实践证明,鱼苗定期加强营养,后期成鱼养殖病害少,养殖效益更高。投喂时坚持少量多餐、“四定”(定时、定点、定量、定质)原则,建议分5-7日转料,慢慢从投喂红虫转到颗粒料,鱼苗比较能适应且驯化效果好,同时“235营养套餐”拌料(1桶“利多精”+4袋“LY-生命素”+2袋“营养快线”,拌600-800斤冰鲜鱼或饲料),保证鱼苗充足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