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小编又与大家见面了,到端午节了,小编代表携兴水产祝大家端午节快乐,祝大家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今天呢,小编跟大家谈谈关于养殖改底的事情,俗话说:养殖先养水,养水必养底,好水要有好底,好底也需要好的水做通道,水不好底也难好,水与底相辅相成。可见池塘的改底工作可谓是对于养殖来说是重中之重!
一、池塘底部的好坏
1、底部好的标志:用适当的工具,将底泥捞出来看一下,不黏手、不脏、无恶臭味,且无气泡冒出。
上图所示:好的底泥
2、底部坏的标志:用器皿捞一点底泥出来看一下,粘稠、滑手、恶臭,呈发黑现象。
上图所示:差的底泥
二、造成底质变坏的原因
1、在目前高密度、大投喂的养殖模式下,饲料并不能被完全摄食并吸收,鱼虾蟹都会产生大量的有机排泄物,还死藻、死藻、动植物残骸沉积在底部,经过长时间的发酵(异养性细菌的分解),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形成底部氧债,产生多种有机酸,形成容易滋生有害病原体的环境,比如纤毛虫、弧菌、嗜酸性单孢菌以及部分真菌(如同垃圾长期堆放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下,发臭,滋生有害虫菌)
三、底质恶化的危害
1、败坏水质
投喂量越大,排泄量也会越大,形成大量有机质,如果超过水体生态系统(藻、菌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就容易浊水,溶解氧和分解能力的不足就更容易显现,从而对鱼虾鳃部组织造成封鳃、载氧能力降低,还会腐蚀鳃部,引发疾病的发生。
2、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
池塘底部过多的有机物,在厌氧菌的发酵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如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甲烷、有机酸、低级胺类、硫醇等,这些物质大都会对水产养殖动物产生不同程度的毒害作用,容易引起鱼虾类免疫系统紊乱或是正常代谢受阻。
3、病原生物的滋生
池塘底泥本就是一些寄生虫和条件致病菌的的温床,一旦底质恶化,这些寄生虫及致病菌就会趁机大量繁殖,随着时间的推移,底质恶劣,使鱼虾蟹在环境的底部生长抵抗力慢慢就会下降,当病原菌跟寄生虫的数量达到至病数量时,最终引发池塘疾病。
四、改善底质的方法与策略
1、物理方法
常见的物理方法有清淤、开增氧机搅动塘底等,所以有条件的养殖户会每年冬季卖完鱼后进行清塘挖淤,将一年积累的淤泥推到池塘周围,然后进行晒塘等操作,减少第二年病原菌的数量;晴天中午开动增氧机1-2小时,打破池塘水体土壤边界(类胶质层)的阻断,增加池塘上下水层交换,让高溶氧的上层水与低溶氧的底层水进行充分交换,减少池塘底部“氧债”,这就是为什么建议养殖户晴天中午坚持开增氧机的原因。
以沸石粉、木炭等吸附性物质为主的物理型底质改良剂也是改善底质的一种物理方法,能大量吸收底部中的氨等有害物质,但此法只能将有害物质进行部分吸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2、化学方法
化学方法主要有清塘时候使用生石灰,由于生石灰遇水后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同时中和淤泥中的各种有机酸,改变酸性环境,从而可以起到除害杀菌、施肥、改善底质和水质的作用,此方法是养殖前期期进行,方法简单,运用较广。近年在养殖过程中,使用得较多的且有效的是一些活性剂类改底产品,安全合格的产品可有效清洁鳃部。
3、生物方法
此法主要是针对池塘底部施加或培氧相应的菌种和藻种,对其中积累的有机物以及一些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分解或吸收,该方法能一定程度上根本解决池塘底部问题,如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都可以有效分解池塘底部有机物,并能为池塘藻类提供营养盐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其中光合细菌能在无氧或含氧量低的底部利用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合成自身物质进行大量繁殖,从而降低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所以使用微生物底质改良剂,不仅能改善底质和水质,而且能通过生态占位,控制病原微生物及其病害的蔓延扩散,实现改底降病害的目的,与部分化学型改底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五、适当的改底时机与针对性改底方法
改底时机:
1、天气炎热的下雨前防止泛底;
2、雨期改底防感染;
3、雨后改底防虫抑菌;
4、养殖中后期,视乎具体的养殖情况,以3-5天/次的频率改底;
针对性改底:
1、浓水改底:底毒消+底水双改(抑菌除臭、防亚盐)
2、浊水、瘦水改底:护底宝+底水双改(清鳃爽水、防虫)
3、氨氮、浊水改底:黑夜卫士+护底卫士(底浊、增氧、祛氨氮)
4、腥臭、浓水改底:底毒消+对路速溶片(抑菌除臭、底靓)
5、保水、稳水改底:黑金刚+滋润/乳酸菌(分解、保持水质)
六、小结
养殖先养水,而养水必养底,这是诸多优秀从业者总结出的经验,在当今水产养殖业,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水质底质管理,通过人为调节(物理、化学、生物方法)有效改善池塘底部,从而达到养殖高产目的,祝大家养殖大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