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鱼病防治过程中六种常用的给药方法
- 鱼病防治中,应根据鱼病的发病原因、症状、感染的情况、病程的性质,采取相应的给药方法,才能达到药到病除,节约成本开支,增产稳产,提高养鱼经济效益的目的。下面介绍六种鱼病防治中常用的给药方法:一、遍洒法此法能彻底杀灭病...
-
- 鱼斜管虫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 鱼斜管虫病的病原体为鲤斜管虫。虫体背面隆起,腹面平坦,前面较薄,后部较厚。腹面观一般呈卵形,刚死去的个体呈圆形。背面除有横行刚毛外,其余部分无纤毛。在纤毛线上长着纤毛,腹面中部裸露。身体的腹面前中部有一胞口,胞口由...
-
- 高温季节鱼塘管理与鱼病防治三个注意要点
- 作者:江苏宿迁市宿豫区关庙镇王振利夏季池塘水体温度高,昼夜温差较大,水体上下温差明显,水质变化快,特别是发生持续高温时,养殖鱼类受环境变化影响应激反应加剧,抵抗力下降,极易导致病害发生与流行,在夏季养殖过程中,鱼塘管理与...
-
- 鱼毛管虫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 由毛管虫寄生在鳃瓣上引起。主要表现鳃组织被破坏,勃液增多。治宜杀灭虫体。[处方1】硫酸铜50g硫酸亚铁20g用法:加水溶解,用于10Om“水体一次全池泼洒。[处方2】福尔马林50ml用法:加人IOOkg水稀释后浸洗病鱼30分钟...
-
- 草鱼出血病症状及防治技术(图)
- 病症由呼肠孤病毒引起。体侧肌肉、鳍基部、口腔、鳃盖和肠道、眼睛充血。剥开皮肤,轻者肌肉呈点状充血,重者全身肌肉充血,鳃丝失血苍白。防治方法(1)注射灭活疫苗。当年草鱼种于6月下旬每尾注射疫苗0.2毫升,l龄鱼种每尾注...
-
- 腐鳍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 病原腐鳍病是由一种杆菌引起的细菌性鱼病。病症患腐鳍病的泥鳅,背鳍及其附近肌肉腐烂,甚至背鳍可以全部烂掉,肌肉外露骨,鱼体两侧从头部至尾部均浮肿,有红斑。患腐鳍病的其他鱼类,鳍因组织坏死而逐渐缩小,鳍的边缘呈锯齿状;随...
-
- 淡水鱼毛管虫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 毛管虫病是由毛管虫寄生引起的疾病。(一)病原毛管虫属纤毛虫类。没有一定的形状,呈长形、卵形、圆形或种种不规则形,大小变化也很大,3l-81.3微米×15-56.3微米。有的前端有1簇吸管,称中华毛管虫;有的在虫体上有2-3簇吸管,或...
-
- 肤孢虫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 肤孢虫病是由肤孢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已发现的肤孢虫有3种,即鲈肤孢虫、广东肤孢虫和一种未定名的肤孢虫,孢子椭圆形或近圆形,外包一层透明膜,细胞质中有一大而发亮的圆形折光体,孢核圆形,有颗粒状的孢质结构。孢囊有的呈香...
-
- 毛管虫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 毛管虫病的病原体主要是中华毛管虫。它的身体长形和卵形。身体的一端,长有一束放射状的吸管,身体的中部,有一个棒状或香肠状的大核。大核的后面或侧边,有一个球形的小核。身体内有大量大小不一和形状不规侧的颗粒。毛管虫...
-
- 泛塘的症状及防治技术(图)
- 病症泛塘是由于池塘水中的溶解氧不足,引起死鱼的一种现象。要求每升水中含溶解氧5毫克以上,如果低于1毫克,鱼就要浮头,甚至发生死亡。引起池塘水中缺氧的原因主要有:①盛夏和初秋气压低造成水中缺氧。水中的溶氧量与气压的...
-
- 杯体虫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 寄生于淡水鱼的杯体虫主要有筒形杯体虫、中华杯体虫和卵形杯体虫。杯体虫的身体充分伸展时像喇叭或呈高杯形。身体的前端是口围盘,边缘着生纤毛。身体的中部后部,有一个圆形、卵形或近似三角形的大核,旁边有一个圆形或细...
-
- 新鳋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 病原日本新鳋以及长刺新鳋等寄生而引起的鱼病。日本新鳋头部呈等腰三角形,两腰有两个波浪形的起伏;第一胸节特大,后缘几乎成圆弧,其余四节急剧减少;生殖节膨大如坛状,宽大于长。卵囊中间粗,两端尖细。长刺新鳋与日本新鳋主要...
-
- 三代虫病症状及防治技术(图)
- 病原为三代虫属中的某些种寄生而引起的鱼病。我国发现有40种左右,主要致病虫种有鲢三代虫、鲩三代虫和秀丽三代虫。三代虫体形和运动状况类似于指环虫,其头端仅分成两叶,无眼点。三代虫为胎生虫种,最明显的是虫体中已有子...
-
- 碘泡虫病的症状及防治技术(图)
- 东北银鲫、黄颡鱼的碘泡虫病圆型碘泡虫病东北银鲫碘泡虫病是由鲫碘泡虫引起的、鲫碘泡虫病是由圆形碘泡虫引起的、黄颡鱼碘泡虫病是由岐囊碘泡虫引起的鱼病。鲫碘泡虫孢子椭圆形,缝脊直而显著,有为囊茄形,呈"八"字形排...
-
- 鲤鱼嗜子宫线虫病症状及防治技术(图)
- 症状鲤鱼嗜子宫线虫病又叫红线虫病,是由鲤嗜子宫线虫引起的体表寄生虫病。对鱼危害的主要是雌虫。虫体盘曲在鲤鱼鳞片下的鳞囊内,虫体长10-13.5厘米,呈圆筒形,活体为血红色。雌虫寄生在鱼的腹腔和鳔中,个体很小,乳白色。幼...
-
- 鲤鱼碘泡虫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 病原是由野鲤碘泡虫寄生而引起的鱼病。虫体壳片内前端有两个瓶状极囊,内有螺旋形极丝,细胞质内有两个胚核和一个明显的嗜碘泡。孢子长卵形,长11.4(10.8~12.0)微米,宽8.5(8.4~9.0)微米;极囊长4.6(4.2~4.8)微米,宽2.8(2.4~3.2)微米。病症鱼鳃...
-
- 寄生虫性疾病-斜管虫病防治技术
- (1)病原体:鲤斜管虫(2)症状:无明显症状。大量寄生时,鳃和体表粘液增加,病鱼食欲减退,体瘦而发黑。(3)流行情况及危害鱼类:寄生在淡水鱼的鳃及皮肤上,对温水性及冷水鱼都可造成危害,主要危害鱼苗鱼种,流行于春、秋季节。当水质...
-
- 鲮鱼碘泡虫病症状及防治技术(图)
- 鲮鱼碘泡虫病是由野鲤碘泡虫、佛山碘泡虫寄生而引起的鱼病。佛山碘泡虫的虫体壳片内前端有两个瓶状极囊,内有螺旋形极丝,细胞质内有两个胚核和一个明显的嗜碘泡,孢子为椭圆形。而野鲤碘泡虫的孢子为长卵形。受碘泡虫侵害...
-
- 淡水鱼簇管虫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 簇管虫病是由簇管虫寄生在多种淡水鱼的鳃上引起的疾病。(一)病原武昌簇管虫属纤毛虫类。虫体扁平,长纺锤形或不规则形,后端延长成弯钩状,称小臂。簇管虫常与东方杯体虫在一起,并以小臂握住东方杯体虫的柄状延长部分。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