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海大“罗非鱼链球菌病”综合防控取得突破

时间 : 2023-05-27 22:57:10 投稿人 : 翰藻 点击 : 加入收藏

2001年,挪威吉诺玛公司将吉富罗非鱼引入中国,在海南进行了商业化生产,此后,罗非鱼在中国的养殖规模逐步扩大,2015年中国罗非鱼总产量已达160万吨。但是,经历了十五年的发展,罗非鱼产业现在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海大“罗非鱼链球菌病”综合防控取得突破

一、罗非鱼养殖现状

养殖区域分布: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是我国罗非鱼的主养区,2015年养殖产量占比分别为38%、18%、25%、10%、7%左右,在养殖模式上,以立体养殖和池塘精养为主,鱼虾混养的产量占比不高。

气候因素的影响:罗非鱼适宜的生存水温15-35℃,低于12℃时就有冻死的风险。2008年的冻灾给罗非鱼产业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失,养殖总产量从2007年的113万吨下滑到2008年的95万吨。

终端消费市场:罗非鱼产业对出口的依赖很大,从2007年到,出口量持续增加。但是近三年来,出口量维持在40万吨左右,且有下滑的趋势。这也直接导致了罗非鱼的价格行情在低位徘徊。

疾病流行情况:从开始,罗非鱼链球菌病在全国大规模爆发,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给养殖生产和食品安全带来了重大隐患。

二、罗非鱼疾病情况分析

目前,我国有多种水生动物感染链球菌,如牛蛙、大鲮鲆、宝石鲈、卵形鲳鲹、齐口裂腹鱼、红尾皇冠鱼和罗非鱼等。由于我国罗非鱼养殖规模大、病害最为严重,从而引起广泛重视。

2008年之前,广东各养殖区域发病池塘中,分离出的病害多为海豚链球菌;2008年张新艳等首次报道无乳链球菌为广州地区罗非鱼暴发病害的病原菌。卢迈新等在广东及海南省发病的罗非鱼中分离到无乳链球菌;随后几年中各研究机构对罗非鱼感染链球菌进行了病原学检测及初步的分析,均表明无乳链球菌是主要的病原菌,且感染罗非鱼的无乳链球菌以Ia、Ib、III型血清型为主。广东、广西、海南三省Ia型占95%以上,国内其它学者的研究结果也均证实Ia型为我国感染罗非鱼链球菌的主要血清型。

2016年5月,海南部分罗非鱼养殖池塘开始发病,到6月中下旬,广东、福建各主养区均暴发疾病。7月份统计海南、茂名、湛江、漳州等罗非鱼主养区的发病率超过70%,死亡率10-80%不等,整体死亡率25%以上。

发病池塘的病鱼,表现为眼球突出或混浊发白,眼眶或口腔充血,肛门红肿,游泳失衡、翻转;解剖可见胆囊肿大、肾脏严重肿大、肝脏增大苍白、肠道出血等。病理观察到鳃充血、鳃上皮增生、融合、结构崩解,肝脏颗粒变性和脂肪变性,肠道粘膜上皮变性、坏死、脱落,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等。

海大“罗非鱼链球菌病”综合防控取得突破

海大“罗非鱼链球菌病”综合防控取得突破

海大“罗非鱼链球菌病”综合防控取得突破

三、链球菌病流行规律及发病原因分析

(1)苗种是主要的传播方式

从链球菌病的传染方式来看,鱼体、水体、饵料及粪便均可传播,苗种传播可能是各养殖区域之间的主要传播方式,同一养殖区域或以水体、病鱼传播为主。

2007年,首先在海南部分区域发现链球菌病,发病率在10%左右,2008年报道的链球菌病也基本集中在海南区域。2008年的雪灾,导致了除海南外大部分区域的罗非鱼被冻死,苗种成为稀缺资源,这一年,海南苗在几大罗非鱼主养区域开始扩散,同年,在苗种与池塘水体中,均检测出链球菌。2008年,海南区域的链球菌病出现增强趋势,同时,在其他主养区也陆续暴发链球菌病,,链球菌病在全国范围爆发,发病率高达80%,死亡率达40%以上。

(2)经口感染是链球菌病的主要感染途径

链球菌通过皮肤伤口、鳃或皮下、肌肉组织进入体内造成感染的概率是较低的。

近来的研究表明,罗非链球菌病最主要的感染途径为经胃肠道感染。链球菌经水体、饵料等进入鱼体,在胃肠道粘膜上富集,链球菌不但可以抗胃肠道的酸性pH环境,还可以在这些部位的上皮细胞尖部、细胞质和黏液层上繁殖;随着感染的加深,胃肠粘膜上的细菌数量逐渐增多,然后随体液循环进入各组织脏器内,通常先入侵脾脏、随后进入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进一步突破血脑屏障,进入脑部,导致脑膜炎,破坏鱼的脑神经。链球菌经胃肠道黏膜成功入侵的几率,与升高的环境温度和较低的水体溶解氧有重要关系。

(3)高温是罗非鱼链球菌病暴发的主导因素

链球菌一般有一定的潜伏期,如遇水温升高、溶氧降低、水质恶化、鱼体质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就会暴发。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罗非鱼在水温32℃以上时易暴发链球菌病,这可能与罗非鱼在高温条件下的免疫力受到强烈抑制有关。在高温条件下,罗非鱼的部分免疫指标——S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AKP活性(碱性磷酸酶)、溶菌酶活性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而且高温情况下链球菌更易对罗非鱼的肝脏、肾脏造成损伤,如35℃时无乳链球菌溶血能力5倍于29℃时,这就是高温期罗非鱼发病率与死亡率急剧增加的原因。

(4)水质恶化是链球菌病反复发作的核心原因

通过对罗非鱼养殖池塘鱼体、水体链球菌检出结果,与水体的氨氮、亚硝酸盐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在罗非鱼养殖池塘中,检出链球菌并不一定表现出发病症状及造成死亡。但是,当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上升到一定程度后,链球菌病就会爆发;而且感染链球菌的罗非鱼养殖池塘,其死亡率随着氨氮、亚硝酸盐的浓度升高而显著增加。这可能是氨氮、亚硝酸盐抑制了罗非鱼的免疫活性,显著降低了罗非鱼的免疫力,增加了链球菌的易感性。同时发现,池水pH值偏低、溶解氧偏低与链球菌病的发复发作高度相关。

四、链球菌病的防控措施

1)苗种免疫增强

鱼类对疾病的抵抗力存在种间和个体差异,因此,可通过人工感染试验来培育抗病力强的品系。

海大罗非苗+海大养殖方案,发病率降低48%

海大罗非苗,经过多年针对性的选育,显著提升了吉富罗非鱼的抗病水平,同时,可延长感染到死亡的持续时间,这为养殖生产中药物防治提供了宝贵的时间。2016年,海大罗非苗的养殖效果数据显示,其发病率降低48%,即使发病,发病池塘的平均死亡率也降低10%以上。

2)养殖环境调控

在养殖环境调控上,一是水温控制,可以在养殖池塘水面种植植物或是搭建遮荫网,降低池水水温;二是使用海联科二氧化氯、过硫酸氢钾等进行水体消毒,控制水体链球菌浓度,减少病原的水体传播;三是增加使用“海联科藻源素”、“爽水宝”等产品培育池塘水质,增加水体溶解氧,维持水体pH处于弱碱性范围,以降低链球菌的感染几率;四是降低水体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浓度,减少对鱼体免疫力的影响。

3)鱼体体质增强

通过对鱼体肠道、肝脏的保健,可以增加鱼体非特异性免疫力,有效减少链球菌的感染及感染后的死亡率。如定期使用“海联科3505”、“肝肠利健”等,均可有效修复肝脏损伤,维护肠道健康,减少链球菌从胃、肠道的入侵。

近年来,在链球菌病的流行规律、病原特性、防控切入点与防控时机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显著成效,结合海大抗病育种的苗种、结合水质调控与肝肠保健方案,链球菌病是可防、可控的。

后续,《海大农牧》将发文详细介绍海大罗非苗及管理方案在防控罗非链球菌病方面的效果,请大家持续关注《海大农牧》。

作者︳海大研究院常华

相关文章

  • 鳜鱼的生物学特性介绍
    鳜鱼的生物学特性介绍

    食性  为典型的肉食性凶猛鱼类。孵出后开食就心其他鱼类的鱼苗为食,饥饿时自相残食。鱼苗阶段能吞食相当于自身长度70%-80%其他养殖鱼类的鱼苗。在天然水域中的鳜,全长为10-16厘米时,食物中虾的出现率为83.3%,远远超过鱼类的出现率。20厘米左右时心小型鱼类和虾类为食。全长达25厘米以上则以大型鱼类为主要食物。在养...

    2302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 高温季节水产养殖户需预防肠炎病和肝胆综合征
    高温季节水产养殖户需预防肠炎病和肝胆综合征

    进入高温季节,鱼吃食量猛增,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比如肠炎、肝胆综合征等都会严重影响饵料系数和用户收益。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虽然有许多成功案例,但由于水环境、鱼体种质、放养密度、养殖模式等因素影响,处理问题时会增加很多不确定性,甚至带来极大风险。案例分享将有肝胆综合征的鱼捞出来解剖,明显发现肝脏颜色不正常,最为常见的有花肝...

    564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长吻鮠江团养殖常见病之烂鳃病防治技术
    长吻鮠江团养殖常见病之烂鳃病防治技术

    1、症状病鱼体色发黑,离群独游,无食欲,鳃丝腐烂带有污泥,鳃盖内膜充血发炎,鳃黏液增多。死鱼鳃盖和嘴均张开,鳃丝发白,可见到骨质条。2、流行与危害本病在塘底淤泥太多、水质老化、底层水发臭的池塘中多见,对鱼种、成鱼和亲鱼都有较大的危害。3、防治方法(1)清除过多的塘底淤泥,以生石灰严格清塘消毒。(2)在排灌水时应先排后灌...

    705 淡水养殖 长吻鮠 长吻鮠养殖 长吻鮠养殖技术 长吻鮠养殖方法
  • 春季鱼花粗标那些事:要做好八方面工作
    春季鱼花粗标那些事:要做好八方面工作

    一.清塘干塘清野,带水处理法20-50cm,茶夫10-25kg+生石灰50-100kg,可以把野杂鱼。二.进水在进水口放置至少40目以上的密网,用于防止野杂鱼和大型水生动物进入水体,放入80cm水。三、消、杀对新水进行水体消毒:a、芳草苯消(45%)液4—6亩/瓶+醛消液(20%)4—6亩/瓶目的:对水体中的有害细菌等...

    345 养殖技术 养殖教程 育苗 苗种 苗种培育
  • 如何去除罗非鱼的泥腥味
    如何去除罗非鱼的泥腥味

    有人食用罗非鱼时感觉有一股泥腥味,影响了罗非鱼的价格。实际上,所有水产品都不同程度存在泥腥味,这是它们的生长环境决定的,不过有些池塘养殖出来的罗非鱼泥腥味太过浓厚。如何去除罗非鱼的腥味?可以从养殖过程和加工方法的两个途径减少或消除。在养殖罗非鱼过程中消除泥腥味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价格,也是消除或降低泥腥味主要环节。养...

    204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越冬罗非鱼常见鱼病与防治技术介绍
    越冬罗非鱼常见鱼病与防治技术介绍

    罗非鱼在越冬期间,由于水质较差,水温偏低,密度较大,摄食减少,易患各种鱼病,降低了越冬成活率,影响了翌年罗非鱼的生产。现将越冬期间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运动性气单胞菌病1、病原:嗜水气单胞菌。2、症状:从症状表现看有肠炎型和体表溃烂型。前者表现为肛门发红,解剖可见肠道充血发炎。后者表现为病鱼体表呈斑块状溃烂,...

    2977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蟹池套养鳜鱼注意事项
    蟹池套养鳜鱼注意事项

    近年来,许多养殖户通过蟹池套养鳜鱼取得较好效益,但也有不少养殖户失败了,笔者认为,蟹池套养鳜鱼要想获得成功,应注意以下事项。一、要注意蟹池条件。首先蟹池要严格清塘消毒,特别是上一年蟹病发生较重的塘口,除正常用生石灰外,最好还要再用一次杀虫药物。其次,蟹池内要有水草、水草覆盖面积占蟹池总面积的30-50%,没有水草的要移...

    260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常见龟类品种介绍
    常见龟类品种介绍

    龟在动物的分类地位上,隶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爬行纲、龟鳖目,我国已知龟类近33种。目前人工养殖较多的有乌龟、黄缘盒龟、黄喉拟水龟、金钱龟,国外引进的有巴西龟、鳄龟。下面结合笔者养殖情况,简单谈一下其各自的生活习性。1、乌龟,俗称草龟、泥龟。这是我国龟类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15℃以下开始冬眠,17℃开始活动觅食...

    816 乌龟 淡水养殖 乌龟养殖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方法
  • 斑点叉尾鮰养殖过程中病害防治措施
    斑点叉尾鮰养殖过程中病害防治措施

    斑点叉尾鮰的病害防治工作与其他养殖对象一样,应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往往由于鱼种种质退化,鱼体抗病能力减弱;饲养管理不当,造成池底污泥过多,水体环境变差;饲料质量差,从而直接影响到鱼的摄食、正常生长和体重,鱼的抗病免疫力下降,易发生病害,所以使用高质量颗粒饲料,保持良好水质,使用良种是防止鱼病发生的重...

    1583 淡水养殖 鮰鱼 鮰鱼养殖 鮰鱼养殖技术 鮰鱼养殖方法
  • 黄颡鱼与河蟹稻田溷养试验
    黄颡鱼与河蟹稻田溷养试验

    2003年我们在凌海市建业乡利用15亩稻田作黄颡鱼与河蟹混养试验,获得成功,现将情况介绍如下。一、稻田的选择与工程建设  1.稻田的选择 水源充足,水质适宜,排灌方便,雨季不淹,旱季不干,土质要保水、保肥。稻田面积为15亩,稻种选用辽粳207。  2.工程建设 稻田四周挖环沟,环沟距稻田埂距离1米,环沟上口宽2.5米,...

    595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锦鲤与青鱼混养增效益
    锦鲤与青鱼混养增效益

    为充分挖掘水体的生产潜力,成鱼养殖多实行混养、密养和轮养。鲤鱼如与青鱼同池混养,因饵料易得,生长既快又好。常用的配比为每放养1千克的青鱼鱼种,搭配放养全长13厘米左右的鲤鱼2~4尾。如与草鱼同池混养,每放养l千克的草鱼鱼种,只搭配体重50~100克的鲤鱼一尾。在混养密放的精养鱼池中,要使鱼类得到充足的饵料而快速生长,必...

    93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防治鱼类维生素缺乏症
    防治鱼类维生素缺乏症

    维生素A族:鱼类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鱼类视力差,患干眼病,夜盲症,皮肤与眼睛出血,上皮组织角化,鳍基部出血,鳃瓣畸形,鳃瓣常连成一体,尖端肥大,骨骼发育不正常,食欲不振,生长缓慢。针对这些症状,要在渔用饲料中增加维生素A的含量,结合使用维生素混合剂。如饲养草食性、杂食性鱼类,可在饲料中添加和搭配青绿饲料、胡萝卜和黄玉米...

    55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鳜鱼养殖之暴发性传染病防治技术
    鳜鱼养殖之暴发性传染病防治技术

    鳜鱼暴发性传染病死亡率高,该病发病来势凶猛,传染快速,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1)病原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或细菌及水环境突变而发病。(2)症状病鱼的鳃和肝脏苍白,内脏局部充血或伴腹水,肠内充满黄色粘稠物,鳃可出现充血,粘液增多,局部组织肿大,甚至溃烂而死亡。(3)防治①保持水质良好,防止水环境恶化,池水过肥要消毒换水,...

    2186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 草鱼养殖池塘红水成功处理案例分享
    草鱼养殖池塘红水成功处理案例分享

    技术员:吴兴炳地点:湖北洪湖大同填表时间:2014年8月29检测项及检测结果(一)基本情况面积:20水深:1.5m主养品种:四大家鱼水色:红水吃食状况:不好死亡情况:早上起来鱼一直浮头,一直不下去。近期用药情况:无(二)水质检测1、pH值:8.02、氨氮:0.63、亚盐:0.054、溶氧:未测(三)镜检情况:水体里藻类...

    1807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螃蟹养殖-烂爪(肢)病如何防治
    螃蟹养殖-烂爪(肢)病如何防治

    症状从河蟹步足的爪部开始腐烂,一直烂至步足基部,肢节中无肉,最后断肢,直到死亡。在放养初期发病严重,以后在捕捞中也常见到。镜检结果腐烂部位有大量弧菌、真菌。经查证,我们认为,烂爪的病因是由能分解几丁质(甲壳)的弧菌从河蟹伤口侵入造成,真菌在其后感染。预防方法①扣蟹在运输时,先要扎紧网袋口,后在运输车上垫上水草或泡沫等物...

    2418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