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体为点状产气胞杆菌,一般由鱼体受伤后继发细菌感染所致。该病20℃以上时病情发展较快。病鱼尾柄处肌肉坏死腐烂,鳞片脱落,并有大量淡黄色粘液。病鱼行动迟缓,独游,不久即下沉死亡。在低温时可并发烂鳃、水霉等疾病而导致大量急性死亡。
防治办法:①避免鱼体受到机械性损伤和培育鱼种时尽量降低水源混浊度及减少水体病菌含量能有效起到预防效果;②用1ppm漂白粉全池遍洒;③用磺胺噻唑拌饵投喂,用量为50~100mg/1kg鱼体重,连喂六天,也能取到治疗效果。
病原体为点状产气胞杆菌,一般由鱼体受伤后继发细菌感染所致。该病20℃以上时病情发展较快。病鱼尾柄处肌肉坏死腐烂,鳞片脱落,并有大量淡黄色粘液。病鱼行动迟缓,独游,不久即下沉死亡。在低温时可并发烂鳃、水霉等疾病而导致大量急性死亡。
防治办法:①避免鱼体受到机械性损伤和培育鱼种时尽量降低水源混浊度及减少水体病菌含量能有效起到预防效果;②用1ppm漂白粉全池遍洒;③用磺胺噻唑拌饵投喂,用量为50~100mg/1kg鱼体重,连喂六天,也能取到治疗效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