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面湖泊养殖河蟹无法设置防逃设施,河蟹外逃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河蟹外逃有一定的原因,如能正确掌握,同时采取适当措施,就可以大大减少损失。
一、及时捕捞,防生理成熟外逃。
河蟹具有在淡水中生活、长大、到通海的河口或浅海中进行繁殖的生活习性,每年秋季西风一响,性成熟的河蟹便纷纷离开平时生活的淡水水域到淡咸水中交配,入海产卵。即使不具备入海条件的大水面,因河蟹“生理成熟”的需要,便会盲目上岸逃跑。所以,要及时做好捕捞工作。
二、提供充足饵料,防饵料不足外逃。
河蟹食性很杂,但最爱吃动物性饵料,也吃食水草等植物性饵料。如果水体中投入苗种过多,天然饵料供不应求,就会出现河蟹因觅食逃走,因此投苗种时一定要对水域中的饵料资源加以分析,做到合理放养密度。
三、提供良好环境,防环境不良外逃。
一般来说河蟹对水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但超出忍受范围也会出现外逃。一是水质污染,溶氧量少,有害物质浓度大,河蟹被迫迁出;二是没有水草或水草太少。渔谚说“蟹大小,看水草”。水草对河蟹的重要性有三:①直接作为饵料;②间接提供饵料:水草丰富处,小鱼虾、底栖动物多,易被蟹捕食;③能为蟹提供隐蔽、溶氧丰富、炎热时降温等良好的生活环境。防逃措施:一是投放苗种时,先放入网箱中或网围暂养数天,以适应新水环境,再开箱撤网让蟹进入湖中自由活动;二是如没有或很少有水草,要进行人工移植苦草、水花生等,还可用稻草、树枝叶等做些人工“蟹巢”,供蟹隐藏。
四、设置灯源,防灯光诱发外逃。
河蟹具有极强的趋光性,甚至可以达到不顾被捉的危险而向灯火处爬去。因此,大水面中的河蟹逃向周围村镇、厂矿、农舍方向的现象具有普遍性。在水域的中心水面上1米左右,设置数处强灯光,可以抵消外界灯火的引诱,如果光强时,不仅可以防逃,还可把爬上岸的蟹诱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