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台湾泥鳅人工繁殖及池塘规模化养殖技术

时间 : 2023-09-06 10:59:16 投稿人 : Paul 点击 : 2498 次 加入收藏

在分类学上,台湾泥鳅属鲤形目、鲤亚目、鳅科、台湾泥鳅属,是一种杂食性小型淡水鱼类,普遍分布在我国除青藏高原外的河川、沟渠、水田、池塘、湖泊及水库等水域中。为增加有效供给,发展台湾泥鳅规模化养殖显得尤为重要,现就台湾泥鳅人工繁殖及池塘规模化养殖技术作一简要介绍。

台湾泥鳅人工繁殖及池塘规模化养殖技术 | 淡水养殖

一、台湾泥鳅人工繁殖

1.亲鳅的选择与雌雄鉴别

人工繁殖用的亲鳅一般不宜长期蓄养,最好采集临近产卵期的天然台湾泥鳅经强化培育后用于人工繁殖,亲鳅采集时必须选择2龄以上、体型端正、体质健壮、粘液较多、健康无伤的成熟台湾泥鳅。雌鳅要求体长18cm、体重30g以上,腹部膨大柔软、富有弹性;雄鳅要求体长12cm、体重15g以上,胸鳍上追星明显。雌雄鉴别时,成熟的雌鳅个体明显大于雄鳅,雌鳅胸鳍宽短、末端钝圆、呈扇形,腹部明显突出,身体呈园柱形,生殖孔外翻且呈红色;雄鳅体型细小,胸鳍狭长、末端尖而上翘,第二鳍条基部有一骨质薄片,鳍条上有追星。

2.人工催产

催产前必须备齐常用器具,包括:直径6cm的研钵2只,用于研磨脑垂体和精巢;容量为1mL~2mL的医用注射器数支,以及4号注射针头数枚,用于亲鳅注射催产剂;解剖剪刀、刀、镊子各2把,用于摘取精巢;水盆或水桶数只,用于亲鳅产前暂养;毛巾数条,家禽翅膀上的硬质羽毛数支,1000mL细口瓶1只,20mL或50mL吸管2支,白色搪瓷碗数只。台湾泥鳅人工催产时间要比天然繁殖晚一些,要求水温稳定在20℃以上。催产药物一般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垂体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每尾雌鳅注射HCG约300国际单位~400国际单位,或鲤鱼垂体1个,或LRH-A约5μg~10μg,雄鳅剂量减半;注射部位为背部肌肉注射,也可采用体腔注射,雌鳅注射剂量为0.2mL,雄鳅注射剂量为0.1mL,注射深度为2mm;注射时间以台湾泥鳅于次日凌晨达到发情高潮为标准。注射后的亲鳅放入规格为2m×1m×0.5m的网箱内,每只网箱放养亲鳅50组,雌雄比例为1∶1.2~1.5,同时在网箱内放置若干鱼巢。

3.人工授精

在临近效应时间时,若发现亲鳅追逐渐频,并有雄鳅用鱼体蜷曲住雌鳅、雌鳅呼吸急促等现象,说明发情高潮来临,此时挤压雌鳅腹部有金黄色卵子流出且游离,说明可以进行人工授精。人工授精宜在室内进行,一人将成熟的雌鳅用毛巾裹住,露出肚皮,并轻轻挤压腹部,将成熟卵子挤入干燥的白搪瓷盘中;另一人将配制好的精液浇在卵子上;第三人用手轻摇瓷盘,并用羽毛轻轻搅拌数秒钟后加入少量清水以增强精子活力,提高受精率,然后将受精卵漂洗几次,放入孵化缸中孵化。

4.孵化

在一个孵化缸中应放入相对集中的、在同一时间内获得的受精卵,孵化用水要求清新、水质无污染、溶解氧含量在6mg/L~7mg/L、pH在7~8之间,每1mL水体放养受精卵2粒~3粒。孵化缸中的水流量应控制在能将受精卵充到水面中部、接近水面时又逐渐向四周散开、然后逐渐下沉为准。孵化时的适宜水温为20℃~28℃,最适水温为25℃,水温在24℃~25℃时约30小时~35小时可孵化出仔鱼。刚刚孵化出的仔鱼应继续在原缸内缓水流暂养,待大部分仔鱼卵黄囊基本消失后再向孵化缸内投喂煮熟的蛋黄,每20万尾仔鱼投喂1个蛋黄,连续投喂2天~3天后即可下池转入苗期培育。

二、池塘规模化养殖

所谓规模化养殖,是指在同一地点集中连片(百亩、几百亩甚至上千亩)地进行台湾泥鳅养殖生产,要求平均单产在500kg/亩以上,并集苗种培育、商品鳅生产、饲料供给、商品鱼集中销售为一体的“一条龙”式生产,为市场提供大量、充足的商品台湾泥鳅。

1.场址选择

台湾泥鳅养殖场的场址选择应尽可能达到水源充足可靠,水质清新且无污染,池塘进排水方便(能自灌自排),土质为中性或微酸性的粘质土壤,阳光充足,交通便利,电力有保障。

2.成鳅池的建造

池塘面积为100平方米~300平方米;建造时应充分考虑到台湾泥鳅特有的潜泥、逃跑等习性,池塘四周必须高出水面40cm,可用水泥板、砖块、硬塑料板或用三合土压实筑成,也可用纱窗布沿池塘四周围栏,纱窗布下端埋至硬土中,纱窗布上端高出水面15cm~20cm;池深80cm~100cm,底层淤泥厚20cm~30cm,水深保持在30cm~50cm;池塘进水口高出水面20cm,排水口设在池塘正常水位的水平面处,排水底口设置在池底鱼溜底部,且进水口和排水口均用密网布包裹,以防止台湾泥鳅逃逸。为方便捕捞,池中应设有与排水底口相连的鱼溜,其面积约为池底总面积的5%,且比池底深30cm~35cm,鱼溜四周用木板围住或用水泥、砖石砌成。

3.放养前的准备

鳅种放养前10天,清整鳅池,堵塞漏洞,疏通进排水管道,翻耕池底淤泥,然后用生石灰清塘,即在水深10cm时施用100g/平方米的生石灰,将生石灰兑水化浆后立即全池均匀泼洒。清塘3天后,池塘加水30cm,施入基肥,基肥可用经过发酵的鸡粪300g/平方米,或经过发酵的人粪、猪粪、牛粪等500g/平方米,以培育池水中的浮游生物,使鳅种在下塘后就可摄食到适口的基础饵料生物。

4.鳅种放养

鳅种放养前,用8ppm~10ppm的漂白粉溶液进行消毒,水温在10℃~15℃时浸洗20分钟~30分钟。规格为体长3cm~4cm的鳅种,放养密度为50尾/平方米~60尾/平方米,水源条件及技术力量好时可适当增加放养量。在台湾泥鳅养殖池中,也可适当搭配放养一些生活在水体中上层的鱼类,如草鱼、鲢鱼、鳙鱼等夏花鱼种,不宜搭配放养罗非鱼、鲤鱼、鲫鱼等品种。

5.施肥

台湾泥鳅属杂食性鱼类,喜食有机碎屑及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等,因此,在成鳅养殖阶段应采取施肥措施来培育池水中的基础饵料生物。除施用基肥外,还应根据水色及时追肥,追肥常用经过发酵的猪粪、牛粪、鸡粪、人粪等农家肥,也可施用过磷酸钙、尿素、碳铵等化肥,追肥量视水色而定,用量为基肥的30%~50%,控制池水的透明度在15cm~20cm,水色以黄绿色为好。

6.投喂

台湾泥鳅食性较广,养殖时除肥水外还应投喂配合饲料。台湾泥鳅的食欲与水温有关:当水温在20℃以下时,以摄食植物性饲料为主,约占60%~70%;水温在21℃~23℃时,摄食动、植物饲料的比例各占50%;当水温超过24℃时,摄食植物性饲料的比例应减少到30%~40%。供台湾泥鳅摄食的动物性饲料有鱼粉、动物内脏、蚯蚓、小杂鱼、血粉等,植物性饲料有豆粕、菜粕、次粉、麦麸、谷物等,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每天投喂2次,日投喂量为台湾泥鳅总体重的4%~10%,且投喂量应视水质、天气、台湾泥鳅摄食等情况灵活掌握。水温在15℃以上时,台湾泥鳅食欲逐渐增强,至水温在25℃~27℃时食欲特别旺盛,水温超过30℃或低于12℃时应少投喂甚至停喂。饲料投喂要求做到“定时、定点、定质、定量”。

7.日常管理

注意保持池塘水质的肥、活、嫩、爽,水色以黄绿色为佳,每周应换水1次~2次;坚持每天巡塘3次,注意池水的水色变化和台湾泥鳅活动情况;定期投喂预防鱼病的药饵;勤打扫饲料台,并定期消毒;发现病害时应及时治疗;对进水口、排水口、塘埂等要经常检查,发现漏洞及时修补;在气候环境发生突变时,如天气闷热、气压低、有雷阵雨或连日阴雨,应注意观察成鳅是否浮头,浮头严重时应及时充注新水;做好养殖记录。

三、常见病害的防治

1.水霉病

由水霉、腐霉等真菌感染所致,大多因鳅体受伤导致霉菌孢子在伤口繁殖并侵入机体组织,肉眼可见发病处生长有白色或灰白色棉絮状物,防治方法是用400ppm的小苏打与食盐配制而成的混合液全池泼洒。

2.赤鳍病

由短杆菌感染所致,病鳅鳍部、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腐烂,防治方法是用1ppm的漂白粉全池泼洒。

3.打印病

由嗜产气单孢杆菌寄生所致,病鳅病灶浮肿、红色,呈椭圆形、圆形,患处主要集中在尾柄两侧,似打上的印章,防治方法是用0.5ppm的二溴海因全池泼洒。

4.寄生虫病

主要是由车轮虫、舌杯虫和三代虫等寄生所致,病鳅鱼体瘦弱,常浮于水面,急促不安,或在水面打转,体表粘液增多,防治方法是用0.7ppm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防治车轮虫病和舌杯虫病,用0.5ppm的90%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防治三代虫病。

四、台湾泥鳅的捕捞、暂养和运输

1.捕捞

在池塘的排水底口外套张网,随着水体从排水口流出,台湾泥鳅慢慢集中到集鱼坑中,并有部分随水流到张网中,再用水冲洗集鱼坑,使台湾泥鳅集中于张网中。

2.暂养

台湾泥鳅起捕后,不论是内销还是外运都必须放在鱼篓、网箱、水缸或水泥池中用清水(不投喂)暂养数天,其目的是:排除鱼体体内的粪便,提高运输成活率;除去台湾泥鳅肉质的泥腥味,改善食用口味;将台湾泥鳅集中于一处,便于成批起运。

3.运输

成鳅皮肤的呼吸功能很强,运输较方便。近程运输可采取干法运输,即将台湾泥鳅装在容器内,保持皮肤湿润就可作近距离运输;中程运输可用木桶或运鱼篓装运,一般地,1kg水体可装运1kg~1.5kg台湾泥鳅,气温在15℃时装运时间可保持5小时~8小时;远程运输应采用降温措施,即将鲜活的台湾泥鳅置于5℃左右的冷藏车中控温运输。

相关文章

  • 鳗鱼养殖常见病凹凸病防治技术
    鳗鱼养殖常见病凹凸病防治技术

    1.病因及症状:病原体为匹里虫,是一种微孢子虫。寄生在鳗鱼的肌肉里,使两侧肌肉变形,呈不规则的凹凸。流行温度15~30℃,尾重5~50克的鳗鱼易感染。2.防治方法:①养殖池彻底消毒,病鳗挑拣深埋或烧毁,以防传染;②每吨鳗鱼每天投喂烟曲霉素50克,连续20天。...

    2946 鳗鱼 鳗鱼养殖 淡水养殖 鳗鱼养殖技术 鳗鱼养殖方法
  • 养鱼大水面发生寄生虫病咋办
    养鱼大水面发生寄生虫病咋办

    近年来,大水面鱼病暴发频繁,其中寄生虫病和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发病率最高,而后者多由寄生虫咬伤鱼体所致。鱼寄生虫病7月~10月为流行高峰,50万~500万立方米的水库湖泊均有发病,发生水域广,流行时间长,危害严重。治疗鱼病,面临的主要困难是水面大,费用高。因此,现谈谈几种危害严重的大水面寄生虫病的防治方法。一、症状及流行...

    76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斑点叉尾鮰鱼无公害养殖技术
    斑点叉尾鮰鱼无公害养殖技术

    池塘条件面积3~5亩,水深1.5~2米。注排水条件好,水量充足,水质好,保水保肥,配备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每3亩一台。清塘方法加固塘埂,清除杂物及塘底过厚淤泥并保存池底淤泥15厘米厚,然后放水5~6厘米用150公斤/亩的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彻底清塘,有效杀灭病菌、寄生虫及野杂鱼类。清塘后2~3天每亩施熟化无污染、无有毒物质...

    35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笋壳鱼的病害防治技术
    笋壳鱼的病害防治技术

    1、养殖水质管理在池塘、水泥池等条件下养殖笋壳鱼,养成率较难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水质恶化造成,实验证明笋壳鱼对水质的要求比中水层鱼类要求的指标高,在商品鱼养殖全程中管理好水质,是提高中、后期养成率的重要环节。在准备商品鱼养殖池塘时,要清除塘中的淤泥,有效降低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的产生体,水体ph值7~~8时,可用10...

    611 笋壳鱼养殖方法 淡水养殖 笋壳鱼 笋壳鱼养殖 笋壳鱼养殖技术
  • 低温条件下催产史氏鲟的试验
    低温条件下催产史氏鲟的试验

    于信勇刘婉莹符先飞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三江鱼病防治研究所田希文黑龙江特产鱼类研究所戴洪钦谢洪军黑龙江省抚远县水产局史氏鲟是黑龙江大型经济鱼类,人工养殖在我国刚刚开始,市场看好。关于史氏鲟的人工养殖技术已日趋成熟,但催产多是在水温16—24℃下进行,笔者于1999年5月20日在水温为10—12℃的低温下,对江边拴养的史氏鲟雌...

    2054 鲟鱼 淡水养殖 鲟鱼养殖方法 鲟鱼养殖 鲟鱼养殖技术
  • 草鱼养殖常见病肠炎病病因分析及防治技术介绍
    草鱼养殖常见病肠炎病病因分析及防治技术介绍

    草鱼流行性肠炎病的暴发,还可并发出血、赤皮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大批死亡,给水产养殖户造成巨大损失。笔者在指导养殖户治疗此病的过程中,积累了一点经验,下面从发病的原因、症状预防、治疗、建议几个方面简述一下。一、原因立夏后当水温超过24℃时,给草鱼投喂大量未经消毒的水草或劣质的饲料,容易患此病。发病前和发病初期草鱼的食...

    996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养鱼池改成蟹池后的养殖措施与技术
    养鱼池改成蟹池后的养殖措施与技术

    南京市高淳县阳江镇科技入户示范户丁良,在狮树2814项目渔场承包水面50亩,针对养鱼池改养蟹池,原有池塘淤泥层厚,有机质丰富的特殊情况,示范户丁良在指导员的帮助下,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生产计划,经实践下来,效果明显,螃蟹规格达3-6两/只,回捕率达87%。主要做法如下:1、对淤泥层厚的塘口,首先在下半年做好环沟的开挖工...

    1497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山瑞鳖养殖技术之幼鳖饲养
    山瑞鳖养殖技术之幼鳖饲养

    ①饲养池规格面积可根据幼鳖多少而定,几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均可。大池的池边陆地宜栽种类似香蕉的阔叶植物,用1/3的水面养殖水葫芦等漂浮植物,以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供山瑞鳖晒太阳和休息。池水深20~50厘米,池底为缓斜坡。②放养密度每平方米放养5~10只。③饵料种类以蝇蛆、蚯蚓、螺肉、鱼、虾、动物内脏等动物性饵料为主,辅以...

    599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鳗鱼常见细菌性疾病的防治 赤点病
    鳗鱼常见细菌性疾病的防治 赤点病

    1、症状体表粘液脱落,皮肤粗糙,全身尤其是腹部可见明显的出血点。一般胸鳍、臀鳍不出血发红,解剖可见肝脏充血呈暗红色。2、防治方法 ①提高水温至27℃,保持1星期,可以防止其病菌繁殖,并减少鳗鲡的死亡。因赤点病潜伏期长,当症状还未表现出来时,病鳗往往失去食欲,所以口服药物较困难。②含氯消毒剂(如水体消毒灵)全池泼洒,使池...

    1023 鳗鱼 鳗鱼养殖 淡水养殖 鳗鱼养殖技术 鳗鱼养殖方法
  • 河蟹生态养殖“松江模式”的发展与启示
    河蟹生态养殖“松江模式”的发展与启示

    上海市松江区地处上海母亲河黄浦江的上游,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自古出好蟹,宋代就有文人墨客对松江黄浦江上游“泖蟹”的吟诵赞叹之作,现在上了点年纪的上海市民还对20世纪70年代“青背、白脐、金爪、黄毛”的松江黄浦江大闸蟹的美味记忆犹新。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航道建闸、水质恶化等诸多原因,黄浦江里渐渐难觅大闸蟹的踪...

    665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鲤鱼的亲鱼培育法
    鲤鱼的亲鱼培育法

    亲鱼培育很重要,因为体质健壮、发育良好的亲鱼是繁育鲤鱼的物质基础。1.亲鱼培育池:面积以2~3亩为宜,水深1.5~2米。要求池底平坦,注排水方便,水质清新,底质有一定肥度。2.亲鱼放养:每亩放养鲤鱼亲鱼100~120千克(每尾1千克以上的亲鱼100尾左右),另外,搭养少量鲢、鳙、草鱼、鲂等鱼类。雌、雄亲鱼最好分池饲养,...

    294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给鹌鹑饲喂鱼肝油好处多
    给鹌鹑饲喂鱼肝油好处多

    鱼肝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A对畜禽机体的营养作用和缺乏时的症状主要有下述几种:其一,它具有维持正常的视觉作用,缺乏时易发生夜盲症。其二,参与性激素的形成,缺乏时睾丸、副睾则发生退化,精液品质下降,母畜则出现发情异常、难产、流产和畸形增多等。再次,它具有保护上皮组织结构的完整和健全作用,促进组织中黏多糖的合成,维...

    220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秋季怎样有效地预防草鱼病
    秋季怎样有效地预防草鱼病

    第一,通过多种途径,提高鱼的抗病力。①改良品种:用杂交、特别是用不同水系的优良草鱼交配与代代选优等方法,培育抗病力强、生长快、成活率高、肉味美、体型好的新品种。②推广人工免疫技术,提高鱼的免疫保护力。③改进操作方法和清除寄生虫、蛇、鼠、鸟等敌害,防止鱼体擦伤、咬伤,保护鱼的免疫屏障,从而提高鱼的免疫力。④实行科学养鱼,...

    2251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甲鱼养殖常见病纤毛虫的防治方法
    甲鱼养殖常见病纤毛虫的防治方法

    纤毛虫如聚缩虫、钟形虫等容易在水质偏瘦、透明度大的水体寄生,尤其是水泥池越冬水环境更适宜纤毛虫大量繁殖。稚甲鱼皮肤娇嫩,被纤毛虫附着上和水中有机质结合后在皮肤表面形成一个附着层,不易脱落。由原生动物的纤毛虫类吊钟虫属的纤毛虫的滋生而引起的疾病。虽然因这种纤毛虫的滋生原因而窒息的现象几乎没有,但是甲鱼摄食率恶化了。外部症...

    1076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金边地鳖虫人工养殖技术
    金边地鳖虫人工养殖技术

    (一)饲养场地及陶缸的准备。农村的旧农舍经打扫消毒,只要能遮日避风雨的平坦场所都宜放置陶缸进行人工饲养金边地鳖虫。陶缸一般选择外口径49厘米、高58厘米的缸为宜。场地、陶缸选择好后,先将场地理平,放一水盆,水盆上放陶缸,再在陶缸内放置3-4层砖头(要留有空间)以便吸水调节湿度,再在砖头上放置30厘米高的石块,这样就可放...

    264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