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败血症(又称爆发性鱼病)为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如鲤鱼、鲫鱼、团头鲂、鲢、鳙、草鱼等)、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危害养鱼水域类别最多、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从1988年开始,此病从南到北,先后在全国10余个省市的淡水鱼养殖水域中广泛流行,造成重大损失。据调查,发病率普遍为60-100%,死亡率为10-80%,严重时可100%发病,100%死亡。
鲤鱼是养殖鱼类中抗病力比较强的养殖品种,但细菌性败血症仍然每年在频繁发生,特别是在北方,由于集约化程度高,适合鱼体生长的时间短,鱼体生长速度快,特别容易发生此病。主要发病时间从2月底至11月份,水温在9-36℃之间均有,尤以水温持续在28℃以上及高温季节后水温仍保持在25℃以上为严重。有时,气温突然降低或拉网后,也容易产生败血症。主要发病症状:患病早期,病鱼鳃盖、口腔、腹部、眼眶、鳍或鱼体两侧呈轻度充血,剖开腹腔,肠道内尚见少量食物。患病中后期,上述体表充血现象加剧,肌肉呈现出血症状,眼眶周围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红肿,剖开腹腔,明显可见腹腔内积有黄色或红色腹水,肝、脾、肾肿大,肠壁充血,充气且无食物。鳃灰白,有时呈紫色且肿胀,严重时,鳃丝末端腐烂。
病因主要有:
1、直接原因:是由多种细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弧菌、气单胞菌)特别是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引起。该菌是条件致病菌,在水温14.0-40.5℃范围内都可繁殖,以28.0-30.0℃为最适温度;在6-11的pH值范围内可生长,以7.27为最适;在含盐量0-4‰的水中可生存,以0.5‰为最适盐度。嗜水气单胞菌侵入鱼体后,先在肠道内增殖,再经门动脉循环进入肝脏、肾脏及其它组织。当该病的病原菌产生毒性很强的外毒素如:溶血素、组织毒素、坏死毒素、肠毒素等时,即引起病鱼溶血、出血、肝肾功能障碍等,垂死的病鱼还可发生尿毒症及肝昏迷而死。
2、间接原因
嗜水气单胞菌在水体中始终存在,但要致病,必须要释放出鱼体不能抵御的毒素种类和数量,哪是什么引发了病原菌产生大量毒素呢,目前认为有几种可能:
(1)养殖环境中池塘淤泥过厚,有机物过多,水质太差等,造成病原菌活力提高。蒋艾青等认为“鱼类爆发性鱼病的消长与池塘中三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的含量变化有关,发病塘氨氮、亚硝酸盐氮高,硝酸盐氮低”。我们2006年8月实地调查也发现,发病池的亚硝酸盐显著高于非发病池。
(2)鱼体体质差,比如由于鱼种本身、水环境、高密度和不当的用药、用饲料等原因,均可使鱼体特别容易遭受病菌毒力的侵袭,进而从少量鱼体发病蔓延到大量鱼体发病,造成死亡。
(3)饲料营养成分高、投饲量过大(比如温度高、养殖密度大时),虽可使鱼体长势快,但在同等水量环境,特别是无法换水的养殖区域,会导致水质变差、鱼体体质差,从而容易造成病原毒力强而鱼体抵抗力弱的局面,使鱼容易发病。这也是我们常常看到“在相互连片的池塘中,若采用几种不同厂家出品的饲料,此病总是发生在使用某一种饲料的鱼池,而投喂其它品牌饲料的相邻鱼池的鱼安然无恙”的现象的原因。这也是我们常常看到“该饲料在网箱养殖中正常而在池塘养殖中发病”的现象的原因。
为了避免此病的发生,通常在养殖过程中采用如下预防措施:①彻底清塘。②鱼体入池消毒。③水体经常消毒,认真作好换水工作。④选择合适的饲料和掌握合适的投喂量。⑤易发病时间内喂服药饵。
一旦发病,首先,要选择效果好的药物。最好是先从病鱼的肝、肾、脾等内脏分离出菌株,然后通过供试药物的抑菌试验,筛选出敏感药物,再使用选定的敏感药物去治疗病鱼,进行综合治疗。目前已证实,嗜水气单胞菌的高敏感类的药物有:环丙沙星、氟哌酸、氟苯尼考、大黄和黄连等;中敏感类有:黄芩、连翘、黄柏、二氯、三氯和二氧化氯等。其次,因嗜水气单胞菌的变异菌株较多,所以要特别注意疗效。一般施药后病情有明显好转,死鱼大量减少,说明使用该药物有效,否则应及时换药。如选用口服药时,应注意所选药物肠道的吸收情况,如采用中药制剂时,应选择水剂或超微粉剂等一些肠道易吸收的剂型。第三,用药量要准确,施药量要达到最低杀菌浓度,各种药物的性质不同,用量也不同。第四、用药时间要足够长:不要以为鱼不死就不用药了,其实,把很多用药一段时间后不死的鱼打起来,仍然可发现出血的症状,因此用药要按照疗程进行。此外施药方法要科学,中草药可使用煎剂,也可使用散剂,但必须以利于吸收;全池泼洒要选晴天上午,泼洒要均匀,怕光的药物全池泼洒时,要在下午或傍晚进行。最后,用药期间还要选择低能、低蛋白、高维生素和添加了免疫增强剂的饲料。
可见,细菌性败血症是一个由综合因素导致的鱼体体质弱且主要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的败血性爆发病。至于水质、鱼体和饲料在致病菌株产生毒素的过程分别占据多大的影响,到底是哪种元素或因子导致病菌毒力奇强,目前尚在研究之中。这也表明,无论是饲料企业还是养殖户,均不能单纯的强调生长速度,最好兼顾鱼体健康,提倡健康养殖。不能单纯的认为吃了某种饲料就不发病,最好饲料营养和病害防治辨证分析。不要一发病就认为是饲料的原因,最好全面的看问题。当然,一旦发病,本着双赢的原则,饲料企业和养殖户应该携起手来,共同寻找原因,合理处理,减少损失,制定预警机制(优秀的饲料企业不仅要研究在同一环境少发病的因素,还要配备病害诊断、筛选药物的设备,制定有效的防病治病策略),避免再次发生。
通威股份水产研究所所长高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