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无公害螃蟹养殖技术要点

时间 : 2023-07-22 16:09:17 投稿人 : 西西 点击 : 2119 次 加入收藏

近年来,河南省三门峡市渔业管理部门紧紧围绕“渔业增效、渔民增收”这个中心,坚持以发展“特色化、绿色化、品牌化、优质化”水产品养殖为重点,以抓新品种引进和新技术推广为突破口,积极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和渔业科技创新工作,使全市的水产养殖业得到健康、持续、高效、稳步的发展。目前,全市名优特新水产品产量已达到总产量的40%以上,有效地提高了水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特别是无公害河蟹的养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养殖面积达到4000亩,每年可生产优质无公害河蟹80吨,实现产值320万元,净利润达到120万元,河蟹养殖已成为广大渔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子。现结合我市卢氏、灵宝、开发区等县(市)区河蟹养殖的一些经验,介绍一下无公害河蟹养殖的技术要点,以供养殖户参考。

无公害螃蟹养殖技术要点 | 淡水养殖

1场地选择

1.1水源充足,水质适用

河蟹养殖只要水质适用,水量丰足,一般均可用为水源。如附近有工业废水排放,必须引起重视,必须对水质加以分析,看看有无对河蟹有害的物质。水质重点考虑的关键是控制关键点(ccp),可能的危害包括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水产养殖业对废水的标准已由WTO提出,这些准则可以作为水质的临界限值。根据我国《渔业水质标准》、《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标准确定水质是否适用。在充分收集当地的水文、气象、地形、土质等有关资料的同时,要充分结合各季节养蟹生产注、排水措施,确定水源水量是否足用。

1.2地势适当,交通便利

不应片面追求平坦开阔而占用良田,尽可能选用无工厂、无污染的湖库岔来建设连片的河蟹无公害养殖基地。这样的地形,符合发展无公害养殖的原则,既能充分利用地势,做到自流排灌,又能收到节约投资,事半功倍之效。建场地点的土质,应保证建于其上的养蟹池底部不漏水,挖用的土料,应适于建造坚固的堤坝,不渗漏坍塌。建场的地点,不宜选在距离交通线过远的地方,以利养殖物资及养殖产品运进运出。

2池塘建造

2.1面积

池塘人工饲养也应选择较大的水面。面积大,受力作用也大,能自动增氧,有利于上下水层的对流,改善下层水的溶氧条件,有助于底层有害的气体及时逸出,一般以1公顷左右的池塘较适宜。

2.2水深

饲养河蟹池塘需要一定的水深和蓄水量,池水较深,容水量较大,水温不易改变,水质比较稳定,不易受干旱的影响,对河蟹生长有利。但池水过深,对河蟹和水草的生长是不适宜的。实践证明,常年保水0.5—1.5m水深较适宜。蟹池的排灌设施要完善,做到高灌低排,排、灌分开,每口蟹池水能灌得进,排得出,不逃蟹,旱涝保收,稳产高产。

2.3地形

地形以东西向长方形为好,有利于饲养管理和拉网操作,日照长、受风面大。

2.4防逃

河蟹攀爬十分迅速,有很强的逃逸能力。通常养蟹池中一根芦苇、树枝或一个小洞,均能成为河蟹外逃的通道。常有数只在防逃墙边搭“蟹梯”,以利地其它蟹逃跑。因此,必须在成蟹池四周要有牢固可靠的防逃设备,以防河蟹外逃,一般用水泥防光墙、钙塑板、铁皮、尼龙薄膜、玻璃、油毛毡等,从而达到防逃目的。

3放养准备

3.1清塘消毒

在养蟹池中,常有野杂鱼、水蛇、水鼠、水生昆虫和各种病原体等有害生物,它们不仅消耗水中的溶氧,而且有些会侵袭河蟹、争夺饲料,故应进行清池。目前常用的清池消毒药物主要有生石灰、漂白粉、茶粕等。清池一般在蟹种放养前10--15天进行,清池方法有干法清池和带水清池两种。如用生石灰,干法清池,每公顷用量为975—1125kg,溶化后全池泼洒。生石灰清池不仅能杀灭水中有害生物,而且能改善池底土质和增加水中钙的含量,这对河蟹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作用。此外,清池前还要清除池边的杂草,挖出过多的淤泥,以保持蟹池清洁卫生。

3.2种植水草

水草既是河蟹栖息、避敌蜕壳的场所,也有净化水质的作用,同时还是河蟹喜食的好饲料。在清塘消毒后,池水保持在20--30cm,待水温逐步回升,清塘药物消失后,即行种植水草。

3.2.1水草品种

主要有轮叶黑藻、伊乐藻、苦草等沉水生物。从水草的品质来看,选择轮叶黑藻、伊乐藻为好,苦草次之;从生长季节方面来看,以伊乐藻为佳,以春秋季为最佳生长季节,可以早种植、早生长,从而可以早放蟹种,尽早饲养管理。

3.2.2种植方法

轮叶黑藻、伊乐藻以无性繁殖为主,以采取切茎分段扦插的方法,每公顷用草量150--250kg,行间距1--1.5m全池栽插;苦草是典型的沉水植物,其种子细小,插种前先用水浸泡10---15小时,用擦板搓出草籽,将草籽用泥土拌匀,泼洒即可。既可撒播又可条播,每kg草籽播种0.5公顷。

3.2.3种植时间

轮叶黑藻、苦草在3月。伊乐藻在清塘后或早春。水草种植前,每公顷施用30--45kg复合肥作为基肥,让其快速生长。

3.2.4覆盖率

水草覆盖率可达30%--35%,以满足河蟹的生活习性。种植轮叶黑藻、苦草等沉水植物的池塘,则需在池塘四周池边1m处设置水花生带,宽度2m。水花生带设置,在蟹种放养后进行。

3.3投放螺蛳

活螺蛳肉味鲜美,河蟹喜食,是较理想的优质天然饲料。同时螺蛳主要摄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可有效降低池塘中浮游生物含量,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利于河蟹生长;螺蛳的价格较低,来源广泛,可明显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在6一7月开始大量繁殖仔螺蛳,仔螺蛳不但鲜嫩,而且营养丰富,利用率较高,河蟹更喜食。池塘投放螺蛳时应该注意进行消毒处理,可用强氯精杀灭螺蛳身上的细菌、原虫,投放时应得螺蛳洗净,一般养蟹池塘每公顷投放2000--3000kg螺蛳。

4苗种放养

4.1蟹种选择

选购蟹种要以长江天然苗培育的蟹种或长江水系亲蟹人工繁育苗种培育的扣蟹为最好,蟹种要规格齐全,体质健壮,附肢齐全,无病无伤,爬行活跃敏捷,身上无附着物,同一批选购的蟹种要放入同一池塘或围网中。

4.2放养方法

严格把好放养关。配套培育的幼蟹如采取三级放养,可于春季前后放入大池;采取二级放养,可在蟹苗放养20余天、蜕壳两次后从蟹苗培育池移人成蟹池。具体做到:“一区”、“三改”、“三适”。“一区”,即设置蟹种暂养区,用网围一块养殖区,为大塘面积的1/10---1/5,将优质蟹种放入其中强化培育,待大塘的水草长至占整个塘面50%以上、螺蛳已繁殖一定的数量再放人大塘饲养;“三改”,即改冬放为春放,改小规格为大规格,改外蟹种为自育蟹种;“三适”,即适当的放养规格、适当的放养时间和适当的放养密度。放养规格一般掌握在每kg80----120只,放养时间宜早不宜迟,放养蟹种要求80%以上为自育蟹种。生产实践证明,自育蟹种的成活率、抗病力及长成规格明显优于外购蟹种。蟹种放养前先用6mg/L的高锰酸钾药液浸泡10--15分钟,再放入暂养区。

4.3放养密度

对于水源充足、饲料丰富、饲养管理较好的池塘,放养密度一般控制在1只/m2左右。

4.4放养时间

一般掌握在2月底至3月。蟹种放养,宜选择天气晴暖、水温较高时进行,以保证放养的成活率。

5饲料投喂

饲料是养蟹的物质基础,整个生长阶段,一方面可利用池塘中人工培育的水草和其他饲料生物,另一方面大部分饲料还需要人工投喂。

5.1饲料来源

主要从两方面人手:一是水草、螺蛳等基础饲料的培育,二是人工投喂饲料。水草种植覆盖率一般都在70%左右,螺蛳在清明前后,投喂每公顷4500kg左右,8月份补充一次投放每公顷1500kg。在人工投喂上,按照“前期精,中间青”,“荤素搭配、青精结合”的科学投饲原则和“四定”、“四看”的科学投喂方法进行人工投饲管理。前后期以动物性饲料和河蟹颗粒饲料为主。中期以植物性饲料和水草、南瓜为主。坚持做到不投喂变质的饲料,及时捞取残渣剩饲。

5.2科学投饲

首先要注意饲料质量。要求使用全价饲料代替鲜活饲料。配合饲料要求营养全面、成本低、饲料系数低、使用方便、诱食性好、不污染水质。其次要注意饲料投喂地点。投饲地点要适当,不可太多也不可太少。经常对投饲点进行消毒。第三要确定合理的投喂时间与次数。在傍晚适当多投一些。一般来说,少量多次的投喂方法是值得推广的。在疾病暴发的季节可适当减少投喂的次数。第四要确定合理的投喂量。根据不同规格、不同的养殖季节、不同的气候、不同的环境条件以及养殖状况来确定。注意不要使河蟹吃得太饱,也不要使其因摄食量不足而影响生长。在疾病的暴发季节,要适当减少投饲量,一般为平时的80%左右。

6病害防治

6.1调节水质

整个养殖期间应采取“三调”措施。调新:即注换新水,5--7天注水1次,10--15天换水一次,高温季节每天注水6--9cm,315天换水—次。调优:即调节pH,将pH值控制在7.5—8.5之间。采用生石灰,每10--15天一次,用量每公顷每m水体深150kg,不但提高pH值,同时增加水体钙离子浓度,供给河蟹吸收。调活:即施用光合细菌调活水体,每公顷用量75—90kg,每半月施用一次,拌土底施或用水稀释全池泼洒。通过这三个调节,具体要求溶氧保持在5mg/L以上,透明度40cm以上,pH值7.5以上,真正达到“清、新、嫩、爽”的目的。调节水质的同时,还须调控水位,按照“前浅、中深、后稳”三个阶段来进行。3--5月水深掌握在0.5--0.6m,6--8月控制在1.2--1.5m,9—10月稳定在1m左右,高温季节适当加深水位,以防水温过高,影响河蟹蜕壳生长。

6.2加强防病

河蟹疾病的防治,必须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坚持以生态防治为主,药物防治为辅大力推广河蟹生态养殖技术,达到不生病或少生病,不用药或少用药的目标。即使用高效、低毒、无副作用或副作用小的药物进行辅助防治。使用的主要药物有生石灰、二氧化氯、强氯精、硫酸锌、中草药等。用量标准:生石灰每公顷1O---15kg,化水泼洒;二氧化氯每公顷3kg,化水泼洒;硫酸锌0.2g/m3,化水泼洒(均为1m水深用量)。中草药每百kg饲料添加1--1.5kg,制成药物

相关文章

  • 网箱养鱼防逃技术
    网箱养鱼防逃技术

    先预制一个4-5平方米的小网箱,以备网箱移动时使用。准备移动网箱时,可将小网箱放在大网箱一角的下面,将鱼集中到该角后,把小网箱展开,使鱼集中的一角成双层,然后再小心移动,这样就可减少网箱逃鱼事故。平时在网箱的四角外面用网目较大的网片围一层,以做护网。定期在护网和网箱间用刺网试捕,以检查网箱是否逃鱼。在每个网箱内放10尾...

    236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广东鲂养殖常见病小瓜虫病防治技术
    广东鲂养殖常见病小瓜虫病防治技术

    1.病因由多子小瓜虫寄生于鱼体表和鳃部而致病。2.发病情况和症状对网箱或鱼塘养殖的鱼苗、鱼种危害大。水温15~27℃发病率高。病鱼聚于塘周边水上层,无力慢游,不吃食、体消瘦,肉眼可见寄生部位有许多白色小点状的囊泡。3.防治方法每亩水体用鲜辣椒2.5千克加适量水煮30分钟,将煮液稀释后全塘泼洒。...

    2954 淡水养殖 鳊鱼 鳊鱼养殖 鳊鱼养殖技术 鳊鱼养殖方法
  • 螃蟹养殖销售接近尾声,下一步养殖户如何正确清塘?
    螃蟹养殖销售接近尾声,下一步养殖户如何正确清塘?

    河蟹一年度的养殖接近尾声,接下来就是养殖环节的后期处理工作,也是来年的开头工作--清塘。如何合理利用的清塘市场我们的最近的首要任务,下面就如何清塘做详细介绍:一、塘口青虾较多,不准备清塘:1.一般推荐用茶籽饼清塘,茶籽饼既可以杀野杂鱼,还可以肥水。一般一亩用30斤,以一米水深计算,浸泡三到五天。因为使用茶籽饼能促进肥水...

    778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黄鳝“二年段”养殖模式要掌握好八个关键技术要点
    黄鳝“二年段”养殖模式要掌握好八个关键技术要点

    随着网箱黄鳝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技术的日益成熟,创新养鳝模式已成为提高网箱养鳝效益的重要手段。小网箱养大黄鳝生产模式是一种典型的高效养鳝模式。两年养殖模式,即当年收购的鳝种,饲养至次年底出售。与一年养鳝模式相比,增加了一年养殖时间,提高了成鳝规格,提升了鳝鱼的品质和价值。其技术要点如下:1、搞好网箱制作与安装。网箱选...

    2138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 饲料新品粤海大口鲶鱼饲料养殖效果喜人
    饲料新品粤海大口鲶鱼饲料养殖效果喜人

    大口鲶鱼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并不像其他品种鱼类那么耳熟能详,但对于广西玉林人来说可是他们的经济命脉,是他们的摇钱树,很多人依靠着大口鲶的养殖发了家,大口鲶的养殖在玉林早已家户喻晓,养殖历史将近20年。大口鲶尽管养殖历史悠久,但由于饲料市场容量有限,一直未有专门的大口鲶鱼饲料生产,长期依靠投喂生鱼料或者海水鱼料或者野杂鱼等进...

    745 鲶鱼养殖技术 鲶鱼 淡水养殖 鲶鱼养殖 鲶鱼养殖方法
  • 几种不同直通车方法对幼鳖转塘成活率影响的比较
    几种不同直通车方法对幼鳖转塘成活率影响的比较

    每年清明节前后,广东地区的水温一般可达22℃~25℃,适宜于鳖种的开春放养。对于购买外场鳖种的养殖场来说,不同的运输方法将会对鳖种转塘后的成活率起到不同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案例1.养殖户吴某,2004年5月8日运输规格为50g/只左右的幼鳖1万只和规格为100g/只左右的幼鳖4万只,当日晴天,气温23℃~25℃,运输...

    2954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化肥养鱼的方法
    化肥养鱼的方法

    化肥养鱼是降低养鱼饲料成本的一种有效方法,常用的化肥有尿素、碳铵、过磷酸钙、复合肥等。使用时应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每3~5天施1次,每次亩施尿素2~3公斤或碳铵5~10公斤。施用化肥能迅速增加池塘浮游生物数量,对鲢、鳙鱼效果较好。(来源:神农网)...

    261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四大家鱼高产诀窍
    四大家鱼高产诀窍

    鲢、鳙、青、草被称为四大家鱼,在养殖的过程中,适当采取一些技术措施,就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增产效果。严格选留亲鱼。选择天然原种,要求健康,性腺发育良好。个体重鲢鱼在6公斤以上,鳙鱼10公斤以上,青鱼在15公斤以上,草鱼在8公斤以上。亲鱼每年更新率应达10%左右。科学清整鱼池。亲鱼池要灌排方便,鲢、鳙鱼池底有20厘米深的淤泥...

    149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稚山瑞鳖的培育技术介绍
    稚山瑞鳖的培育技术介绍

    一、稚鳖的暂养经过80天左右,稚山瑞鳖便可孵出。刚孵出的稚山瑞鳖重6~7克,卵黄尚未吸收完毕。这时不宜捉动,以免损伤稚山瑞鳖,让其在孵化器内自由爬动,无需喂食。2天后移到另一木盆或胶盆中暂养,盆底铺3~4厘米厚的沙,注水2厘米深,使稚鳖能将头露出水面呼吸。直径40厘米的盆可放稚鳖20只左右。每天分上、下午各投喂一次。投...

    2561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塘鲺鱼养殖常见病之打印病防治技术
    塘鲺鱼养殖常见病之打印病防治技术

    1、病原点状气单胞菌点状亚种。2、症状发病部位主要是在鱼的肛门附近两侧或尾鳍基部。患病部位先是出现圆形红斑,随着病情的发展,肌肉发炎腐烂,严重时病灶扩大加深,形成溃疡。病灶轮廓明显,似盖上红色印章,故称打印病。3、流行本病的发生是因为鱼体受伤,病原体侵入而致病。鱼种、成鱼均可发病,成鱼比较常见。发病季节主要是夏、秋季,...

    470 鲶鱼养殖技术 鲶鱼 淡水养殖 鲶鱼养殖 鲶鱼养殖方法
  • 鳜鱼的几种苗种培育技术
    鳜鱼的几种苗种培育技术

    最近十年来,鳜鱼的苗种培育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培育方式方法也多种多样,由最初的池塘培育到人工控制条件下的工厂化育苗。其中现在认为较理想的培育方式有:孵化环道(桶)育苗、网箱育苗、小水泥池育苗和小型土池育苗等。生产上,往往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形式相结合进行。1.孵化环道(桶)育苗。环道是一个特殊水体,它是模拟天然生态条件...

    2605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 奥尼罗非鱼的养殖及鱼苗培育技术
    奥尼罗非鱼的养殖及鱼苗培育技术

    1、将鱼苗池鱼塘的水排干,每亩可用5O千克生石灰消毒杀死鱼虾,暴晒2天。  2、 进水时要用4O目网布隔水进池塘,第一次回水进到8O厘米深时停止,并用鱼茵清消毒水体。第二----三天将鱼苗放回池(塘)培育,放苗弟二天每亩池(塘)下基肥或绿肥草2OO千克,七天后弟二次进水2O---30厘米,加绿肥2OO千克。  3、奥尼...

    2728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斑点叉尾鮰育苗的水质要求
    斑点叉尾鮰育苗的水质要求

    实践证明,水质好坏是影响斑点叉尾鮰育苗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斑点叉尾鮰的苗种生产过程并不复杂,但仍有不少育苗场育苗效果不好,诸如孵化率低、苗的质量差、发病率高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可能与管理不当有关,但更多的是孵化用水水质不好引起的。1、水源虽然任何水源经过处理都可以用于斑点叉尾鮰育苗,但某些水源的处理成本较高,不适用,所...

    1128 淡水养殖 鮰鱼 鮰鱼养殖 鮰鱼养殖技术 鮰鱼养殖方法
  • 鲟鱼养殖之肝性脑病防治技术
    鲟鱼养殖之肝性脑病防治技术

    1、病症与病因此病多发于鲟鱼苗种阶段,鱼体重在15-20克、体长15-20厘米之间。发病原因是饲料中的添加剂有毒。发病鱼体色、体表均正常,无明显病症,偶尔鱼的头部前端和吻部前端的腹面表皮脱落,背部呈粉红色,患病鱼初期有跳跃现象,散游或独游,食欲下降;后期则处于昏迷状态,停食,而后陆续死亡。解剖发现肝脏呈紫色、褐色、灰色...

    210 鲟鱼 淡水养殖 鲟鱼养殖方法 鲟鱼养殖 鲟鱼养殖技术
  • 鱼病的生态防治措施
    鱼病的生态防治措施

    目前,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滥用药物的现象日趋严重,水产品中的药物残留超标严重影响了水产品质量。我国加入WTO后,欧盟对我国水产品的封杀,教训尤其深刻。用生态方法调整、改善、保护鱼类生活的环境,控制、消灭病原;利用生物药剂合理调整水体环境,可达到生态环保的目的。具体措施如下:1、池塘的清理。冬季干塘捕捞后,排干塘水,结合维...

    28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