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河蟹养殖技术

时间 : 2024-10-13 23:13:47 投稿人 : 虎虎 点击 : 780 次 加入收藏

近年来,河蟹颤抖病、蟹奴病等病害的暴发较为严重。1999年,江苏部分地区的河蟹生产曾因颤抖病的暴发而损失惨重,有些生产单位几乎全军覆没。对此,去年以来,在省、市、县级各级水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各地河蟹生产逐步开始了健康养殖的试验示范,并且成效显著。笔者就河蟹健康养殖的主要技术措施小结如下:

河蟹养殖技术 | 淡水养殖

1.严把蟹种关

1.1品种要纯正

目前我国养殖的河蟹主要来自三大水系,即长江水系、辽河水系及瓯江水系。实践证明,不同水系的河蟹,只有在各自水系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发挥其区域生长优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1.1.1长江水系蟹种的特点与优点

长江蟹的背甲为浅黄色、椭圆形、侧冀尖锐,其中第四侧齿明显,额齿中间凹陷明显;第二步足与第三步足等长,第四侧齿对径与第三步足长之比为1:20(这个比例是长江水系蟹种与其它水系蟹种区别的关键),步足毛金黄色,第二、三足上无刚毛。长江蟹的优点很多,最大优点是生长速度快,成蟹个体明显大于其它水系的品种。

1.1.2亲本的优选选择顺序为:长江>湖泊>池塘

1.1.3苗种的优选选择顺序为:天然(捕捞的)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苗种>人工培育的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苗种>以大规格产蟹为亲本的人工培育的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苗种。

1.2质量要优良

1.2.1正确识别性早熟蟹种,提高蟹种成活率

性早熟蟹种是指当年的蟹苗,在培育成当年的蟹种后,个体不大,通常在20克左右,性腺却已发育成熟的蟹。用这种蟹种翌年进行商品河蟹生产,绝大部分因蜕壳困难而死亡,从而给河蟹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正确识别性早熟蟹种的方法为四看:

(1)看蟹种的腹部。如雌蟹腹部已变为近似圆形,即已呈团脐,脐周围长有绒毛,腹甲第四、五节变宽,则表明该此蟹已性早熟;雄蟹腹甲内的交接器若已发育成白色坚硬骨质化的管状物,则表明该雄蟹已性成熟。

(2)看蟹种的螯足、步足内侧掌节部有没有绒毛,若有,也不为连续细而短的绒毛;性早熟的蟹种螯足或步足绒毛稠而密长,颜色较深。

(3)看头胸甲的颜色及蟹纹。正常蟹种头胸甲背部颜色为淡黄色,而性成熟的蟹种背甲为墨绿色或青色;正常蟹种背部比较平坦,起伏不明显,而性成熟个体背部都为凹凸不平状。

(4)看蟹种的性腺发育状况。打开头胸甲,若在肝上看到有二条紫色条状物,甚至有卵粒,则为性成熟卵巢;有二条白色的条状物,则为成熟的精巢。若只看到枯黄色的肝脏,则表明性腺未成熟。

1.2.3有条件的最好自育蟹种。

自育蟹种成活率高,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质量明显好于外购蟹种。

2.蟹池清淤消毒

河蟹喜欢栖居在江河、湖泊的泥岸或滩涂洞穴里,或隐匿在石砾、水草丛中。在人工养殖中,可以改变其穴居的特性。根据调查观察,养殖池成蟹穴居比率是比较低的,而且雌性多于雄性。绝大部分河蟹掩埋于底泥中,只露出口器以上的眼和触角,维持呼吸。我们认为,底泥的质量要求也是大规模蟹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看来,河蟹发病因素的重点之一即在于底质的清洁与否。在生产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良、改善底质,以满足河蟹生活生长的需要。

2.1所有塘在每年年底前后大多通过干塘清淤(底泥不超过15Cm)、暴晒后,再用100—100Kg/亩生石灰清塘。

2.2可以通过采用水下吸泥机等手段彻底清淤。

2.3流水增氧或使用增氧机增氧,确保水中溶氧不低于5mg/L。

2.4努力推广使用、投喂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可有效吸收水中、水底有毒物质。其作用如下:

(1)净化水质,明显改善水环境(可吸收硫化氢、氨盐等有毒物质),降低它们在水体中的浓度;

(2)可有效提高溶氧,稳定水环境PH值;

(3)光合细菌本身为高蛋白质(含量高达65%),可明显提高河蟹产量;

(4)可有效提高河蟹机体免疫力;

(5)可降低生产成本;

(6)可生产绿色产品、无污染产品。

3.调整放养模式

3.1适当的密度。

改密养为稀放,一般放养500—600只/亩,这样,河蟹有一个充裕的生活、生长空间。

3.2适中的规格。

一般为100—200只/kg,这样才能确保成蟹上市规格。

3.3适时放养。

改冬放为春放,一般在2月底至3月初,水温在8—12℃的时候。

3.4先暂养后放养。

“暂养”是蟹种放养前必须的过渡阶段。蟹种经过暂养后放养,可大大提高下塘成活率。注意暂养时间的长短,要视水温和池水中水草生长情况而定。

4.种植水草

种植水草是当今生态养蟹中大力提倡的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手段。俗话说得好:“蟹大小,看水草”。

4.1种植水草的主要目的

起分散作用,可充分利用水体,利用河蟹的立体良性分布,即上、中、下水体分布适宜。

4.2水草品种

可以选择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等,但以伊乐藻为最佳,其营养价值较高,且生命力特强,一年四季均可生长。

4.3种草面积

一般控制在水面的60%左右,若过密,要每隔10—15m开一宽为3—5m的通道,以确保池底有足够的光线。

4.4种草时间

一般选择在清明前后,不宜过早过晚。

4.5种植方法

伊乐藻和轮叶黑藻以无性繁殖为主,采取切茎分段扦插的方法,每亩用量25—30kg;苦草以播种为主,每亩用种量0.1kg。

4.6管理要点

(1)要适时适时施肥(复合肥、基肥要足;无机肥要适量,要努力推广磷酸二氢钙的使用)。

(2)水草种植要在蟹种放养前进行,确保蟹种下塘前已有水草长出,否则草的嫩芽被河蟹摄食,影响水草生长。

5.改进投喂技术

饲料质量要求是大蟹、好蟹生产的物质保证。

3月份,当水温达到10℃以上时就开始投喂。饵料主要有动物尸体及其屠宰下脚料、蚌肉、螺蛳肉、小虾等以及麦、谷、饼类、水生或陆生鲜嫩的草类。投喂必须坚持精、青、粗合理搭配的原则。4—5月,池塘中的水草萌发,生物饵料孳生,且刚放的蟹种个体小,水温又低,河蟹摄食强度不高,可少投喂动物性饲料,多投青、粗饲料。6—10月,河蟹个体逐渐长大,水温增高,河蟹的摄食强度大,尤其是8—10月,河蟹肥育聚黄,体重显著增加,要多投喂动物性饲料。每天傍晚前后投喂1次,饲料投在池边浅水处,设置多点的食台上。每次投喂量占蟹全重的10—20%左右,并视季节、水温、天气、摄食、生长情况适当增减。另外,在实际操作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清明时分要每亩投放300kg以上鲜活的螺蛳蚬蚌等,以作为全年的基础饵料。

(2)投喂要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3)人工配制混合饲料时,最好将饲料制成面条状或团状等利于河蟹采食的形状。

(4)在河蟹生长中前期主要投喂小麦、南瓜、谷、饼类等,在这期间提倡投喂麦芽(麦芽投喂可保证其1—2天不会腐烂变质),其余饲料宜煮熟投喂。

(5)河蟹的一生,要经过多次蜕壳。体躯的增大,形态的改变,以及断肢再生等都在每次蜕壳之后形成。蜕壳贯穿着河蟹整个生长、生活过程。因此,平时要适度投喂蜕壳素,而且蜕壳素投喂与饲料投喂在时间上要适度分开;另外,在河蟹蜕壳期间,要勤注换新水,保持微流水,可以有效刺激河蟹的蜕壳。

(6)在整个养殖周期内,还要适量泼洒生石灰,一方面净化水质,一方面给水体增加钙的含量,以备多次蜕壳之需。

6.科学调理水质

健康养蟹对水环境的质量要求非常高,必须科学地调理水质。

6.1 水质指标

要求透明度35—40cm,溶解氧在5mg/L以上,PH值7.5——8.5,氨氮浓度0.2—0.5mg/L。以上水质指标在临床上可通过采用水质测试盒等手段进行检测,从而采取一些措施(主要是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对水环境进行必要的、有益的、及时的调控。

6.2 池水调控

2月底3月初蟹种放养初期,水深控制在0.6—0.8m,5—7月份水深在0.8—1.0m,8—10月份水深掌握在1.0—1.2m之间。春秋两季,每周换水1次,每次加深30—40cm。换水时要边排边灌,换水温差不要超过±5℃。如池底积淤较多,透明度低,水色变浓,河蟹背甲色深黑,腹部出现水锈,步足末端变黄,每亩用新鲜生石灰7.5—15kg,化成水全池泼洒,连续使用2—3次,每次间隔5—7天,可调节水质,增加水中钙的浓度,有利于河蟹生长和蟹壳色泽的变化。

6.3注意事项

(1)要及时换水、适量换水,以改善环境、降低温度。河蟹的适宜蜕壳水温为25—28℃。

(2)生石为不宜多用、重用、常用。若经常使用,水体硬度会偏大、溶氧会降低、磷酸盐浓度会降低。

(3)为保持池水一定肥度,促使螺蛳蚬蚌等饵料生物繁殖生长。

(4)实行蟹鱼混养。蟹鱼混养可充分利用水体空间,提高饵料利用率,净化水质,有效改善池塘水质条件。但要以养蟹为主,可适应放养少量的鲢、鳙、草、鳊、罗非鱼,但不可放养鲤、青鱼等底栖肉食性鱼类。要注意防逃。

相关文章

  • 冬春季养殖罗非鱼要谨防冻害
    冬春季养殖罗非鱼要谨防冻害

    罗非鱼繁殖快,抗病力强,生长迅速,成本低,产量高,是农家奔小康致富的好门路。但是,罗非鱼是热带性鱼类,抗寒力弱,在冬春季节里,当水温下降到10℃以下则会被冻死。因此,在冬春季养殖罗非鱼时要注意防治冻害情况发生。在室外池塘自然越冬的罗非鱼,在冬季低温期及寒流来袭时要采取一定的保温措施,如可在池塘上大棚,覆盖塑料薄膜保温,...

    54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鱼池增氧机的选购技术
    鱼池增氧机的选购技术

    鱼池水的深浅不同,养鱼的密度不同,需配备的增氧机亦不同。为了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现介绍五种增氧机供各地养殖户按实际需要选购。一、叶轮式增氧机该机通过搅拌水体和曝气原理增加水中的溶氧量,增氧效果好、动力效率高,按电机功率大小有多种型号。使用时整机浮在池塘中央并用绳索系牢于池边。工作时叶轮旋转,搅拌水体,产生提水和推动水体...

    140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黄颡鱼人工催产的条件
    黄颡鱼人工催产的条件

    1、催产季节:黄颡鱼的产卵期较长,在长江流域,产卵期一般5月下旬至7月中旬,南方地区可适当提前。当温度稳定在20℃以上时,即可进行人工催产。黄颡鱼催产是否顺利,不完全由催产季节确定,主要在于性腺发育是否成熟。2、亲本选择:黄颡鱼性成熟年龄一般为2龄以上,性成熟的亲鱼大都可以作为亲本。选择催产亲本时,以个体大、体质好、无...

    2507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鹰嘴龟生物学特性及驯化养殖技术
    鹰嘴龟生物学特性及驯化养殖技术

    ■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科技和农业局李年文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禤翠屏刘丽红林泽花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寨岗镇永恒养殖场黄永辉张玲玲/文图鹰嘴龟,学名平胸龟,又名大头龟、三不像、鹰嘴龙尾龟等,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及两广、湖南、云南等地,国外分布于老挝、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等。鹰嘴龟是...

    1510 乌龟 淡水养殖 乌龟养殖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方法
  • 加强日常管理工作预防秋季蟹塘底质恶化
    加强日常管理工作预防秋季蟹塘底质恶化

    入秋后天气逐渐凉爽,早、晚气温低,中午气温高,昼夜温差较大,秋高气爽的天气适宜蟹虾鱼类快速生长,尤其是河蟹,在这段时间还有一次蜕壳,这次蜕壳对河蟹的规格、产量、效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取得全年河蟹生产丰收的关键时期。加强日常管理十分必要,秋季蟹塘底质恶化主要有以下原因,广大养殖户要根据具体原因,做好防控措施。一、原因1...

    2253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螃蟹其他养殖方式
    螃蟹其他养殖方式

    一、芦苇滩地养蟹(1)养殖面积:一般以50~100亩为宜。面积较大,养成的商品蟹规格与质量也好,成本也低;反之,面积越小,养出的蟹规格与质量也差,成本也高。但面积也不宜太大。(2)放养密度:放养前要清塘除害。放养规格要求在每千克50~80只,平均亩放2500~3200只。同时,根据水域条件,再放养一些草鱼、鲢鱼、鳙鱼等...

    2716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莫荷罗非鱼“广福1号”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
    莫荷罗非鱼“广福1号”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

    一、品种概况(一)培育背景我国咸、海水资源非常丰富(中国自然资源丛书编撰委员会,1995),有近6亿亩盐碱荒地以及大量的废弃虾池和取之不尽的海水资源,因此,合适养殖品种的开发选择至关重要。罗非鱼具有繁殖力强、生长速度快、耐粗食、抗病力强、肉味鲜美等优点,被广泛移植到世界各地。养殖地区目前已遍及大约100个国家和地区,成...

    2412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九十月份华南地区罗非鱼养殖管理要点
    九十月份华南地区罗非鱼养殖管理要点

    随着入秋以来,部分地区链球菌有所缓解。气温变低,链球菌“大势已去”但仍不可掉以轻心。如何在链球菌之后打个漂亮的翻身仗。小渔为大家提供以下参考建议,希望大家在9、10月份都能有所收获!常见问题及防控措施1、少数地区链球菌切勿掉以轻心。粤西等地气温仍旧较高,链球菌也难免会有,主要建议注意消毒,内服“氟苯尼考+三黄散+板黄散...

    1495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河蟹养殖户如何让水韭菜清爽一夏
    河蟹养殖户如何让水韭菜清爽一夏

    水韭菜,学名苦草,有匍匐茎,叶片狭长如带状,叶片长度随水位深浅而有差别。生于溪沟、河流等环境之中。水韭菜能够耐高温,却不耐低温,喜欢弱碱性的环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是目前蟹塘滩面种植较为受欢迎的一种水草。每到七、八月份,正是水韭菜生长旺盛的季节,长势极快。而在七、八月份,水韭菜的一些问题也就凸显了出来。通过这篇文章...

    300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三大“高招”助鲫鱼养殖户规避行情波动来盈利
    三大“高招”助鲫鱼养殖户规避行情波动来盈利

    通心社通讯员蒋宗杰、薛春雨、池小川鲫鱼是江苏盐城地区的主要养殖品种,近年来,鲫鱼疾病肆虐,特别是异育银鲫的“鳃出血病”和“大红鳃病”,一旦暴发,难以控制,造成减产减收甚至绝收。养殖户为了规避养殖风险,有的直接放弃养殖异育银鲫转而精养黄金鲫,多数养殖户采取草鲫混养、花白鲢套样的模式。这样虽然养殖风险降低了,但目前全国草鱼...

    239 鲫鱼 淡水养殖 鲫鱼养殖 鲫鱼养殖技术 鲫鱼养殖方法
  • 河蟹养殖户应该如何彻底治理蟹塘里的青苔
    河蟹养殖户应该如何彻底治理蟹塘里的青苔

    河蟹养殖过程中,青苔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养殖户,很多养殖户在养殖前期不做好预防工作,当青苔发生时,会使用硫酸铜或杀青苔药物进行杀灭。但是随着药物的使用会导致养殖后期出现更多复杂的问题,例如青苔死亡后的很难处理,肥水肥不起来等一系列问题。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总结了许多养殖户的成功经验,并把这些成功经验向广大养殖户进行宣传,帮...

    2070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鲟鱼养殖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鲟鱼养殖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鲟鱼属大型鱼类,其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和适应能力强,在池塘(土池和水泥池)和网箱中均可养殖,而在池塘养殖鲟鱼时应注意如下一些问题。一、池塘条件鲟鱼养殖池要求面积较大,池水较深,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的区域,交通便利且通讯设施齐备。池塘面积以5亩--10亩为宜,水深2m--3m,水质较稳定,水体溶解氧值高,最好在5mg/...

    2247 鲟鱼 淡水养殖 鲟鱼养殖方法 鲟鱼养殖 鲟鱼养殖技术
  • 秋冬季节培育亲鱼四措施
    秋冬季节培育亲鱼四措施

    一、看水施肥鲢、鳙鱼以浮游生物为食,通过施肥促使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以满足鲢、鳙鱼对天然饵料的需要,能促进亲鱼的性腺发育,提高亲鱼的怀卵数量和质量。根据池塘水质情况,以施用充分发酵的有机粪肥为主,亦可采用尿素与过磷酸钙配合施用的方法,力求使水体水质保持“肥、活、嫩、爽”的状态。秋季施肥采取量少次多的方式,特别是注换水后...

    67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鸽两病混感的诊治
    鸽两病混感的诊治

    养殖户赵某饲养的1200多只90日龄大的鸽子出现病情,采食量下降,排白色、黄绿色稀粪,并伴有呼吸道症状。赵某给鸽服用阿莫西林3天,病情不见好转,开始出现死亡。1.临床症状。病鸽精神沉郁、呆立不动、羽毛松乱、脚爪发干、两翅下垂、低头缩脖、闭眼、咳嗽,呼吸困难且有啰音。鸽群吃料减少,拉黄白、绿色稀粪,粪中混有未消化的饲料。...

    59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梭子蟹育苗前期清塘的四点方法
    梭子蟹育苗前期清塘的四点方法

    养殖池清塘是指清除养殖池中一切不利于养殖品种生长和生存的因素。经过一年的养殖的池塘应进行清淤、晒塘和药物的处理,目的是为了清除养殖隐患,是健康养殖的基础工作,对种苗的成活和健康生长起着关键作用。根据多年的摸索管理,建议育苗人员做到以下四点,可以解决池塘老化的问题:1、抽干池塘四周环沟内积水,然后晒塘半个月,让原有池内残...

    941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